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五一假期,我看完了8集纪录片《路遥》,讲述了他在写《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这两本书时的故事。路遥的书,大多数我都读过,包括那本《早晨从中午开始》。但最喜欢的依然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这两本。
在看完纪录片以后,我脑海里不自觉地冒出一个问题,都说读书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但在《平凡的世界》里,读书似乎没有改变孙少平的命运,那为什么他还依然坚持读书?

很多人喜欢《平凡的世界》,除了被这本书恢宏的背景和细腻的思想所启发,还被这本书里孙少平,不甘于平凡的精神所吸引。
任何一个年轻人,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表现。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相信,可以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像孙少安,辛辛苦苦种地、创办乡镇企业;或者像孙少平,踏踏实实读书,改造自己的思想。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他们都在和平凡做斗争。

但实话实说,在现实生活中,能像孙少安那样有决心、有魄力、有胆量,做出一点小事业的人,是非常少的。反过来,能像孙少平那样坚持读书,哪怕在最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也不放弃读书,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这两条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也能做到,但恰恰很多人又都做不到的。
而对于我来讲,孙少平的经历肯定会更加贴近一点。但看完《平凡的世界》,我也不禁陷入沉思,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如果从物质主义的角度,读书其实没有用,孙少平读了那么多书,最后不还是在大亚湾煤矿?但,难道就要因为此而否定读书的价值吗?
一定不是。孙少平读了很多书以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纵使自己再努力,也摆脱不了平凡人的命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
但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即使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普通人也要尽量活得不平凡。而坚持读书,可以让自己变得不平凡,这是在精神世界里的不平凡。
当我想明白这一点,思路就被打开了。我们每天工作、生活、上班、下班,其实就是随大流。别人在干什么,我们认为我们㛑应该这么干。所以,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
如果按照孙少平的活法,我们可以尽量变得不平凡。比如,通过读书来完善自己的思想,或者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调节生活的情趣;哪怕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给自己老去的人生留下一点谈话的资粮,这都是不平凡的表现。
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有巨大成就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后天的机会,以及个人能力。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可能逃脱不了像孙少安、孙少平这样的命运,但我们却可以学习他们在平凡的世界里,努力变得不平凡的精神。这也是青年的奋斗精神。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回顾《平凡的世界》了。这些年,每当在生活、思想上遇到困难时,(注意,不是工作),我都会重读这本书。
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我不会读这本书,因为工作上的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而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有时候却束手无策。
每次回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思考,这就是经典著作的魅力。在这个躁动的世界,真正能够沉下心来读书,真的很难。但一旦沉下心来读进去,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这也是我们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尽量变得不平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