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里,而不能指望他人,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适用。不要认为你帮助过谁,人家就一定会帮助你,他帮助你是人情,不帮助你是本份,不要想的太多。这方面笔者就吃过大亏,到了被边缘化后,才静下心来,想明白了很多以前,自己没认真思考过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还会主动去做一些事,替同事们帮衬,但后来发现,自己需要人帮衬时,竟然没一个人会来,大家都躲得远远的,好像你就是个瘟神!我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其他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表现。
我想到了刘据,历史上的戾太子。一个温文尔雅,被父亲汉武帝认为羸弱而不像自己雄才伟略的孩子,一开始的时候,父子二人相处的还算融洽,但随着汉武帝子嗣的增多,他看太子刘据的目光,就慢慢发生了变化。尽管看太子已经很不顺眼,但汉武帝没有立刻行动,因为大将军卫青还在,卫氏一门五侯,已经是权倾朝野,无论在朝中,还是在军中,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当年细柳营的周亚夫相比,也不需多让了。就算是汉武帝本人,也无法轻易撼动其地位。大将军卫青不傻,深知位高权重,对于自己以及太子和卫氏,都是一种负担。因此,卫青早就已经开始为卫氏和太子谋篇布局,想在储君之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主父偃,汉武帝时期的能臣干吏,推恩令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阳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史书记载里,还有一句话,主父偃在卫子夫被封后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至于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史书里没有明确记载,也就是说不可考,权力的争斗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但在汉武帝要处死主父偃时,卫青一言不发,因为主父偃是卫氏一党,如果卫青替他求情,可能正中汉武帝下怀。当卫青车马路过主父偃刑场时,卫青对闭上了眼睛,对车夫说:“调头,回府!”主父偃当时的锋芒毕露,已经俨然称为文臣之首,连丞相公孙弘也要让他三分,如果主父偃不死,他和卫青、霍去病的组合,可以说是天下无敌。
主父偃和霍去病,都在卫青之前陨落。本来如果冠军侯霍去病不死,卫氏以及太子刘据尽可以高枕无忧,但是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不仅让这一切成为泡影,也让卫青彻底看清了汉武帝的狠辣。事情的起因是由于卫青被李敢殴打,这件事本身就十分蹊跷,李敢因为父亲李广之死,迁怒于大将军卫青,竟然到大将军府,对卫青拳打脚踢,左右及时把李敢拿下,避免了发生更大的冲突。当左右想把李敢按照军法处置时,卫青大声制止了他们,“你们不要伤害他,让他走,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说起,有妄言者,斩!”卫青的包容,却无法挽留李敢,因为这件事被霍去病知道了,卫青可以忍,他霍去病可忍不了,因为李敢是霍去病的部下,没有霍去病的话,李敢也做不了关内侯。李敢居然敢以下犯上,完全不把霍去病放在眼里,这让霍去病难以压抑自己的怒火。
上林苑的一次狩猎,成了李敢的刑场。趁着汉武帝在上林苑狩猎的机会,霍去病跟在李敢身后,大声说:“李敢!你知罪吗?”李敢回过头,看着霍去病愤怒的几乎变形的脸,“将军,我李敢跟随您出生入死,如果想要我的命,您就拿去吧!我绝不还手!”霍去病哼了一声,“我知道你们李氏个个都是神箭手,这次我们来个公平较量,别说我霍去病欺负你!你拔箭吧!”李敢拔出了箭,但没有射出去,而霍去病的箭则钉在了李敢的眉心。这是什么性质的事件呢?李敢是汉武帝的卫队长,杀了李敢的性质,无异于谋逆。
但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表现的出乎意料的平静,他让人对外宣称:可惜,关内侯李敢被野鹿的鹿角所杀!但不久后,霍去病就在塞外去世,至于霍去病是怎么死的,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汉武帝可是个从来不忍的人,霍去病虽然是他的爱将,但同时也是他的臣子,终究还是君臣有别!从李敢殴打卫青,再到霍去病射杀李敢,最后霍去病病逝,这一连串的事件里,卫氏失去了支柱,而李氏也少了一个脊梁,这背后究竟是谁在主导一切,最后得利的人又是谁呢?
跟随卫青的将校,都已经封侯拜相,但很多人已经被汉武帝干掉了。连续多年的征战,消耗着卫青生命的烛火,当卫青的身体越来越差时,他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在了,恐怕整个卫氏和太子刘据,都将陷入危机之中。因此,他必须趁着自己还在的时候,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北军的主将任安,曾是卫青身边的将校,他做北军主将,是卫青对刘据的一种保护。当然卫青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汉武帝却在这个时候登门拜访,因为他也感到太子和卫子夫有不安之意。
“如今只有你我二人,我们不必拘束,有什么话,尽可以畅所欲言!”卫青看了看汉武帝,自己连下床都已经很困难,他缓缓的说:“陛下,听说您把狄山外派到边塞,结果被匈奴人砍掉了脑袋,他是太子推荐的人,您这么做对于太子的威信,会有很大的影响!”汉武帝笑了,“大将军好大的官威呀!已经可以开始教我这个皇帝做事了?”卫青一反常态,“陛下,您多年来开边兴利、劳民伤财,百姓们都苦不堪言,也到了改变国策的时候了!”汉武帝安抚道:“大将军不要激动,太子敦厚守成,是我最佳的继承人,你可以让太子和子夫放心,不要听信他人的谣言!”
要知道卫青在世,羽林卫和虎贲军都以卫青马首是瞻,卫青的话比汉武帝的圣旨都好使!但卫青如果不在了,人走茶凉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汉武帝探望卫青,也是为了稳住卫青,防止卫青在临终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了太子和卫氏发动激变,这也是不得不防。汉武帝对卫青说的一番话,确实起到了安抚作用,不久后卫青病逝,汉武帝最担心的激变,也没有发生,他的目的达到了。汉武帝开始清除卫氏党羽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丞相公孙贺和公孙敬之父子,卫青去世后,公孙贺是卫氏最大依靠,而随着巫蛊案做实,不仅公孙贺和公孙敬之父子人头落地,一大批和卫氏有关联的人,也被处置了,这里面还包括了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等人。
绣衣使者江充,终于把巫蛊案查到了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身上,随着江充的步步紧逼,太子刘据决定不坐以待毙,最主要的是要掌控兵权。
他先找到自己的母亲卫子夫,用皇后的印信,打开了武库,把支持自己的人武装起来,而后他带上皇后的符节,亲自来到了北军大营,要知道北军是京城部队里的精锐,掌握了北军,也就掌握了主动权!当刘据信心满满的来到北军,让北军指挥使任安来见时,却吃了闭门羹。
任安对刘据说“您的手里没有调兵虎符的话,就算您是太子,我也不能开门!”刘据说:“任安,你是大将军的旧部,大将军一向待你不薄,你不能忘恩负义、见死不救呀!”“恕难从命!紧闭辕门,妄动者斩!”说完这就话后,任安头也不回的走了,只留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口中大叫:“任安,我看错了你,大将军也看错了你!”的太子刘据。刘据不是卫青,少了卫青的机智和果决,这时候要当机立断,处置任安掌控兵权,而不是束手无策,去怨天尤人!
刘据的支持者和刘屈髦的部队,在京城展开了血战,由于没有北军的支持,刘据兵败如山倒,最后只好选择自杀,因为他不想遭受刘屈髦的侮辱。卫子夫听说儿子去世的消息,立刻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小黄门苏文来的传旨时候,卫子夫已经离开了这个不值得留恋的世界。而那个北军的任安,汉武帝的评价非常很一针见血,“按兵不动、坐观成败,简直是首鼠两端,这样的奸佞之人,留下他干什么!”任安为自己的选择,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将心比心这种事,不是对所有人适用。就好比你可以做好人,但不能做老好人,好人的好是有原则、有选择的,而老好人的问题在于对所有人都好,那么你的好就变得不值钱和廉价了。工作中,看到年轻人的问题,曾经的我总会指出来,帮助他们改正。但后来我发现这种事,不仅浪费了我的时间,还得不偿失,年轻人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更有甚者直接说:“我不需要!多管闲事!”而你有问题时,他们从来都不会说,只会看你的笑话,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你善待他人,别人就一定会善待你,别想当然了,先做好自己,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而不是去指望他人的帮助和施舍!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