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2021·广东番禺·三年级期末)阅读理解。
书本里的蚂蚁
①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②一个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旧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③“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④“是谁?书本也会说话?”小蚂蚁极了。
⑤我们是字 细碎的声音回答着小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像蚂蚁。”字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
⑥“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小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⑦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要学着小蚂蚁,跳跳舞,串串门,那有多快乐呀!
⑧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上面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⑨第二天……
⑩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她问道:“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是会走路的字了。”“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天晚上都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选自王一梅的《书本里的蚂蚁》,有删改)
3.蚂蚁是怎样进入书本的?
A.它在花瓣上睡觉,被小姑娘采花夹进书里的。
B.它在花蕊里睡觉,被小姑娘采花夹进书里的。
C.它迷路了,一不小心自己爬进书本里。
4.在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补充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兴 B.奇怪 C.生气
5.第⑥自然段中,词语“乐意”的意思是
A.乐观 B.快乐 C.甘心愿意
6.第⑦自然段中,“会走路的字”指的是
A.旧书里的字 B.字典里的字 C.小蚂蚁
7.短文中旧书开始变化的原因是
A.字学蚂蚁开始走来走去。 B.蚂蚁变成了字。 C.蚂蚁很快乐。
8.联系上下文,你觉得第⑨自然段的省略部分可能发生什么呢?
A.小姑娘睡着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B.小姑娘又看到了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C.蚂蚁和字又开始进行无休止的吵架。
9.找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一句话,并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10.你喜欢这本会变化的书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一只蚂蚁爬到了书本里,变成了一个标点符号,因为它的移动,文章意思在不断发生变化。
2.“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
3.B;4.B;5.C;6.C;7.A;8.B
9.“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出红色小花与蚂蚁的可爱,特别新颖。
10.喜欢,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很稀奇。
【解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预测内容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预测下文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训练多积累。
读到题目《书本里的蚂蚁》,由题目不难猜出这是一只住在了书本里的蚂蚁,蚂蚁可能会在书里爬来爬去,可能会假装成一个标点符号改变书本内容。如此猜测等等,答案不固定,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
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分清各标点符号的作用。逗号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分号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主要是用来分开并列分句的。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省略号表示没有列举完。说话内容要用前后引号,“说”后加冒号。
故根据划横线句子可知这句话是文字说的话,加标点为:“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
3.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由①、②自然段的内容“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和“一个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旧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可知,蚂蚁是在花蕊里睡觉,被小姑娘采花夹进书里的。故答案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词语的能力。完成本题需要根据故事主人公心情的理解作答。
仔细读文章③、④两自然段可知,对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小蚂蚁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是谁?书本也会说话?”,所以后面的提示语应加“奇怪”一词,答案选B。
5.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联系具体语境分析作答即可。
结合全文内容,第⑥自然段“‘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小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可知小蚂蚁愿意做一个字,故词语“乐意”的意思是甘心愿意,答案选C。
6.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从文章第⑦自然段“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可知,“会走路的字”指的是小蚂蚁,故答案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答。
从文章第⑦自然段“现在,它们要学着小蚂蚁,跳跳舞,串串门,那有多快乐呀!”可读出,书开始变化的原因是字学蚂蚁开始走来走去。所以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故旧书开始变化的原因是字学蚂蚁开始走来走去,答案选A。
8.本题考查学生预测故事情节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预测下文内容。
联系下文最后一句话“这本书里的字,每天晚上都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可猜出,小姑娘第二天看到的故事与昨天看到的不一样,因为字也像小蚂蚁那样走来走去。故第9自然段的省略部分可能是小姑娘又看到了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答案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感悟与理解能力。
有新鲜感的句子可以是运用了修辞手法,也可以是描绘了某个有趣的场景的句子。据此从文中任选一句,并加以赏析即可。答案不固定。
示例:“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这一句话很有新鲜感,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儿和蚂蚁写得活灵活现。
10.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意讲述理由。
示例:喜欢。因为书里的所有字每天都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给人新鲜感,好玩奇特。
(2021·广州·三年级期末)篇章阅读
春雨的色彩
①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②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③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④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⑤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⑥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莱地里,油莱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⑦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读本,有改动)
1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14.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请连线。
小燕子 春雨是绿色的。
小黄莺 春雨是红色的。
麻雀 春雨是无色的。
小白鸽 春雨是黄色的。
15.小朋友,你能仿照着写一写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答案】11.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12.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13.沙沙沙,沙沙沙
14.
15.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梨树上,梨花白了。
16.落 淋 洒 滴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根据第二自然段中“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可知,小鸟们在争论的问题是: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12.本题考查学生从文章中找比喻句。比喻句,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仔细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即是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春雨比作纺出的线。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认真审题可知,题中要求从文章中找出春雨落下时声音的词语。根据文中“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可知,描写春雨落下时声音的词语是沙沙沙,沙沙沙。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阅读与把握。根据文中“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莱地里,油莱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这些内容进行连线即可。
1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作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例句的特点进行仿写。题中要求写出春天的颜色,结合例句“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可知,仿写时可以先写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再写出春天有这种颜色的景物即可。注意句子表达要通顺合理。如: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梨树上,梨花白了。
1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根据文中“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可知,描写春雨下来时动作的词语有落、淋、洒、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