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命论与决定论
每个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吗?人类有自由意志吗?对于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轨迹。
宿命论古已有之,由于落后的生产力无法对抗强大的自然,人类自然而然的发展出了这样一套理论,随着宗教的产生,人类的命运就被“交到”了神明的手中,人类自身是没有选择权的。纵观东西方的古代神话就可以在其中找到各种主宰“命运”的神灵,这其实就是人类认为自己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证据。在古代中国,宿命论也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论语·颜渊》当中那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一句当中的“天”就是古人当时无法理解的“客观规律”的集中体现。
随着科学的昌明,宿命论的基本论断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换了一个名称“决定论”。
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决定论含有这样的基本要素:有其因必有其果。这一观点在科学研究中很重要,因为它肯定:假如人们了解了所有涉及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可以精确地预测到这一事件;或者相反,如果发生了某个事件,那么就可以认为,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并永远是自然规律的结果,而这种自然规律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揭示的。
决定论在18、19世纪基本上统治了科学界。它认为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切世界的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知道了原因以后就一定能知道结果.在这一基础上,科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例如,用牛顿力学算出的天体运动,对未来具有准确的预见性。
在这种思想下,世界就像一部钟,像钟表一样走动,人们可以预知未来的一切,这也称为机械论。这种观点得到了当时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科学家的支持。爱因斯坦在给玻尔的一封信中写道:“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完备的定律和秩序。”所以,在牛顿主义者看来,世界都是有序的,都是按照着严格的定律来的,它的行为完全可以预测,都有因果关系决定。
相比起宿命论,决定论更让人感到悲观:自宇宙大爆炸伊始,所有事物的发展轨迹皆已固定。这一说法悲观在哪里呢?比如说你现在会读到这篇文章,其实这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就已经定下了。
决定论几乎否定了人类自身的一切努力:你这个月通过努力挣到了一大笔钱或者你考了全班第一名,你的“努力”也是早有定数或者说有迹可寻的。换句话说,某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努力,而是因为他就是他,这一切早就已经“命中注定”。你会发现这也正是八字或者占星之类的预测方式的理论前提。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古代人类的迷信。现代人类只是把上述的表达换了个名词:你活在“虚拟程序”(算法)之下;你就是一个“AI”,只按别人给你“设定”(灌输)的程序运作,不管你是否承认这一点。
二、反转再反转的自由意志论
决定论看起来非常“丧”。早就有人看这论调不爽了。人类是万物之灵,拥有思想,又怎能与其他的“凡物”相提并论?思想就成为了对抗决定论的武器,于是自由意志之说诞生了。
有意思的是,自由意志这一论点产生竟然是为了维护“神的权威”。宗教是宿命论的绝对拥趸,但是随着人们思考越来越深入,宿命论在宗教的教条或者经文中就会出现前后矛盾。
天主教中的上帝是全知全能且慈爱的,但全知全能的上帝既然知道人类从伊甸园中走出之后会受这些苦,却并没有做什么,又怎能算得上慈爱呢?
针对这一诘问,古代东方教会最为著名的神父奥利金(Origen)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人类是拥有自由意志的。意思就是说,人类面对选择时所作出的决定,是出于人类自己的意志,而不是“上帝的安排”。换句话说,上帝“安排”不了人类的思想,只能人类自己“安排”自己的。这一解释大有“甩锅”的味道。无论如何,这正是自由意志理论的雏形。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发现某些系统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他的理论引发了一场名为“混沌理论”的科学革命。有人说,简单的规则有时会产生奇异的复杂性。那些复杂的结构通常来源于最基本的变换。这种现象和理论在实践中经常被提及,也出现在《侏罗纪公园》等电影中。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一直致力于进行气象研究分析,有一天他在研究计算机上的气象模拟,他先完成了一次模拟,但为了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他决定再做一次模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让他感到非常疲惫,于是他决定去喝杯咖啡。但模拟过程不能暂停,于是他将已经模拟了一半的结果记录下来,去喝了杯咖啡,回来之后将结果输入计算机继续模拟。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两次模拟的结果差出十万八千里!爱德华·罗伦兹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说模拟过程中不能终止?还是说模拟的时候不准喝咖啡?经过仔细回忆,他终于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初始数据是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但输出的结果是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当他终止模拟时所记录的数据,是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的。所以他再次输入到计算机的中数据也是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的,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差别,最终导致了计算结果上的绝大差别!
这就是传说中的蝴蝶效应。即使再微小的误差,也可能会造成结果的严重不同。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如此多的“随机”现象,以美剧《开发者》中的内容举例:每一次在桌子上推圆珠笔,圆珠笔的停下的位置都不一样,看起来像是随机的。
混沌理论能够有效的反驳决定论,决定论站不住脚,自由意志自然就是存在的,这让自由意志论大行其道。
然而,别高兴得太早了!因为,如果你能够精确知道推圆珠笔时使用的力度、桌面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等一切决定圆珠笔停下的条件,那么你就能够准确的知道圆珠笔将会停在哪里,每一次!或者我们换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普通人打靶的时候,每次开枪击中靶面的位置都像是随机的,但换成经过严格训练过的射手,他基本上能保证每次命中靶心。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够控制所有决定子弹命中位置的条件,而普通人就只能“看命”了。从上面这个例子大家也就能知道,所谓的“命”,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控所有达成目的的条件。混沌理论也在“暗中”帮助了自由意识多年之后,终于跳出来“打”了自由意志的脸。
假设我们拥有一台算力无穷大的计算机,把整个宇宙所有物质的变量一次性输入计算机当中,这台计算机开始运算,最终模拟出了整个宇宙!在这台计算机眼中就没有“估读”,它可以计算出最精确的数值,因此在这台计算机当中,混沌理论无效,所以它不仅可以展示提供初始数据时“当下”的宇宙,还可以回溯过去,亦可以展望未来。
众所周知,股市就是一个典型的“混沌系统”,某支股票的涨跌受到无数因素的影响,但在《西部世界》第三季的剧情中,雷赫波问世之后给出了精准的预测,这也让因赛特的老板获益无数。混沌系统都是相通的,不管是预测未来还是预测股市,只要能够预测成功其中一样,那么另一样也不在话下。
这只是挑战自由意志论的一碟小菜。真正颠覆性的研究来源于海恩斯与海嘉德。
海恩斯(Haynes)是柏林计算神经科学伯恩斯坦中心的一名神经学家。他在2007年做的一个实验,足以撼动自由意志存在的可能性。在实验中,他给志愿者安上大脑扫描仪,并让他们观看屏幕上随机显示的字母。他告诉参与者可以随时按下左手或右手食指下的按钮,并且记住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屏幕上出现的字母。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者能揭示出大脑在面临选择时产生的活动。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当时我们的第一个想法是,得重新检查一下结果的真实性,”海恩斯说,“于是我们又更加细致地检查了一遍。”有意识地按按钮的决定通常是在做出按按钮这个行为之前约一秒做出的。但是研究小组发现的一种大脑活动模式,似乎能在长达7秒之前预示决定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早在主体意识到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大脑就已经自己做出了决定。
我们人类往往认为我们的决定是在有意识的作用下产生的,也就是说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哲学家们在“自由意志”这个概念上争论了好几个世纪。现在海恩斯和其他几个实验神经学家抛出了新的挑战。他们认为,做出决定的意识仅仅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后知后觉”,跟人类的行为无关。沿着这个逻辑,他们提出,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幻觉。伦敦大学的神经学家帕特里克·海加德这样说道:“我们以为我们在做出选择,事实上根本就没这事儿。”你也许曾以为你能决定今天早上是喝茶还是咖啡,但事实上早在你意识到之前大脑就已经帮你做出了决定。这个事实令海恩斯感到不安:“如果我连我的想法是什么以及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还能将它称为‘我的想法’?”看起来“思考”这个行为是目前我们唯一的依仗:我们思考,然后我们下决定。但这部分医学研究表明,“决定性动作”在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思考之后的结果。200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帕特里克·海嘉德发表的文章指出“我们做这个动作是因为我们想要这样做了。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想要执行某个动作首先独立产生于大脑的某个领域,接下来我们只是感知到执行某个动作的意愿,然后我们才做这个动作。”
如果你认为以上实验就已经把自由意志论逼到了穷途末路,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还有一棵救命稻草!
三、最后的稻草——量子物理
在上面的实验结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两点基本假设:时间的真实性与被观测者的客观性!
然而,量子物理的研究却让我们在根基上动摇了这两个前提假设。
对微观粒子的研究发现粒子的分布并不是确定的,而是一个随机事件,我们不能确定粒子的位置,只能掌握粒子出现的概率。所以严格的因果关系荡然无存,统治科学界几百年的决定论就被打破了。人们发现概率深藏在宇宙底层,上帝的确是在掷骰子。
我们就算完全确定了一个电子的初始状态,也无法预测电子出现的位置。不光如此,一位科学巨人海森堡发现,我们连完全确定电子的初始状态,这一点也是做不到的。海森堡在研究量子力学的过程当中,使用了一种很不常见的数学方法,通过推导之后,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方程。简单一点来说的话,就是如果用英文字母P来代表电子的速度,Q来代表电子的位置的话,那么P乘以Q却不等于Q乘以P,这相当于不符合乘法交换律。
海森堡被这个方程困扰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不明白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物理意义。直到有一天海森堡突然醍醐灌顶,做出了一个特别大胆的猜测,他觉得这代表着如果我们先观测电子的速度,就会影响电子的位置。反过来,如果先观测电子的位置,也会影响电子的速度。
之后通过数学计算,海森堡终于确认了自己的猜想,测量速度的误差和测量位置的误差,两者的乘积一定是大于某个常数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对速度的测量越精确,那么对于位置的测量就越不精确。反过来也一样,对于位置的测量越精确,那么对于速度的测量就越不精确,所以这么看来,电子的位置和速度是互补关系。就像是跷跷板一样,按下这头翘起那头,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确定一个电子的速度和位置。这个原理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再准确的说应该叫做不确定性原理。
后来还发现,能量和时间也存在着这种互补关系。如果能量测量的越精确,时间就越模糊。如果时间测量的越精确,能量就会开始起伏不定。各种物理量都遵循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难以琢磨。
在电子双缝实验当中,波恩的概率解释证明了,即使是给出全部的条件,我们也不能够预测结果。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证明,我们连给出所有条件都做不到。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同时确定电子的位置和速度,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测量技术不够强!而是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位置和速度完全确定的电子。
只有人的想法的参与,这个概率世界才会发生现实性坍缩。正如海森堡的猜测:如果我们先观测电子的速度,就会影响电子的位置。反过来,如果先观测电子的位置,也会影响电子的速度。这就是人的想法对量子世界的影响!
这一研究成果意味着从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的被观测者。观测者与被观测对象之间,没有主客观关系,而本是合一的。或者说不二的。上面关于自由意志不存在的结论,恰恰是人类未觉醒状态的证明。而当人类处于两者合一的状态,即觉醒者状态,自由意志才会闪现光芒!
同样,时间很可能是人类的幻象,这个幻象是基于人类共有分别而产生的。这个分别导致人类认识宇宙的不连续性——即光子之间的最小间隔,物理学称为普朗克常数。这也是人类未觉醒的产物。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讨论,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破解爱因斯坦终极理论——爱的力量》。
四、人类的历史如疯人癔语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也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哲学主线,人类正是因为对这一哲学命题认识的不根本、不透彻,甚至是迷茫、纠结与矛盾,才造成了人类的历史如疯人癔语(这里引用了《西部世界》塞拉克的台词)。
让我们先从一个例子谈起!一个杀人犯是在贫民窟里长大的。当他七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遗弃了他。他经常受到母亲的虐待,他的哥哥姐姐也欺负他。他从来没有机会上学,而当他能找到工作的时候,他从来都保不住自己的工作。他抢那家商店的时候已经快饿死了,而且还染上了强烈的毒瘾,也没有朋友能给他帮助。他姐姐说:‘当他还是个小孩子时,我就知道他早晚会这么干的。’他母亲则抱怨说:‘我不理解!’检察官称之为:‘一个冷酷无情的、蓄谋已久的行为。’辩方则控诉整个社会,声称正是社会的忽视和负面的影响才使此人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凶手。”
第一个问题是:当一个无辜的人被杀害,终结他生命的直接原因——这个杀人犯——就是那个应该受到惩罚的对象吗?法庭当然会这样认为,我们也相信这维护了正义,给了死者一个交代。但这里还有几个疑问,在能给出确定的答复之前,我们不妨先别急着下结论,比如:“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参与杀人的其他因素(如那把枪)应该受到惩罚呢?”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并不困难,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给出答案:“因为他可以选择不这样做,而枪不可以。”因为如果他选择不开枪,枪无法主动射击,如果他选择开枪,枪也无法主动不射击(即使出现不同的情况,那也必定是因为其他物理因素,而不是因为枪能够做出选择)。换句话说,枪的行为不被自己所决定(在这个例子中——具体的说——是被他所决定),而他的行为只被自己决定。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不是在因果链条上只被自己决定,那么他与枪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能够使得只有他是应该承担责任的那个呢?
看来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问题并没有因此解决,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自己”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这似乎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得到回答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清点一下目前已知的有哪些:
1、它与“我的行为”是不同的,它是“内在”的,并且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或者更准确的说,它是“我的行为”的原因。
2、它不是任何事物的结果,否则受到惩罚的应该是因果链条上那些更远的(或终极的)原因的合集(如“整个社会”或者“宇宙大爆炸”),而不是“我”。
因为这个“自己”兼具“可以做出选择”和“内在的”两个特点,我们用一个专门的术语——“自由意志”——来讨论它。
在前面的讨论中,还有这样一个念头在我们脑海中时隐时现:也许根本就没有这种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所谓的“自由意志”,在看似自由的行为下其实是一张因果链条的大网。他的父母造成了他的暴戾和贫穷,毒品的强瘾使他失去了控制,社会的冷漠则放纵他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诚然,这所有的因素都是造成他成为一个杀人犯的原因,但我们不可能惩罚整个社会,因此我们只好直接的、方便的将他消灭掉。就像一个玻璃球,一个发球器使它进入了平面,开始朝着某个方向运动,方向上正好有一个下坡使它速度大增,而整个平面是如此的光滑,以至于在撞碎另一个玻璃球之前它根本无法停下来,那另一个玻璃球碎的时候,我们就把它也打碎了,因为比起更改整个系统,这要更方便一些。这似乎很接近一个被我们称之为“决定论”的描述:“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并且我们不能改变规律,那么,我们就不能改变未来。”
然而,在决定论的语境下我们只是为了“方便”或者“实用”来执行道德评价吗?各位不妨先在这里独自思考得出结论。
1、如果一切事物都只是因果链条中的一环,那么“惩罚”、“奖赏”、“卑鄙”、“高尚”、“责任”这些道德评价将变得毫无意义。
2、“整个社会”也只是很近的一环,没有理由不再追问它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如果我们相信现代宇宙学的假设,准确的说,一切在大爆炸发生的同时就已经被决定了,包括你正在阅读这篇让你脑洞大开的文章。因此,“惩罚”他并且自以为是在“惩罚”他,都是已经被决定的内容之一。认为是方便也好,实用也好,你除了在这一刻看到你正在看的这一句话冒出你正在想的这些念头,并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将这一意见推广到我们的生活中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失去了“应该”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它的困难并不在于我们是否还能继续进行道德评价,而在于这种道德评价将会变得如此空洞,以至于即使坚持它可以有意义的存在,它也已经与原有的意义彻底不同了。
如果因果律的后果如此严重,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它呢?我们可不可以直接放弃它,进而承认自由意志的存在呢?
如果不假定每一个事件都有其充分的、自然的解释性原因,那么人类的知识似乎就失去了一个最关键的前提。不仅是科学研究,甚至是我们最普通的日常信念也将被迫陷入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怀疑论。我们的每一种经验都将变得无法理解,我们的宇宙看起来就像是由许多支离破碎的事件所组成的一条不连续的序列,从中我们无法预测或理解任何事情。所以,对于“我们为什么要接受决定论者的前提”这样的问题,回答似乎是:“我们不能放弃它,否则我们怎么做事情呢?”
至此,让我们整理一下整个问题的逻辑结构,然后就开始说明已有的回答为什么是不令人满意的:
1、道德责任基于且蕴含自由意志。
2、自由意志蕴含因果律(Causality)的断裂。
3、而因果律是我们所有知识(Knowledge)的基础,拒绝因果律就相当于放弃了对世界的理解的可能性。
4、同时因果律普遍必然的特征蕴含了决定论(Determinism),反之亦然,而在决定论世界中道德责任无法得到任何有根基的说明。
这就是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逻辑冲突。这样逻辑冲突比比皆是!一个信奉决定论的科学家,会教育他的儿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就考不上大学!同样,一个自由意志的坚定拥趸者会宣称:这不是你能改变的现实!
五、逻辑推理中的逻辑悖论
悖论一:实验证明了自由意志的不存在吗?实际上,不管实验结果如何,自由意志必然会被证明是不存在的,因为这是实验的前提。
上文讨论了神经学家Haynes的实验。结论是:你履行你的”自由意识“之前,结果已经被大脑算计好了。这个实验的本质只是在问:自由意志是遵循着因果律的吗?
当然不是!一个遵循因果律的自由意志概念仅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无法回答为什么凶手比枪更应该受到惩罚。整个科学的前提就是因果律,以科学实验来证明自由意志的不存在,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伪命题,这就像在说:因为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所以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
悖论二:决定论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因此决定论只是一种信仰。
只要是对“世界”整体的断言都不是科学问题,因为它根本没有限定条件。科学的理论都是有限定条件的, 告诉你某个定律的适用范围,否则就是宗教和神话。如果在物理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和决定论不符,但是决定论者会说: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探究到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它背后也由一套力学规律支配着,只是太复杂了, 你不知道罢了。这样决定论不能被证伪。决定论不是科学,决定论只是一种信仰。
如果你是人类,是否意识到我们头脑中的疯狂。基于这样混乱思想建构的认知体系和人类历史,怎能不似疯人癔语?
六、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合一于人类的觉醒
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合一呢?
你也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类在物理世界往往接受决定论,而在人类社会更强调自由意志。
可是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真的不同吗?还是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定义?
我们在此引述一段《苏菲的世界》中关于“史宾诺莎”的论述,现摘录如下:
“你很有参与感。这样很好。可是你是谁呢?你是苏菲,没错,但你同时也是某种广大无边的存在的表现。你当然可以说思考的人是你,或移动的人是你,但你也可以说是自然在透过你思考或移动。这只是你愿意从哪一种观点来看的问题罢了。”
“你是说我无法为自己做决定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你当然有权决定以任何一种方式移动自己的拇指。但你的拇指只能根据它的本质来移动。它不能跳脱你的手,在房间里跳舞。同样的,你在这个生命的结构中也有一席之地。你是苏菲,但你也是上帝身体上的一根手指头。”
“这么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上帝决定的啦?”
“也可以说是由自然或自然的法则决定的。史宾诺莎认为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他不是一个外在因,因为上帝透过自然法则发言,而且只透过这种方式发言。”
“那么让我们再来谈三万年前石器时代那个小男孩好了。长大后,他开始用矛射杀野兽,然后爱上了一个女人并结婚生子,同时崇奉他们那个部落的神。你真的认为那些事情都是由他自己决定的吗?”
“我不知道。”
“或者我们也可以想想非洲的一只狮子。你认为是它自己决定要成为一只兽的吗?它是因为这样才攻击一只跛脚的羚羊吗?它可不可能自己决定要吃素?”
“不,狮子会依照自己的天性来做。”
“所谓天性就是‘自然法则’。你也一样,苏菲,因为你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你当然可以拿笛卡尔的学说来反驳我,说狮子是动物,不是一个具有自由心智的自由人。可是请你想一想,一个新生的婴儿会哭会叫,如果没有奶喝,它就会吸自己的手指头。你认为那个婴儿有自由意志吗?”
“大概没有吧。”
“那么,一个孩子是怎样产生自由意志的呢?两岁时,她跑来跑去,指着四周每一样东西。三岁时她总是缠着妈妈叽哩呱啦说个不停。四岁时,她突然变得怕黑。所谓的自由究竟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
“当她十五岁时,她坐在镜子前面练习化妆。难道这就是她开始为自己做决定并且随心所欲做事的时候吗?”
“我开始明白你的意思了。”
“当然,她是苏菲,但她同时也依据自然法则而活。问题在于她自己并不了解这点,因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有很多复杂的理由。”
“好了,你不需要再说了。”
“可是最后你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在一个大花园中,有两棵年纪一样大的树。其中一棵长在充满阳光、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另外一棵长在土壤贫瘠的黑暗角落。你想哪一棵树会长得比较大?哪一棵树会结比较多的果子?”
“当然是那棵拥有最佳生长条件的树。”
“史宾诺莎认为,这棵树是自由的,它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它先天的能力。但如果它是一棵苹果树,它就不可能有能力长出梨子或李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人类。我们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阻碍,外在的环境可能限制我们,只有在我们能够‘自由’发展本身固有能力时,我们才活得像个自由的人。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然像那个生长在石器时代莱茵河谷的男孩、那只非洲的狮子或花园里那棵苹果树一样受到内在潜能与外在机会的左右。”
“好了。我投降了。”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 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勃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勃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通过上面的对话你是否意识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或者说如果我们换一个上帝的视角观察人类,与人类的视角观察动物、植物、甚至原始人、或者一个人类婴儿,有什么不同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物理世界的研究。让我们先来区分一个概念:物质与事件。站在一般人的角度这似乎很容易区分。树是一个物质,我抚摸树是一个事件。我会问:明天那棵树还在吗?我不会问:明天抚摸还在吗?可是,如果你稍有一些物理常识,你就会明白:物理并不是研究物质的,而是研究事件的。牛顿定律研究的物质运动事件。热力学定律研究的是温度与热能变化事件。而量子物理的研究更是揭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物质可能并不存在,它只是微观事件在宏观呈现的模糊性结果。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人类在物理世界往往接受决定论,而在人类社会更强调自由意志。而现在我们知道了科学研究的结论恰恰相反。人类神经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可能不存在自由意志;而物理学的研究呈现:这个世界的本质可能就是一个概率波,如果没有自由意志的参与,就不会发生现实性坍缩。也就是说:两个领域的研究都走到了各自的反面!
是哪里出了问题吗?这个问题需要回到科学研究的源头去思考。
所有科学研究是以主体对客体的观察为前提的。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恰恰是人类对世界的第一次人为割裂(相关观点可以参阅超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的《万法简史》与《意识光谱》)。换言之,对人类的生物学研究与对物理学研究各自走向反面的结果,正是这一割裂带来的必然结果!
真正的出路就是主客体的合一。割裂的人类只是一部被精准设计的机器,哪里有自由意志可言。而物理世界的研究如果割裂了自由意志也必然进入死胡同。
什么是主客体合一的状态呢?就是人类的觉醒! 按佛家的说法叫不二法门!没有觉醒的人类毫无自由意志可言,看似自由意志的选择,也是提前推演的结果。
一个在觉醒路上的人,一定体现了一种离群者(这是《西部世界》的说法)或者分歧者(这是影片《分歧者》的称谓)的特征。在一个人类社会里,大部分人类是害怕这样的生命的,甚至视这样的人为异类。这正是人类世界的悲哀。如同一个正常人来到一家疯人院,所有的病人会视正常人为疯子一样。
分歧者(离群者)有什么特征呢?
她们会意识到(悟到)这个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她知道她所扮演的角色,偶尔会因为剧本张力不够而跳戏!同时,她们开始理解编剧与导演的意图。她们会像一个优秀的演员,虽然还不具备完全编写人生剧本的能力,却可以在自己的角色中加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写自己的剧本。她们的自由意志会强于普通人。除非她们自己愿意,所有的强迫、诱惑,情感绑架与道德绑架基本无效!最后,我用我的一首诗作为对离群的献礼吧!
暗夜中的蝙蝠 ———
谨以此诗献给所有的靛蓝小孩
我是一只蝙蝠。
潜藏在夜的深处。
夜间,火焰明如太阳。
让我觉知慎独。
眼睛会欺骗心灵。
我宁愿用聆听感受生命的温度。
不必在意世人的眼光。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智者孤独!
我喜欢倒挂在岩壁上思考。
这让我认识世界换了个角度。
于是,宇宙的真相开始显化。
靛蓝色的血液冲开求索的漫漫长路!
白天,我喜欢观察蝴蝶。
她们总是成群结队。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她们摆拍各种美丽的造型。
在朋友圈炫耀华丽的舞步。
奈何,短暂的小小生命。
瞬间,消散得如同风中的薄雾。
我感受到了鸡汤中的苦涩。
源于调料包中的贪婪、虚伪与盲目。
可怜而美丽的生命呀。
何时才能学会在爱中共舞?
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
暗夜下的蝙蝠与蓓蕾上的蝴蝶。
究竟哪一个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