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西方文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笔,古希腊悲剧以其“宿命般”的无能为力感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恐惧,由此达到净化精神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古希腊悲剧以一种极致但支离破碎的美达成了“严肃”而“高尚”的目标,彰显了人们对神的崇敬;大概也正是这种流露在字里行间中的宿命感,让古希腊悲剧流传至今,成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
一:古希腊悲剧的起源——酒神祭祀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以及对祭祀仪式的模仿;在将悲剧主人公改造为符合“命运走势”且品性足够崇高的形象之前,戏剧创作者们充分咀嚼了狄奥尼索斯这一神祇的特征,将其神职和经历中的一些元素提取出来,使当时的悲剧作品更适合在祭祀庆典上演出。
结合希腊神话的内容来看,狄奥尼索斯与奥林匹斯山上的一众神祇存在明显不同:他既是酒神,也是掌控一切代表生命液体的树神;他是能在冥界、神界和人间自由穿梭的秘仪之神,也是能消除生死界限的“迷狂之神”。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92708272e21fe6eba01258299f2a787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392708272e21fe6eba01258299f2a787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58fd4a471de536ea2c46e587532d21c8">狄奥尼索斯身为一位自带矛盾与癫狂等戏剧色彩的神祇,狄奥尼索斯充满曲折和苦难的个人经历让他更能理解和接受人们在祭祀活动中展现出的迷乱和矛盾情绪;而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诙谐、戏谑、嘲讽元素,也构成了悲剧发展必须的基础。
在埃斯库罗斯创作的悲剧作品中,狄奥尼索斯身上的悲剧元素得到了具象化呈现。在《塞墨勒》、《酒神狂女》、《彭透斯》等作品中,人们就能看到酒神的出生悲剧和围绕在他身边的种种狂乱元素。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62"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10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39d70f678c07d235b69cc56bcb0c428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039d70f678c07d235b69cc56bcb0c428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cd88a495906cf1189f38d17121b5e42b">古希腊悲剧《塞墨勒》从某种程度来说,那些癫狂行径、血亲仇杀和贵族阶层的自我毁灭中无不充斥着悲剧情感,而人们也正是从这些悲剧情节中发觉到了与“凡人”与酒神的类似之处,并以此为契机创作出了充斥着宿命悲剧元素的古希腊悲剧。
二:古希腊悲剧的“宿命”观念——人与命运不可抗争
相较于后世的悲剧作品,古希腊悲剧将“宿命般”的无力感上升到了一个超越现实的高度,让观众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源自内心深处的无力。
一如狄奥尼索斯无力左右自身命运一样,悲剧主人公对未来也是“无能为力”的。与性格、道德等因素引发的悲剧故事不同,这种无力抗衡式的悲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只会让人深切感受到渺小与悲哀。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指出:
“一切冲突的根源在于一个既不依存于人,也不依存于神的因素——命运,命运是不可战胜的,神也是如此。”
他的这一观点充分反映了古希腊悲剧的核心——“命运悲剧”。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66" data-rawheight="552"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66"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3b0b8cd642afb12e37e36a4cc7352808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5496e5eb9bb757dded1253bde7977a97">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虚无缥缈的命运与神祇的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掌管命运的三女神已经敲定了“天意”,所以不论人类拥有怎样的智慧都无法摆脱神所安排好的结局;而那些想要改写人生,努力与命运抗争的“平民英雄”,也必然会在抗争的道路上遭遇更多苦难。
在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不畏强权、甘为人类命运而牺牲的普罗米修斯就是以反抗者形象承受着命运的折磨。
对这位明知帮助人类会给自身招致灾祸的神来说;勇于挑衅宙斯权威的勇气和敢于直面命运苦难的“英雄精神”正是其悲剧的根源,但这种周而复始没有尽头的苦难生活,却也是普罗米修斯甘之如饴的。
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中,悲剧则源于命运的拙劣玩笑——身为王子的俄狄浦斯,因一则弑父娶母的神谕判词被抛弃,而不论他如何想要逃避自己的命运,都只会距离宿命结局越来越近,直至最终应验。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8a2d21f888d6f414a08b3bebf911d93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28a2d21f888d6f414a08b3bebf911d93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2f7613d3b7de9c96391bb148cb1bc0cc">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对这位有意与天相抗的青年来说,也许只有刺瞎双眼以示人在命运面前的盲目无知,才能展现出自身为抗争做出的努力;但这种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却也是俄狄浦斯与无数希腊民众不得不接受的残酷现实。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类命运悲剧所表达的是一种个人意志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不受个体善恶影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命运定数”。
在古希腊悲剧故事中,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其实更像是人与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在统治阶级暴虐无度,社会矛盾愈演愈烈的阶段,悲剧故事中的主宰者——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祇或君主也无一例外的带有相似属性。而那些敢于对权威发起挑战的反抗者,也正是承受命运苦难和失败后果的“平民英雄”。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5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f6314bd1747e7c893482098696b4d50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1.zhimg.com/v2-cf6314bd1747e7c893482098696b4d50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04d1ba112e8204ed3d34da98381e58a7">古希腊悲剧值得一提的是,受精神信仰影响,早期的悲剧作家对命运观深信不疑,认为命运支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人在战胜命运一事上毫无“胜算”;但随着民主文化的发展和自我意志的觉醒,“注定”的命运悲剧早已不再是不容“挑衅”的。
虽然命运仍旧是凌驾在平民之上的社会力量,但随着自由意志逐渐取代人对神的盲从,敢于与命运抗争,甘愿在抗争中践行悲剧之美也成了悲剧故事中最引人入胜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虽然戏剧在开始阶段就已经暗示了一个预定的未来,但悲剧主人公的努力却将“悬念”成功留到了最后。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17" data-rawheight="1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11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e227d06c4013470cb8321be6552df1b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fe227d06c4013470cb8321be6552df1b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8be066479b372482c2bbb91487fd4e82">古希腊悲剧三:由“神”到“人”——古希腊悲剧命运观念的嬗变
朱光潜认为“悲剧往往是以疑问和探求告终”的一个谜,而在古希腊悲剧中,以悲剧之名控诉时代命运不公,所得到的答案也正是当时的人们对于人性的反思和对生存之道的领悟。
事实上,在那些以“人”为中心的古希腊悲剧故事中,剧作者已经不再执着于导演因神祇对命运的干涉而引发的悲剧了。
相较于神和英雄遭遇的宿命苦难,欧里庇得斯等人更希望通过悲剧来反映现实生活,让凡人拥有驾驭命运的力量。因为只有这样,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才能被真实反映出来,而人们对生命、爱情等问题的追问也才能从残酷的悲剧现实中得到答案。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a9aa3d611472f09e9c452b9e51cdf7b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9a9aa3d611472f09e9c452b9e51cdf7b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a526ef7d368c8ae0abb26cecb95387a0">悲剧作家在社会问题类悲剧《美狄亚》的故事里,沉浸于爱情的美狄亚为帮助伊阿宋王子完成获得金羊毛的任务,不惜背叛父亲、杀死兄弟;然而在为真爱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伊阿宋的背叛也让她开始反思爱情的意义。
为报复爱人,美狄亚最终不惜杀死了自己跟伊阿宋的两个孩子以及丈夫的情人,而这种决然的报复方式也在凸显了美狄亚冷酷决然性格的同时,暗示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182161046ed52358eef34e2f995d6bb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4.zhimg.com/v2-5182161046ed52358eef34e2f995d6bb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20b3992d08db9424c4dea6fd5f6cfa1b">美狄亚与伊阿宋要知道,在古希腊民主制度由盛转衰的那个年代,妇女权益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鉴于男权主义思想壮大,抛妻弃子问题愈演愈烈,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也成为了一个“反世俗”观念的女性反抗者形象——她为主宰自身命运而逃离父兄掌控,又因此受到了命运的惩罚。
对“美狄亚们”而言,亲身经历的爱情伤痛并非“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因为她们不会“认命”更不会停止抗争;她们只会在探寻自我价值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哪怕要为改变现状付出巨大代价也不会轻易放弃。
从某种程度来说,《美狄亚》这类悲剧作品标志着古希腊悲剧真正走向了成熟。因为那些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原型的悲剧人物,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社会形象与思想内涵;而他们在复杂的人物关系跟故事背景中不断探寻真相,为解开心中疑问而上下求索的过程,也让他们的悲剧境遇更加真实可信。
"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4846e60803b91a9d0e3c4bdbc463902_r.jpg" data-actualsrc="https://pic3.zhimg.com/v2-d4846e60803b91a9d0e3c4bdbc463902_b.jpg" data-original-token="v2-6141b9a95422ae71c3757d9e60180c54">伊阿宋背叛美狄亚事实上,随着古希腊悲剧从“神”之悲剧向“人”之悲剧方向转变,其抨击社会现实,揭露生存真相的意义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因为当时的人们能以一种相对乐观的态度审视悲剧,并从中反思人与命运、人与社会间的哲学关系,所以悲剧也成为了古希腊民主制度的一个缩影。
结语:
因为无法摆脱宿命的必然,所以古希腊悲剧成为了集当时之人对于生死、社会的思考而成的一种艺术题材。它向后世读者展现了生与死的对立统一,展现了人们面对命运苦难的乐观精神,而正是古希腊悲剧中随处可见的英雄悲歌,为后世的悲剧创作者们提供了充足的遐想空间。
可以说,古希腊悲剧的独一无二,既源于其中展现的命运抗争精神,也源自悲剧内核中蕴含的人性反思。而如果没有了古希腊悲剧中那些品性高尚的抗争者们,没有了歌颂释放人性的故事,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世的“人性自由”,不会有从神到人的视角改变。
悲而不伤的古希腊悲剧,以强烈的英雄主义情怀影响着后世的文艺作品,而它的美也汇聚在了点滴的人性光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