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消息传来,卡神将亲自抓《终结者》,并且跳过脱离他掌控的第3/4/5部,新作故事线将直接对接经典中的经典《终结者2》。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有生之年系列中终于可以划去一部了,幸甚至哉!
可是,最特么讨厌的可是又来了。但还是要可是,当真正迎来《终结者:黑暗命运》时,大家却感觉当头一盆冷水泼来,寒意从头到脚,彻入骨髓。卡神究竟怎么了?为何不是熟悉的味道了?这部《终结者6》怎么就不灵了(居然都出到6了)?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里?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纷纷摇头,然后用脚做选票,在票房上进行了选择。上映至今,《终结者:黑暗命运》没有形成想象中的票房巨无霸,只是中规中矩,不声不响,结果当然不尽人意。其实,这部最新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完全没有那么不堪。影片成色上来说,质量大于《终结者3》《终结者2018》与《终结者:创世纪》,故事也能够承接得了经典的《终结者2》,与第一部相比也毫不逊色。可是,为什么观众的反差如此之大?肯定还是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这是卡神的作品。谁让他的名字叫詹姆斯·卡梅隆呢?似乎卡梅隆出品,就必须得是经典,不然就不满意。神就是神,就只能出手不凡,神怎么可以随便玩玩呢?大众对于大神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以至于大神也无法承受期望之重。
《终结者:黑暗命运》毕竟不是卡神自己亲自导演的,他只是制作人而已。其实,今年早些时候就已有了《阿丽塔:战斗天使》的前例,同样是卡神编剧兼制作人,同样的扑街了。大家真的只是对卡神的期待值过高了,《终结者:黑暗命运》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预期。电影发展到了现在,无论谁都不能未卜先知地确信自己一定可以拍出经典来。经典,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在自然中被追认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终结者》,不能成为经典,并不是影片犯的错,是大众的审美要求变高了。
当然,大家都用脚投票,还是有其道理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终究成不了经典,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爆米花式的“追杀与反杀”的影片,无法与《终结者2》肩并肩名垂影视。大众的质疑自有道理。
那么,《终结者:黑暗命运》究竟错在了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终结者》及《终结者2》的设定上来。
早在1984年,《终结者》上映,这是詹姆斯·卡梅隆真正起步的作品,结果一出手就迎来票房大卖。但与后来的《终结者2》相比,这个第一部并算不上多经典,它毕竟只是卡神的出道之作,受到了诸多限制,卡神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去打造。但他无意间踩对了时代的嗨点,基本的设定与时代需求不谋而合,这种设计就是“机器恐惧”。
人类总是对未知的、无法掌控的事物心怀恐惧。很多人不喜欢走夜路,就是怕会遇到什么个人无法掌控的东西,心有畏惧。这种恐惧心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状态,陌生的空间,陌生的领域,总是让人产生无力感,想握住点什么又不能够,就只能应激性地心生恐惧感。具体到时代里,80年代的中国家长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读武侠小说,90年代的家长害怕孩子玩电子游戏,00年代的家长害怕孩子玩网络游戏,这都属于这种恐惧心理,总是害怕自己未知的新生事物会带坏孩子,但真要怎么样,又不知道,无法掌控,就只有害怕只有恐惧了。与其说是害怕孩子学坏,不如说是自己排斥新生事物,拒绝接受,心有戚戚焉。
从个人到家庭,对未知事物的恐惧都是如此。延伸到社会,依旧如此。时间回到“工业革命”时代,当时身处农业社会的人就普遍对蒸汽机、对铁路、对照相机等新事物怀有极大的恐惧,那时的人以为蒸汽机就是人造怪兽,认为铁路会破坏风水带来灾难,认为照相机对把人的魂魄摄去。对新技术新机器充满了不信任,心怀恐惧,并进行抵制,这就是社会形态中的“机器恐惧”,作为“工业革命”的副产品相伴诞生。相应地,心存“机器恐惧”的人的心态,是对传统秩序、对固有文化形态的怀恋,希望能够因循守旧,不希望发生剧烈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恐惧”也在发展变化,当大众适应了铁路与照相机,但是对于新技术下不断产生的其他新产品又充满了恐惧。更何况,“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又迎来了“第二工业革命”,乃至“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生事物被越来越多地创造出来,“机械恐惧”也越来越大,想癌症一样在蔓延。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也在不断加深不断变化,像核武器,像生化技术,像转基因,像信息技术等,无不如此。技术在进步,这种自原始社会就存在的社会恐惧心理却没有改变,一如既往地对未知的、无法把控的事物心存畏惧。当这种心理折射到了文化领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演化,甚至被包装成了成套的理论。文化领域的学者往往文科出身,大都是技术盲,他们擅长的是想象力,于是“机器恐惧”在艺术想象力之下,进一步得到演化,形成了种种文化产品,很多科幻小说就是这么来的,很多影视作品也是这么来的。
《终结者》就利用了“机器恐惧”的社会心理,尤其是“电气化革命”与“信息化革命”交替之际的社会恐惧心理。这个故事的设定是至2029年,机器将会统治世界,机器人将不再是人类的帮手,而是产生意识并反制于人类,对人类进行奴役并杀戮。但人类并不能被杀光,依旧有人统领着幸存者对机器人进行反抗。于是,机器人派出了机械杀手“终结者”回到1984年,打算在那一年里就把未来人类领袖扼杀在襁褓之中。这个被派去的终结者,就是当时同样初出茅庐的阿诺·施瓦辛格,这第一部里,他是个反派。
这个故事及设定,就是典型的“机器恐惧症”心理在作祟,对当时工业生产线上大量使用机器手臂来代替人力的现象进行了反思。无论是统治了地球的机器人,还是机器人杀手,都是“机械恐惧”的直观反映。至于社会心理,那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过1960-1970年代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社会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机器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但是,总有人对机器充满不信任,而且心怀恐惧,于是创造出了机器将可能会统治人类的预言。在人类至上的默认设定中,机器当然不能奴役人类,人类才真正代表了未来,于是人类就产生了反抗军,开始对机器进行反制。其实,这种思想并不先进,而是过于激进,还有些反智,但无奈包装的好,一般人也不会去究其本质。说是“机器恐惧”,其实还是对机器充满了偏见与歧视,不认为其比人类更优秀,只配为人类做服务。
因此,《终结者》看似科幻片,实际上是一种恐怖片,越是把机器人设定的厉害,这种“机器恐惧”的威压感越可以发挥效用。而对抗“机器恐惧”的,则是对传统秩序的固守,至于“杀与反杀”都只是很表面的呈现。从受众心理上来说,爱与温情等恒久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就是维持社会长久运转的基本元素。对于“反智主义”来说,你去跟他们科普科学知识,基本上是没有多少胜算的,毕竟他们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因为他用来“反智”的不是智慧,而是伦理。因此,文艺作品中对付“机器恐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诉诸于伦理。这看起来很搞笑,但的确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战胜“机器恐惧”的一定是“爱”。《终结者》的最后,就是如此,是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爱情才可以创造未来,男人代表了社会脊梁,暂时塌了不要,只要代表了未来的女人与孩子安好,未来就是再创造的,前程就是美好的。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一定是符合了一种社会心理状态,有普世价值在其中。高明的编剧会进行有效利用,拿捏有度,做的越精准,普通观众就越容易被打动,《终结者》就是典型。
不过,那个年代“机器恐惧”类型的影片不只是《终结者》,还有《银翼杀手》《异形》《电子世界争霸战》《机械战警》《回到未来》等,在这些优质的科幻片面前,卡梅隆的处女作只能算优秀,还不能做到一枝独秀。但他能够靠“爱”的力量,让自己扬名立万,已经展示出他高超的社会情绪捕捉能力。(这一手段,在后来的《泰坦尼克号》及《阿凡达》里,都再三使用过。《泰坦尼克号》是一个灾难片,卡神用“大爱无疆”的叙事技巧,让灾难不再显得惊恐,而是拥有了温度;《阿凡达》则是用典型的“机器恐惧”的变着花样的再次利用,只是变了个潘多拉星球而已,低阶段文明应对地球机械化文明的攻伐进行反克制的套路,故事核一目了然。)
不过,“机器恐惧”也有尽头。到《终结者2》上映时,就发生了变化。
《终结者2》上映于1991年。那时候,电脑尚是新生事物,但卡神却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先风,对电脑技术进行了演绎,大幅升级了这部续集作品。
上面说过,“机器恐惧”一直在升级。当科技的进步,由“电气化革命”演变为“计算机革命”乃至“信息技术革命”时,“机器恐惧”就相应地升级为了“人工智能恐惧”。由对机器的恐惧,演变成了对计算机的恐惧。“机器恐惧”大大减弱,被“人工智能恐惧”取而代之。其实这种变化依旧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是人类固有的对未知的、无法掌控的力量的恐惧,只是换了个马甲,改了个新名字。
卡神之所以为神,就是在信息技术的第一波冲击刚诞生萌芽时,就把它揉进了自己的电影之中,真是好一个敏锐的文化人。这一次,《终结者2》已经不只是机器人统治世界这么简单了,而是计算机自我发展为“天网”系统,并对人类的控制里大大加强,比简单的机器人统治更加可怕。这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恐惧”的设定,加上“核爆炸”的恐惧,串接上第一部里的“机器恐惧”的设定,高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让反派更有威力更显可怕。几项因素相互叠加,使得这部续集实现了全面升级。
《终结者2》的设定中,在“人工智能恐惧”的威压之下,人类未来面临的危机更大,似乎看不到多少希望,社会恐惧心理也进一步加大。第一部里,战胜“机器恐惧”的,是爱情。第二部里升级为了“温情与希望”,依旧是靠伦理在战胜科技。它以人类之间的“温情”来对抗冷冰冰的机器,然后用“希望与不屈”来延续并支撑人类的反抗。这一次,卡梅隆完胜。观众不仅被片中的故事打动,甚至爱上了其中的机器。阿诺·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甚至成为了文化符号,机车+墨镜+皮衣,一时间风靡全球,成为最大的时尚潮流之一。
而且,这一次,《终结者2》还跑到了《黑客帝国》《生化危机》等同类“人工智能恐惧”类型影片设定的前面,上映时间更早。加上卡神一流的镜头调度,终于使得这部续集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也成为了后来者无法跨越的标杆。
由于卡神拍完《终结者2》之后,就将版权脱手了,之后拍摄的《终结者3》已经与他没有了太大关系。在离开了内核靠伦理来战胜“人工智能恐惧”的设定后,这部续集就成了一部只剩下打打杀杀的狗尾续貂的作品了。当时上映之后,就一片骂声,各种不叫好。没有办法,只做表面功夫,不得精髓的续集,当然很难拍摄,没有伦理战胜科技的设定,就只剩下一个可有可无的科幻空壳了。不仅这部第三部不行,后来再次重启的《终结者2018》及《终结者:创世纪》,也都只是科幻外壳上进行开发,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到“人工智能恐惧”的社会恐惧心态,无法形成社会共鸣。开拍之初都想做大做强,结果最终都没有完成升级,沦为口水之作,匆匆上映然后仓促收场。
现在,卡神自己担任制作人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干脆直接跳过了《终结者2》后面的三部作品,情节上直接承接了《终结者2》。按说,卡神自己动手,应该可以回归精髓了。但是,时代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快。人类科学发展到了现在,“信息化革命”仍在进行中,下一代科技革命的影子尚不清晰。《终结者》代表了前期“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恐惧”,《终结者2》代表了“信息革命”时期的“人工智能恐惧”,《终结者:黑暗命运》无法做新的对应,这就失去了继续升级的可能性了。卡神,从《终结者:黑暗命运》的立项之初,再想升级,压根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卡神毕竟是聪明,既然不能往深度走,就往宽度上试试。“人工智能恐惧”依旧是《终结者2》里的那一个,只是名字由“天网”系统改成了“军团”系统。而救世主方面,可以进行全新的改编,而且看起来空间也不小。
近些年内,西方社会最大的变化,是种族的和解,变得越来越政治正确,女权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尽管实际上区域保护主义在抬头,民族主义也在上升期,民粹化也变得普遍,但文化体现上却是两样的)于是,《终结者:黑暗命运》就在这上面做起了文章。之前,所有5部“终结者”的设定中,“救世主”都是欧美化的白人男子,而且从未来派来的保卫者也都是威猛的男性。这一次,干脆,“救世主”变成了拉丁裔的女子,保护者也是精干能打的女战士。甚至,还把现实中处于退休状态的前两部里的女主角找来,再一次勇猛地开打。反倒是大家寄以众望的阿诺·施瓦辛格,仅仅只是一个配角,重要程度大大降低。“女权”因素变得格外强大,政治正确的种族问题得到了提升,这也是本片最值得人津津乐道之处。
《终结者:黑暗命运》更改的这一设定,已经足够把第3/4/5三部续作甩出十条街了。但观众们依旧不满意,毕竟反映种族话题的大片也有不少了,尤其是《速度与激情》系列更是集大成者,少数裔担当超级英雄的设定并不新鲜,少数裔救世主的设定也不新鲜,《黑客帝国》里的上帝就是个女黑人。而且,女性大兵的设定,也不新鲜,近几年里也有《疯狂的麦克斯4》《攻壳机动队》《极寒之城》这样的作品。这一次,卡神没有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只是迎合了潮流而已。大众期待的落空,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既然是大神,就必须要引领潮流,而不是跟风,成为中庸的迎合者。所以,尽管非常“女权化”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已经有了足够的新鲜感,但对于大众期待来说仍旧不够。身为卡神,也只能哀叹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卡神赶紧去厕所里躲着哭一哭去吧。好通过《终结者:黑暗命运》及《阿丽塔:战斗天使》两部不成功的作品中好好反思下,回回神,以便更好地拍好《阿凡达》。大家都在期待着呢,那才是大头。
所以说,《终结者:黑暗命运》还是没能嫁接住《终结者》及《终结者2》的精髓,依旧只在是故事情节的设定上进行了讨巧式的开发,最终也只能沦为爆米花。或者说,前两部能够把中社会的命脉,很大程度上也是巧合,是时间节点抓得好。现在,这一部的出炉,不是主动去牵引时代,而是去迎合。于是,也就不再受到命运的垂青了。
最后,再串一下三部故事吧,毕竟这个“三部曲”的情节还算是完整统一的。
2029年,地球变成了机器人统治的时代。但人类反抗军还是给机器人统治带来极大的干扰。于是,机器人派出“终结者”,回到1984年,去杀死一个叫莎拉·康纳的女人。因为,莎拉·康纳将会生出一个叫约翰·康纳的小男孩。而这个小男孩,等他长大之后,会是人类反抗军的领袖,就是他会给机器人统治带来麻烦。就在终结者被派出的同时,人类也发现了机器人的意图,于是派出了一个叫凯尔·里斯的人,同样回到1984年,让他去保护莎拉·康纳。这个设定,也是后面所有“终结者”系列的故事套路,就是两个来自未来的家伙,为了一个现代的人展开生死搏杀。结果,最后凯尔·里斯与莎拉·康纳相爱,生下了约翰·康纳,凯尔·里斯作为守护者也与终结者同归于尽。无论如何,施瓦辛格每集里都得死,这大概也是这个“三部曲”里的一个梗。
第二部里,时间到了1991年,此时约翰·康纳已成为了一名小男孩。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这个时候还看不出丝毫即将全面崩溃的迹象。于是,编剧强行设定,地球毁灭性的核爆炸将在1997年发生。那时候,人类将大部分灭亡,地球进入正式机器人的时代。而且,机器人之间,由计算机系统联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天网”组织,用于对付幸存的人类。“天网”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它派出了杀手“终结者T-1000”,回到1991年,去杀死童年时期的约翰·康纳,免得他成为人类领袖。同时,约翰·康纳也派出了机器人T-800回到过去,去保护约翰·康纳。具体的过程,是莎拉·康纳教会了冷冰冰的T-800以人类的感情,并在其协助下,毁掉了组成“天网”的计算机组。最终,T-800带着T-1000的残余部分,共赴死亡。
第三部里,时间就到了2019年。为了迎合“女权主义”时代的到来,这个故事的设定之初中,解释了在第二部中T-1000之外,还有其他的终结者被派了过来,终于有一天其中一个T-800找到并杀死了约翰·康纳。但约翰·康纳与母亲,已经改变了未来,在新的未来世界中没有“天网”。但是,机器人的强大在于,没有“天网”,它们就又组建了一个新的计算机系统“军团”,依旧对未来人类进行统治,并努力绞杀人类的幸存者。而且,“军团”发现,在没有约翰·康纳的未来中,依旧有其他人类领袖会诞生。这一次的,人类的领袖会是一个墨西哥女子,名叫丹妮·拉莫斯。因此,“军团”决定派出了机器杀手去杀死年轻时期的丹妮。而人类领袖丹妮·拉莫斯也派出了一位叫格蕾丝的半生化人,去保护年幼的自己。而施瓦辛格,就是当初杀死了约翰·康纳的机器人,任务完成后,他留在了地球上,开始学习人类的历史,并拥有了感情,并对杀死约翰的行为心怀自责。最终,格蕾丝、丹妮、莎拉·康纳、T-800卡尔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牛得不能再牛的新一代“终结者”。接下来的细节,就不多说了。
表面上,三个故事串接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部曲。但表面故事只是一种形式的对接,真正的对接是支撑故事背后的理论。实际上,这一部里,最大的失败在于对抗“人工智能恐惧”采取的武器,是错误的。它应该延续前两部里用伦理来战胜科技的设定。比如,可以更多一点去展现人类社会之间残存的美好,表达出“人类社会不够美好,但依旧值得我们去爱它”这样的小资的精神内核来,多少可以改变现有的尴尬状况,或多或少地接住《终结者2》留下的盘。
前车之鉴,《黑暗骑士》已经非常经典了,《黑暗骑士崛起》怎么拍其实都很难。但诺兰还是接住了,没有烂尾。《黑暗骑士》深刻地思考了“私立执法”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对“超级英雄”的定位进行了反思,成为了动漫改编中的一座经典之山。《黑暗骑士崛起》里进一步反思“超级英雄”的作用,刻画出再强的“超级英雄”也有脆弱的时候,也有被打败的时刻。最终片名是“崛起”,是蜘蛛侠的炼成,但其实并没有崛起,蝙蝠侠诞生了,但为了社会的安宁选择了退出社会,诞生即退出,这种的大结局出人意外,总算没有败坏第二部的经典性。《终结者:黑暗命运》也有这种可能性存在的,不能超越高山,但总可以延续一下精神。其实目前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稍作下调整,对人类社会之间的温情做些刻画,差不多就可以接住前作留下的盘了,真是没法说。
还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