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三伏”言注《易经》之“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任何一干以十天、十月、十年为循环周期。
“三伏天”,为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庚”为变化、变更、更替之意,故言“贵庚”“年庚”多指岁数多大或变化了多少时间,今年7月11日为第三个庚日,故昨天入伏。头伏为10日天时间,因“庚”以10为周期,中伏时间段以“立秋”为节点,假设入伏后第二个“庚日”来临还没立秋,则再加十天到第三个“庚日”,则中伏时间段为20天,大多年及今年即是如此。入伏后第二个庚日,已经立秋了,则中伏为10天。末伏则在中伏后第四个或第三个庚日开始,也是10天时间。所以“三伏天”有30日或40日时间长,一般40日。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出自《易经》六爻卦:“巽卦”,易这个字就是“连续更替变化”的意思,是动态的表述。有师者,把先庚三日理解为庚的前面第三个天干“丁”和后庚三日为庚的后面第三个天干“癸”,这也能说得通,但不完全正确。理解这句话,必须结合六十四卦方圆图,即先天八卦或六十四卦的卦序,有人专门研究卦序问题,这是自悟但没必要,真正的卦序就是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理解这个图得了解历史背景,多看看《全球通史》,看看远古的生活。
乾卦,就是夏至。坎卦,就是秋分。坤卦,就是冬至。离卦,就是春分。二分二至就是乾坤坎离,一卦只变一日。余下六十卦,一爻为一天,故60*6=360天,再加二分二至共4天,约为364日的年周期。先天八卦的顺序:乾兑离震(上半年),巽坎艮坤(下半年)。在夏至(乾)到秋分(坎)之间是“巽卦”的状态,间隔约90日,但巽卦的整体状态约90到100日,有10天是中伏的10日或20日调整。
故“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出自巽卦的内涵是在三伏天(30天或40天)前和后分别有三个庚日,代表了巽卦的运动过程。以今年为例:夏至庚子日6月21日,7月1日庚戌日,7月11日庚申日入伏,到8月20日庚子结束伏天,从8月20日庚子日、8月30日庚戌日、9月9日庚申,到庚午(9月19日)是伏天后三个庚日,而9月23日为秋分日,巽卦基本完成但并未结束,到10月7日则完全入艮卦状态,而坎卦只是一日而已。故又有“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蛊卦,其实原理一样,但蛊卦还在“巽卦”的运行状态内。
巽卦状态:从卦象看夏至后变天风姤卦,下卦为一爻变阴,说明地球(人体)内部转向阴,井水变凉,地表发热,人体一样,散热内凉(从姤到坎巽后即是井卦)感觉特别闷热,入伏后成为巽卦,巽卦外象为风,风为冷热相遇之象,内互卦为火泽睽卦,说明巽卦是火泽之本质,热湿闷之象,去看睽卦的彖辞:火动而上,泽动而下。就说明了伏天后的天象、地气本质,易“上蒸(火)下煮(泽)”,以及人体的感觉和体质变化。其实夏至后人体阳气显在外,阴气含在内,外感热内部有湿阴之象,这时贪冷饮便有加重湿寒之疑,种下晚年得病的“因”。
这便是了解它的意义。
理解这些必须配合六十四卦方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