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技法中讲究“四两拨千斤”,追求以己之强攻敌之弱,以己之顺攻敌之逆。除非不得已,不硬碰硬,不掰手腕。
但什么是四两拨千斤?有人把它神秘化,以为是某种高深莫测的秘技。网上也有很多科学的动作解释,其中有的解释也很好,但他们还是没有说透四两拨千斤的原理。
我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让每一个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能懂得四两拨千斤的本质。

如图所示的三维空间,取攻击者拳头动量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S位置是攻击者处于准备状态时的重心位置,M位置是攻击者攻击能量达到最大状态的位置,F位置是攻击者攻击落空容易跌倒的位置。
攻击者重心从S移动到M,身体肌肉从松弛到绷紧,拳头上的动量达到极大。我们可以看到,在M位置,攻击者的攻击动量在y轴和z轴方向是0。从攻击者站位和身体姿态看,攻击者的防御力量,在x轴负方向是极大,在y轴和z轴方向也是0。
此时,如果对手在x轴方向仓促迎战,由于对手在x轴方向防御力量来不及建立,结果就是对手被攻击者击中和击倒。
但如果在M位置,对手在z轴方向瞬间发力呢?攻击者只能被动挨打和跌倒!这就是“四两拨千斤”!“千斤”指的是攻击者在x轴正方向的极大的攻击力量,“四两”指的是对手在z轴的相对较小的反击力量,在z轴这个反击力量相对于攻击者力量可以较小,但还是能达到击胜攻击者的效果。原因在于,尽管在x轴正方向攻击者力量强大,但这个力量在它的正交(垂直)方向的分量为0,对其正交方向的哪怕是较小的力量,攻击者都无法抵挡。在攻击力量的正交薄弱方向反击 ,“以横拨直,以直拨横”,这是四两拨千斤在空间上的方法。
那么“四两”的方向是不是只有z轴方向呢?显然不是,有立体几何知识的人能发现,过M点垂直x轴方向的平面上,x轴的力量在这个平面上任何方向的分量都是0,只要把力作用到攻击者的身体上,力的方向在这个平面任何方向,攻击者都难以抵抗。此时,对手可以用“掀”、“按”、“扭”、“旋”等手法反击,只要反击力量矢量落在这个平面上,对攻击者都是有极大效果的。
上面是利用攻击者防御薄弱空间反击,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在技击实战中这种方法却很少能用到,因为攻击者一般不会给对手创造这么明确的条件。实战中用的最多的是时间创造空间的方法:对手在S到M过程中接手交战,假意抵抗同时准备后退,尽量使攻击者快速达到M状态。到了M状态后,攻击者由于站位和身体的姿态,无法继续可控前进,在M到F阶段,攻击者x轴正方向失去抵抗力。此时对手加速后退,在M到F过程中突然由“抵”变“拉”,引导攻击者在x轴正方向扑空跌倒。
在S到M过程中,攻击者在x轴正反方向都是优势地位,是“千斤”。在M到F状态,攻击者由于身体姿态的原因失去x轴正向优势,对手在x轴正向较小的拉力,就是“四两”。这是太极中四两拨千斤的常规方法,太极动作“揽雀尾”和“倒转肱”的核心思想就是这样。
上图中,S到M位置,攻击者力量是逐渐分化的,在M位置达到最大化。很显然,S到M阶段,不适合反击,因为这个阶段,攻击者没有薄弱之处,攻击者能随时调整,立即在各个方向投入防御力量。当攻击者到达M位置时,攻击者的力量全部投入到x轴的正方向,和这个方向垂直的平面空间,任何方向的防御力量都是0,对手可以利用这个空间反击。除了这个空间,M到F阶段的x轴正方向这个空间的防御力量也是为0,这是时间创造的空间,同样也是对手反击可以利用的。
总结:当攻击者力量最大化地出现分化,全部力量集中在某个方向,其它正交(垂直)方向力量薄弱;或攻击者全部力量已经发出,再次重新组织新的攻击还来不及,在两次攻击转换间隙防御力量薄弱,此时对手在攻击者的薄弱之处的反击就是“四两拨千斤”。
小到社会市井生活,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四两拨千斤”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我们街上曾经叱诧风云的人为什么在结婚生子后要“金盆洗手”?因为他们家庭整体上出现了薄弱环节,即使自己有千斤之力,新生的对手把四两的力量用在他的薄弱之处,他也没有胜算的把握,不得不退出江湖。
历史上的“围魏救赵”就是“四两拨千斤”。魏国主力攻打赵国都城时,魏国全部力量达到了极大的分化。齐国军队避开魏国的最大分量,攻击魏国首都的较小分量,这个就是“四两拨千斤”。
“曹刿论战”中,曹刿选在齐国三鼓之后才发起反击,就是选在齐国全部力量已经发出并逐渐衰减,再次重新组织新的攻击还来不及的时候。“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此时,齐国的气势已经衰竭,心气、意志、力量处于低潮。曹刿在其低潮时候发起反击,就是“四两拨千斤”。
“游击战”也是“四两拨千斤”:你想打,我不打;你不打,我来打。在运动中调动敌人,使敌人力量出现分化或力量调整出现空隙,在局部组织相对优势力量反击敌人的薄弱之处。
“农村包围城市”也是“四两拨千斤”:敌人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城市,我就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来反击,一点一点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量变达致质变,最后敌我总体力量逆转,再发动决战。
当前,美国在海上组织几条封锁的岛链,我们就在陆地上搞亚欧班列;美国搞了三年的贸易战,以为可以结束,我们才开始搞镓、锗的出口管制,反击才刚刚开始;美国选在南海,我们可以选在东海;美国可以选台海,我们可以选东北亚;总之一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这里面有没有“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四两拨千斤”体现的智慧是:不盲动,沉着冷静,避开敌人的锋芒,寻找或制造机会,在敌人力量在某个地方出现薄弱之时,组织自己优势力量攻击敌人薄弱之处,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里有个前提:不盲动,沉着冷静。
什么叫盲动?敌人枪一响,就惊叫一声;敌人枪再响,又惊叫一声;敌人打响第三枪,为了表示不是怂包,朝天胡乱放一枪。按照敌人的节奏来,把自己的状态立即反馈给敌人,做无效的动作,这就是盲动。
什么叫沉着冷静?敌人枪一响,把自己的枪拿在手中,用眼睛盯着他;敌人枪再响,还是不作声;敌人打响第三枪,让他的子弹再多飞一会。在敌人迟疑狐疑时,抬手一枪打回去。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说话,多观察,多思考,看准时机迅速反击。
世界总在发展,但“太阳底下并无新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依旧不变,老祖宗的太极功夫仍然有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也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