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昭 时拾史事
中国传统佳节“七夕”,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那么,七夕鹊桥相会的是“牛郎织女”还是“董永与七仙女”呢?牛郎织女和董永遇七仙女两个传说之间有什么联系?真实的七仙女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牛郎织女:从星象到神话
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是来自古人对星象的观察。最早见于西周时期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里的“牵牛”和“织女”是指两个星座的名字,作者是借织女星不织布和牵牛星不拉车来讽刺当时的西周王朝徒有宗主国之名却不保护属国的现实。
到了汉代,牛郎织女开始成为神话传说:“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人们将自身在男女相爱相思的感受赋予了天上的神,添加了七夕相会的情节。“七月七,河鼓织女二星神当会”;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东汉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里,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的爱情已经明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图自西安市文物局官网
汉武帝元狩三年 为征讨西南诸国训练水军,开凿了 工程浩大的昆明池。池修好后,汉武帝在池畔东西两侧分别立牛郎、织女石像,“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爱情关系、天河阻隔、七夕相会。其中爱情主题的注入是关键,它使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星座或说两位星神具有了人性,从 而演绎出丰富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
所以在三国时,牛郎织女的引用多是用来表达爱恋、相思之苦。“悲彼牛女,隔于河维”(蔡邕《青衣赋》);“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了更进一步发展。晋代有两则记录,详细的讲述了 “天河与海相通”及凡人与天上牵牛织女相会情节,是后来牛郎与织女爱情传说的重要背景:
1.“...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博物志》卷三.晋.张华)在这里,一个航海者由人间的海到达了天河,还和牛郎讲了话;
2.“‘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 ‘织女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 ‘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日: 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失武 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梁.吴均《续<齐谐记>》)
在文字记载中,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是“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南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时“牛郎织女”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夫妻。为什么这对夫妻只能在每年七月七这天相会呢?原因是由于牛郎织女婚后贪图享乐,“废织衽”激怒了天帝受到惩罚---“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荆楚岁时记》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
综上所述,从汉代到魏晋,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框架基本完成:牛郎织女是因为天帝的干涉才被迫分离,仙女下嫁凡人逐渐和这个神话传说相结合;凡人可以通过某些机缘巧合和神交流,通过这一途径不但可以窥探仙界,凡人还能和神相恋;,鹊桥上相会的是牛郎织女。经过在民间广泛的流传,牛郎织女故事发生的地点从天上来到了人间,男主角从神变成了凡人,最后凡人又化作了神;神与神之间的爱情变成了凡人与神的婚姻,出现原本没有的会说话的牛,在人神相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牛郎织女”和“董永遇七仙女”是两个不同的故事,而“董永遇七仙女”是在“牛郎织女”之后出现的。
二.历史上的董永:“穷二代”的逆袭
说七仙女之前,先要搞清楚董永是谁。董永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后世学者们认为“七仙女”故事中董永的原型是“高昌侯”董永。传说中,董永命运的转折是遇到了七仙女,她替董永还清了债务,从此董永过上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幸福生活。但真实历史中的董永,并没有和七仙女相遇。如果非要说董永逆袭是因为有神仙相助,那么他的“七仙女”其实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公元前68年,权臣霍光逝世,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开始削夺霍氏家族的权力。霍氏家族心有不甘,计划除掉汉宣帝。此事被侍卫董忠得知,迅速向自己的上级左曹汇报。左曹和两位侍中查证后认定此消息可靠,向皇帝揭发了霍家的阴谋...因为告密有功,董忠被汉宣帝封为“高昌侯”,赐食邑1000户。或许幸福来得太快了,董忠和很多暴发户一样开始违法犯罪,从食邑1000户被削减到79户。还好他的爵位没有被剥夺,儿子和孙子也相继为侯。
公元前1年,王莽回到京城长安再次控制朝廷,“站错队”的大臣们被一一清算,其中就有董忠的孙子,不但被定“佞邪”罪削夺“高昌侯”爵位、查抄家产,而且整个董氏家族都被赶出长安,回到了祖籍千乘县(今山东博兴一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董忠的孙子虽是“富三代”,从小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贬后没有任何求生技能,很快就沦落到了挨门乞讨的地步。所以董忠的曾孙董永,一生下来就成了“穷二代”,而且很小就没了母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董永和许多“穷二代”一样,在贫困艰难的环境里,成为一个坚强勤快、善良孝顺的小伙子,充满了正能量。
▲董永墓.河南省武陟县小董村
董永命运转折的过程充满了黑色幽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离世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如果说非要在这悲痛里找出更让人难以承受的事,莫过于像董永这样,连安葬父亲的钱都拿不出来。董永只得卖身为奴,以供父丧。此事很快传遍了全国,更关键的是传到了“仁孝治国”的皇帝刘秀耳中,董永侍亲至孝、卖身葬父的事迹正符合主旋律!刘秀立马“拨乱反正”,恢复了董永“高昌侯”爵位,从此,“根正苗红”的董永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学者纪永贵认为“高昌侯”董永和传说中的董永,有5个吻合之处:
1. 姓名;
二人都叫董永。
2.时间;
“高昌候”董永与与武梁祠壁画 、 曹植 、 干宝等记载的董永所处的朝代均不矛盾。
3.地点;
“高昌候”董永与武梁祠画像题记、干宝《搜神记》所记的董永都是“千乘人”。
4.孝行;
“高昌候”董永家以“孝”为传家宝,这是史实;而董永娶到七仙女,是因为他具备“孝”这一品行:“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灵芝篇》三国.曹植)。
5.家境.
“高昌侯”董永在父亲被废之后、自己未封之前,家境一直贫寒;传说中董永家境本来似乎不贫,后来才“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综上所述,“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高昌侯”董永行孝、封侯的史实为基础,杂糅“牛郎织女”与其相关的传说衍生与整合发展而来的。
三.传说中的董永:从“道德模范”到“套牛车的汉子”
▲山东嘉祥东汉晚期武梁祠后壁“董永事亲”石画像
董永的事迹最早见于西汉末刘向的《孝子传》,后代文献中引用董永传说大多自此书。但《孝子传》已经失传,该书是否成书于西汉,是否且出自刘向等在史学界尚有争议。董永故事的可靠记载, 最早是在清乾隆五十一年发现的山东嘉祥东汉晚期武梁祠画像石中,刻绘了17幅“孝子传图”,其中后壁便有“董永事亲”,画面上有“董永千乘人也”、“永父”题记, 画像中已出现了长着翅膀的仙女。
三国魏曹植乐府诗《灵芝篇》里塑造了一个被孝行感动、 帮其还债的仙女形象: “董永遭家贫, 父 老无财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 ,神女为秉机 。”故事的核心和之前一样还是褒扬董永的“孝”为主,孝是“因”而仙女下嫁是“果”的一部分。
到了东晋时,文人干宝听说了董永“少偏孤,与父居”的故事,觉得莫名感动----人间已经没有女人配得上他了,他应该娶仙女!于是就在他的《搜神记》中给了董永“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董永从“感动大汉朝”的“道德模范,成为一个浪漫的“套牛车的汉子”:
“汉董永, 千乘人, 少偏孤, 与父居, 肆力田亩, 鹿车载自 随。父亡, 无以葬, 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 与钱一 万, 遣之。永行三年, 丧毕, 欲还主人, 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 曰: ‘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 ‘以钱与君矣。’永曰: ‘蒙君之惠, 父丧收藏, 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 ‘妇人何能。’永曰: ‘能织。’主曰: ‘必尔者, 但令君妇为织缣百 匹。’于是, 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 ‘我天之 织女也, 缘君至孝, 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 凌空而去, 不 知所在。”
至此, 董永故事与当时相对成熟的牛郎织女传说完美融合。 董永与七仙女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具有更强的的时代特征:孝道教化。它也从另一个侧面突出了之前牛郎织女爱情里一个隐藏的重点:生活在底层的孤儿(弱者)实现梦想需要得到祖神(统治阶层)的庇佑。
▲2007电视剧《天仙配》,黄圣依、杨子等主演(雷剧之泰斗)
唐代,出现了敦煌本《董永变文》;宋代说书和话本小说盛行, 董永的故事又以小说《董永遇仙传》,话本《董永遇仙》等形式在民间流传, 后收入《清平山堂话本》;元代《二十四孝》一书把董永列为“二十四孝”之一;随着杂剧、 传奇等戏剧形式的流行,董永与七仙女被民间艺人搬上了舞台,明代嘉靖前后, 根据《董永遇仙》改编而成的戏剧就有《槐荫树》、 《织锦记》、 《遇仙记》、《卖身记》、《天仙配》等。清代有黄梅戏《天仙配》、湖南花鼓戏《槐荫会》、川剧《槐荫记》、楚剧《百日缘》...尽管剧种和演绎方式不同,但是剧情基本一致,只要在道德修养方面有一定的成就,自然会有仙女下凡来
嫁给他,然后为他还债,为他生儿育女,过上富足生活...成为百姓(主要是男性)们千百年来永远的“天仙梦”。
四.七仙女是谁?
▲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文革被批斗后自杀.
牛郎织女和董永七仙女的故事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女主角都是天上的“织女”。我们根据《西游记》等小说里的描绘,大致构建出一个琼楼玉宇、琪花瑶草仙界,神仙们大都实行分工制,文人有文曲星、武人有武曲星还兼任财神,维护治安的有城隍,还有类似居委会的土地,风雨雷电是风婆婆、雷震子、电母、萧敬腾...啊呸!不对,龙王合作的结果...
▲“七仙女”国画,77-79年.图自1979年中国家庭用品展览会
而织女并不是在天上织布的仙女,而是有着相当于公主这一高贵身份的“织女,天女孙也。”(《史记·天官书》西汉.司马迁)而在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 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曹植称她为“神女”, 干宝 《搜神记》中她自称“天之织女”。这位仙女怎样从天上来到人间呢?《搜神记》卷十四《毛衣女》说她穿着羽衣下凡的:
“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 ,皆衣毛衣 ,不知是鸟。匍匐往 , 得其一女所解毛衣, 取藏之。既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 一鸟独不能去, 男子取以为妇, 生三女。 ”仙女能够下凡不仅让天帝和王母头疼,凡人也跟着“我晕”!天帝之女“织女”怎么可以在天上嫁给牵牛,在凡间嫁给董永呢?
于是在隋唐时期,引用天上的织女星有三颗一说,将“织女”细化到了“三织女”。所以董永与牛郎娶的就不是同一个“织女”了,还借用《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来佐证,“三织女浴于池”在《董永变文》中,三位织女由此出世,而且董永和其中一位织女还生了个儿子叫董仲。
▲1955年电影(黄梅戏曲)《天仙配》剧照,严凤英饰演七仙女
宋元“董永遇仙”进一步发展,“三织女”演变为“七仙女”。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七仙女”被明确为董永老婆,嫁人后的七仙女十分接地气,一点架子都没有就成为文能织布武能浇地的“三八红旗手”。他们的儿子董仲变为汉代儒生董仲舒, 在他“找妈妈”的过程中,得到严君平道长的指点:“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
织女有七位,董永所遇的那一位正是“七仙女”。从此, 明清以来的各种地方戏中,董永所遇的仙女都叫七仙女了, 织女与七仙女嫁的人不同,结局也不同。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在两岸,只能“脉脉不得语”。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桥让他们相会,王母娘娘表示很无奈,只得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黄梅戏《天仙配》剧照,图自文化部第二批保留剧目戏曲剧目巡演官网
七仙女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夸了青山夸绿水,还讨论家务活的分工“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切还没来得及成为现实就被天帝知道了,他可没王母那么好说话。天帝传旨叫七仙女务必在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如有违抗,定派天兵天将捉拿问罪,并将董永粉身碎骨。
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和孟姜女、梁祝、白蛇传一起并称为中国文学四大民间神话传说。这四个传说有个共同点,就是到了关键时刻,根本别指望男人能有点实实在在的的举动。午时三刻说到就到,看着老婆哭得死去活来,董永要是个爷们就拿起锄头镰刀跟天帝拼了!而他是怎么做的呢?
董永先去问老槐树:“老槐树啊老槐树,你说我们是仙女配贤郎,美满世无双,今天为何有人硬要把我们分开?老槐树,你怎么不开口啊!”然后又跑去土地庙前跪着“土地爷啊土地爷,你说过我们是一对金凤凰,愿意为我们主婚。如今为何有人硬要把她逼回天庭?土地爷爷,你要给我们做主啊!”
老槐树和土地爷当然是一点回应都没有了(也不敢有)。最后,七仙女流着泪和董永约定说:“来年碧桃花开日,槐荫下面把子交。”说完便跟着天使回仙界了。董永向前追赶,他要是跟牛郎一样执着一直在后面追赶,说不定就感动了喜鹊麻雀乌鸦神雕了,然而他仅仅追了几步,就“扑街”倒地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