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时有一句点睛之笔“鲁智深鲁莽自知鲁莽,李逵鲁莽自不知鲁莽”,正是有自知、不自知的大不同,两人的人生结局迥异:鲁智深是听潮坐化、功德圆满,李逵是服毒酒自尽、糊里糊涂。也正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鲁达做事出发点是行善,李逵则是好斗
“拳打镇关西”是鲁达出场的第一亮点,是为金翠莲打抱不平。其实鲁达对于打死郑屠还是心有愧疚的,与赵员外谈到何处容身是,他说到“洒家是个该死的人,但得一处安身便了,做甚么不肯”。到了五台山,方丈看出了鲁达的慧根,做了剃度并赐法号“智深”,我想是取“大智若愚,深不可测”之义。再看后面的桃花村、瓦官寺、野猪林、二龙山鲁智深均是行侠仗义。
李逵出场不久就跟浪里白条张顺打了起来,起因是抢鱼。原著中写的是李逵道:“等甚么鸟主人!先把两尾鱼来与我”,注意话中用的是“与”,不是卖。一句话就把李逵的蛮横面刻画了出来。

鲁智深不欺弱小,李逵却是只欺弱幼
鲁智深欺人、打人、杀人,但所欺、所打、所杀的皆是强人、恶霸,但凡看到鲁智深出手我无不称快!对于弱小者,鲁智深虽横但不欺,比如在瓦官寺,鲁智深抢了众老僧的锅粥,当听到众老僧许久未进食时,便撇了不吃。

反观李逵,在战场上没有斩杀过什么有名气的大将,打的是店小二,杀的是小衙内,在江州劫法场时杀得不分军官百姓,急的晁盖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而李逵对打不过的人倒是服服帖帖,比如燕青。李逵在三十六天罡星中是“天杀星”,是因其嗜杀、滥杀。
鲁智深是智,李逵是愚
李逵也有孝的一面,当看到公孙胜回家侍奉母亲后,他也想起了家中的老娘,于是回乡要接老娘来梁山享福。但李逵却全然不顾老娘眼瞎体弱,且自己是被通缉之身,强背老娘而走。虽然接娘的心思是好的,但最终酿成了悲剧,当老娘独在山中是被恶虎分食,李逵能杀四虎解恨,却可知自己的愚蠢之行猛于虎?
还是讲“拳打镇关西”这个事情,就时时可见鲁达的精细,放走金翠莲父女后为防店小二去报信在店中坐了两个时辰才走,出手打郑屠前让他切了一大早上的臊子,自己再出手也省力不少。鲁达行事可谓正应了一句“每临大事有静气”。

南开大学鲁德才教授曾写到过“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可见施耐庵在刻画人物时要达到“共中不同”。就如同职场中,一项工作有多个人在同时做,你想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就要做到"共中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