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 version 9,0 or greater is required
You have no flash plugin installed
Download latest version from here
陈冠华,90后,名片上已经有很多“备注”,民建中央委员会能资委员、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会长、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同时,也是2016年广东省经济风云榜的创新人物之一。
不过,暂离这些光环,再与他本人对话,记者看到的又是一位务实而沉稳的90后企业家。陈冠华当前的创业重点是布局智慧城市产业项目,这一切的源头,要追溯到创业后做的一根充电桩。
充电服务跟上时代节拍
广东冠炜集团主要的业务是参与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投资建设,是陈冠华的父亲经营了二十载的业内知名企业。2014年,陈冠华并没有选择在父辈的庇荫下在原有的工程领域,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筹集资金创立了广东兴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做起充电桩的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早在2013年,陈冠华就关注起国外最先进的电动车品牌。当时国内的充电桩技术还不成熟,远远低于欧美标准,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他在2014年成立兴国公司去推动充电桩业务,最初是想建立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于全球的充电桩行业运营标准。从与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外电动车企签订合作起步,把在广州形成的完整运营体系复制到全国,奋战两年后推出了全国首个充电桩自主研发安装管理软件平台。
当时拥有整车销售的电动车企还比较少,公用充电桩几乎为零,陈冠华提前在充电桩业务上进行部署承受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毕竟在当时,电动车取代燃油车被公众戏称为“世纪骗局”。行业尚未发展,就先部署配套领域,这需要超乎常人的眼光和魄力。如今,兴国新能源目前旗下拥有的充电站中,最大的总容量已经达到14000KW,由于管理秩序和服务流程规范,收费合理,不用排队,体验感受车主评价很高。
2018年是兴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先后与公交集团、北京小桔、杭州优行等大型营运车企和平台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完成多个大型EPC充电项目的落地,投运多个大型充电站场。夜晚为公交车服务,白天为社会车辆及物流车辆开放自助充电。
做充电桩能赚钱吗?对此,陈冠华表示,现在国内诸多城市不乏充电桩的发展机会,但是也不能盲目,要评估适不适合做。从城市发达水平及新能源车保有量上看,一线城市相对都比较适合。将来随着新能源车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电动车市场份额逐步增量,这一块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企业发展提前做好风控,加上政府在城市基建领域的支持,出台了贴息贷款等利企扶持政策,都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兴国公司的发展。
智慧服务辅助社区管理
2017年兴国公司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被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认定为年度瞪羚培育企业。陈冠华表示,城市的发展对于基建领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不能躺着上一代留下来的优势不动,持续创新成为一种必然。“冠炜集团在工程基建领域已经拥有多个资质,很多项目都获得金质奖项,但是现在业务板块增加了,就意味着在原有的基础领域上去增加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运营,然后延伸到智慧城市的诸多服务板块。”
继上海、深圳等城市管家服务后,广州市政府也在推行全域化管理服务,在不增加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前提下,解决政府安装及运营的难点。目前,兴国智慧城市运营板块也已经上线,提供各类商业、住宅、公园等物管增值服务。
比如说,老人几天不出门,家里也没有用电用水,平台就会预警,派出人员上门查看。一些特殊人员需要特别照看的,监控平台能够提供这个功能。一些社区停车问题,交警不可能管到那么细,平台也能预警并协助管控。
这就意味着,原来财政资金可能投入100块钱才能勉强把事情做起来,现在只需付70%的费用给企业,剩下30%让企业去支持。譬如有个广告牌空置状态,需要资源对接产生盈利,对于街道辖区就是个增值服务,对企业就是激活资源。
冷链项目对接产业需求
陈冠华的家乡汕头是海鲜城市,水产品的消费量非常大。陈冠华表示,站在投资的角度上来讲,冷链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并不是很好的投资项目。做这个项目,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目前冷链物流、冷冻仓库在农业方面的普及率很低,农民一直增产不增收。
与此同时,国家一直在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补齐短板,刚好省委省政府立项了冷链物流骨干网,将在全省19城市落地43个冷链物流基地,汕头是其中的粤东区域中心仓。于是,冠炜集团和省供销天业集团合作,率先落地这个项目,对项目所在地濠江带动片区的经济和周边产业的发展很有意义。陈冠华表示,父亲一直有回乡投资,回报桑梓的情怀。因此这个项目不完全以逐利为目的,也希望能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
该项目投了16多个亿,围绕冷链物流和水产冻品行业建设了冻库、海关监管仓,码头、加工厂房、酒店、人才公寓及交易市场等,现在京东、顺丰、橙心优选等企业也相继入驻,预计在3到5年的时间内打造成为粤东乃至华南地区生鲜食品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对话:
羊城晚报:充电桩项目是怎么做起来的?
陈冠华: 2014年创办兴国的时候,去了上海接受车厂考验,做第一个充电站建设,建设周期只给我10天。当时国内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运营好的充电站,只能请外国的朋友到上海来,坐计程车,跑杭州和其他地方组织这方面的线索和工程师,研究如何把国外需求国内实际结合起来。
外企要求很细致、近乎苛刻,当时包含兴国在内共有三家同类企业参与竞争。我每天晚上都只睡三四个小时,与公司骨干团队一边四处寻求资源,一边关起门来研究实施路径,又焦虑又兴奋,最终兴国以优异的成绩达标通过。
羊城晚报:创业初期做充电板块的时候,遇到什么瓶颈?
陈冠华:产品前期研发都是从无到有的,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充电桩设备的主板,连接软件,配件买回来组装,所有核心都得一步步做起来。
当时从公交开始做起,所有投入是在有盈利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主研发的投入费用很高昂,周期很长,效益也不一定能很快显现出来,但我坚持研发才有机会让公司走上新的台阶,哪怕是亏损也要持续性地去投入。当时公司请了核心研发团队四五十个人,每天的开销和攻关难度压力很大。2015年底企业终于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直/交流充电桩及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等系列产品。
创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个很严峻的问题。企业往往高价买了软件服务,培养工程师,一年半载后有的工程师离职,有的去创业,有些直接拿着软件去竞争对手哪里,或者卖给其他公司。这些对公司的打击都很大,公司又得重新找人重新开始。这样循环往复,有很多看不见的人力成本。
羊城晚报:父亲如何言传身教影响你做生意的?
陈冠华:父亲时常教育我做生意要全身心投入,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用长期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争朝夕、分阶段去做好不同阶段的路。去年冷链市场已经具备招商条件,因为疫情,父亲主动降低了入驻门槛,给了免租,还有各种优惠。这方面,我们的观点曾经有不一致的地方了。后来我也理解了,那就是父亲很重视周围的环境和关系,特殊时期大家一定要抱团。
父亲时常会对我说,不要因为家里的生意限制你的意愿,不要守成,要做“创二代”。确实,传承与创新都应该是新生代企业家的发展主旋律。
两代人做事情的风格、观点可能不一样。父亲是60年代人,50多岁还在外省拼搏;我以广东为主,但是比较尊重父亲的意见。大学毕业之后,到父亲的企业去实习,跟着父亲学习一些经营理念。
在做新能源的时候,当时很多人都说小企业千万别去搞研发,父亲就跟我说,“没事,别过度在意外界的声音,你认为对的就坚持做下去。”这给予我很大的精神鼓舞。无论建桥还是修路,做就做好一件事情;如果三心二意,往往结局是顾此失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