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执导,虞书欣、张凌赫主演的古装剧《云之羽》并不倭。
既然在这个问题下没有人讨论剧情,而都是在讨论这部剧倭不倭,那我也就着这个话题来谈一谈。
为避免有人说我给小四洗,我先声明两点:
1、我一直在谴责小四抄袭;
2、去年《我叫刘金凤》上架的时候,我就谴责过这部剧和《星汉灿烂》里服化道的倭风元素。
但是目前很多人,包括很多回答里对《云之羽》倭风元素的批评,都属于张冠李戴甚至是为黑而黑的程度。
看得出是已经先认定了小四热爱日本元素,所以带着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剧中找论据,看到太阳就说是日本图案,看到瓦当上的花就说是菊花纹,看到有人裸着上半身盘腿坐着就说是日本武士……
这些所谓的证据纯属魔怔,会让稍微有点常识或是真的看了剧的观众产生《云之羽》是被人故意黑了的感觉。
比如这个,你非要说有个圆圆的太阳就是富士山的旭日,那我拿出《包青天》里的这张图阁下又该如何应对?这不是我们古代衙门公堂墙壁上最常见的“日出东方”图吗?你看看那上面的红日和祥云纹,再对比下《云之羽》,看看它更像哪个?
像这种生拉硬拽似是而非的所谓证据多了,显得小四都像个可怜的受害者了。
其实大家说来说去,反而把剧中最板上钉钉的一个倭风元素给忽略了,那就是我在《我叫刘金凤》里指出过的日式家徽(日语写作家纹)图案。
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火影忍者》里佐助背后的团扇纹和鸣人背后的漩涡纹,都是家徽,现在《云之羽》里的服化,很多是两汉魏晋时期服饰的样子,因为被日本学去了,而我们又早已演变成其他形制的服饰,以至于很多人常常会把两汉魏晋期间的服饰认为是日本的,这个我一会儿说。
唯有家徽这种文化,是小日本自己在小岛上捣鼓出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发明,而我们自秦统一六国之后基本消灭了世袭贵族和世家,所以没有再衍生出专属的家族标志。
但是在《云之羽》里,随处可见宫门的家徽,连使用方式都是日式的,比如迎娶新娘那一幕里白底红色家徽的幕帘。
为什么这些白布让人感觉倭?因为我们古代婚礼可没人挂这样的白布,在我国挂白布白灯笼只有在白事的场合,在日本则属于日常。
《云之羽》中宫门的演武场四周也挂满了绘有家徽的帘幕,虽然是黑色的,但是这种装饰方式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的。
《云之羽》的家徽还应用在了新娘的盖头上,很明显,这也是中式婚俗里没有出现过的。而日本人就会将家徽绘制在服饰上。
现在很多人都把批评的方向集中在服饰妆容上,说是倭风,其实是非常不严谨的,因为里面女性的服饰更接近的是两汉魏晋风。
日本一半以上的文化比如建筑、服饰、头饰......追根溯源都起源于中国,是由唐朝时期自中国传入本土的,这完全是有据可考毋庸置疑的。
不能因为现在是日本人用得多,我们用得少,就没见识地把属于我们的东西说成是「倭风」。
比如这个发型,很多人都说这是日本巫女的发型,对此我只想说少看动漫,动漫不是历史,这种发型是我们战国乃至到汉朝女性都在梳的发型。
像这样两汉魏晋时期流行的服饰妆容,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倭,说什么艺伎妆之类的,其实真的是我们的。
甚至有很多大家觉得一定是倭的,非常倭的,依旧是我们的。
包括日式的传统发型,也是以我们唐朝流行的发型为基础的,改动很少。
甚至看到跪坐就说是倭的,真的,不要太贻笑大方了,在我们的高脚椅普及之前,咱们的人都是跽坐的,被小日本学了去,后来我们进化了不用跪了,他们还一直跪着,仅此而已。
日本人看到我们把那么多他们从我们这里学过去的东西都说是他们的,不得高兴坏了?
所以,理解大家讨厌小四的心情,但是狙的话也要找准事实真相,不要指鹿为马,否则就是在给敌人递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