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源自周朝郑恒公,至今中国这片土地上已有1240.6275万郑姓的人口。提到姓郑的名人,许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这三个人的名字:郑板桥,郑成功,还有郑和,三人的英雄事迹载入史册、写成书籍,流传甚广。这三人除了被众人所知晓的英雄事迹外,趣事也是不少。
古时候的文人墨客以贪恋钱财为耻,所以大多文人不愿自已与钱财挂钩,不愿因钱财而让自己沦为俗人,可郑板桥却不然。他出身寒门,钟灵毓秀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书香门第这一特定的家庭背景,促成了郑板桥的成长他酷爱作诗,读书,绘画,他的绘画享誉甚广。
但令当世人震惊的是就是这么一个技艺高超,才高八斗的文人开创了明码标价卖画的先例。“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惹得当事人议论纷纷,自己却乐此不疲。
1653年(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农历五月,清军两度大败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不接受。同年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郑成功仍不接受。
清顺治十一年,清廷再遣使与郑成功,承诺给予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郑成功以“兵马繁多,非数省不足安插”为由,再拒绝之。
八月,清又遣使往议;郑成功的亲弟郑渡、郑荫也在使节之中。郑成功称“清朝没有诚意”,并谓“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荣耀”,又一次拒绝清朝提出的条件,坚持抗清。
郑成功四次拒绝清政府,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人,可见其内心坚定,性情真率。
郑和,据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作为皇宫里身份低微的一介宦官,巧舌如簧是个必备的生存技巧。
有一次,皇上对郑和说“若船在大海上遇见大风大浪定要小心。郑和回答,托皇上洪福,大风大浪定不敢伤及人民。而后受令明成祖,出海远航。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实现了这一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