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为根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提出的,旨在有效解决全球发展困境、安全困境和文明冲突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观,在当今世界影响深远。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重要国际场合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十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不断完善,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产生巨大影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到实处,受到“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尽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和平发展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全球理念,赢得广泛支持和高度评价。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表明中国将持之以恒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伴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宗旨,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十年来,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而且是积极的推进者,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产生巨大的世界影响。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世界上超过3/4的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共建“一带一路”,促成国际合作项目3000多个,投资规模超万亿美元。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的运行发挥积极的经济社会效应,助力中国与东盟合作高质量发展。中国主导建设的蒙内铁路、亚吉铁路、阿卡铁路、拉伊铁路、本格拉铁路以及埃及开罗新城的CBD项目,助力非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在非洲乃至世界都成为亮眼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下一个黄金十年,应坚持思想引领,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深化经贸合作,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相互理解,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
过去十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持续增多,方向与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赢得国际广泛认同与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治理的热门话题,成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理论基础,卓有成效的实践不仅带来累累硕果,而且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解决现实世界争端的全球治理理念与价值观,需要更多的参与者和拥护者。深入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服务全球治理的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有助于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第二个黄金十年。
作为世界上经济体量和市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下,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瞄准全球发展中的困境与难题,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原则,成功斡旋和处理国际争端,将进一步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为政治解决俄乌冲突、有效应对全球热点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2023年4月,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成功对话,并决定恢复两国外交关系,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次成功的国际外交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深化经贸合作,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重要演讲中提出了“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对非合作政策理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融入了中非传统友谊的历史积淀,树立了国际发展合作的时代典范。
深化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十年来,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突出成就,与秉持“真、实、亲、诚”理念与正确义利观息息相关,赢得更多的“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理解与支持,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深化经贸领域的国际合作,在绿色发展、惠民工程、互利贸易、产业提升等方面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促进彼此共同繁荣发展,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贸领域的具体实践。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中国对外开放坚定不移,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经贸领域的深度合作,破解跨国经济贸易领域的壁垒,落实并推进各种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极大提升金融投资、经贸领域的合作,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第二个黄金十年。
扩大人文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并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人类的安全与发展面临众多挑战,迫切需要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与相互理解,助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7月5日,“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外嘉宾认为,十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成果日益丰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世界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越来越多的国家理解和支持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相互理解,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并落实双边政府文化协定执行计划,在部分国家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共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共建“鲁班工坊”,为当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国政府奖学金支持外国青年学生来华留学,高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支持众多学术交流与人员互访。中国在多数共建国家设立孔子学院或者孔子课堂,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向非洲派出医疗队员2.3万人次,遍及非洲45个国家,医疗队员近千人,共98个工作点。十年来,中国公共外交领域的民间交流、民间论坛、青年领导人论坛、青年联欢节等,为人文交流添彩。此外,地方政府论坛、新闻媒体、广播影视、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扩大,为新时代人文交流注入强大动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通往世界和平安全、包容发展、文明互鉴之路的全人类可以接受的价值观,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仍面临巨大挑战,地区冲突与霸凌他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加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依然突出,世界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以国家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强调用系统方法论看待世界发展困境,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视角明确回答时代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参与性和合作性,建立在和平共处、尊重主权等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强调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共同繁荣、合作共赢、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的新理念。因此,只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才能助力构建和平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新秩序。
积极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坚定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国际秩序,是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目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范围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处理好各种国际关系,扎实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第二个黄金十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繁荣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