《子衿》出自于国风中的郑风,是郑国的民歌民谣。郑国在今天河南新郑附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郑风
我们在读这首诗时,通常读出的是一位女子在思念她的心上人,读出的是小女子的骄矜。
战国时代鲁国的毛亨(大毛公)和赵国的毛苌(小毛公)对《子衿》的解释无视了字面上的男女之情,强调的是它的政治性。《毛诗序》中这样解释《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因乱世学校得不到修缮,荒废了,所以此诗是讥讽学校被荒废了的作品。
初唐时期孔子的后人孔颖达对《子衿》是这样解释的:“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因为郑国衰乱了,没人重视学校的兴建,所以学校里的老师们走的走,留的留,各自分散了。《子衿》是留下来的老师对离开了的老师的一份怨恨之词,以此来讥讽学校的荒废。《子衿》的三个部分都是那些留下来的人责备离开了的人的言辞。
两位毛公和孔颖达的解释与我们对此诗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
南宋的朱熹老夫子说《子衿》:“此亦淫奔之诗”,此诗讲述的是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的情况下私自相授私奔的诗。朱熹老夫子在这里还是承认了这首诗表达的是男女之情,不是学校荒废。
近代的钱钟书先生在他的《管锥篇》中这样评价:“《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创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钱钟书先生认定《子衿》为言情,表达的是男女之间的情谊。
从上面对于《子衿》的从古到今的解读,无论是男女之情,或是“刺学校之废也”,它都是一篇值得玩味的经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