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叔叔于勒”作为线索,以菲利普夫妇的心态和言行为镜子,描写和烘托了资产阶级的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小说中,叔叔于勒因为年轻时挥霍光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和菲利普夫妇的应得的那一部分,因而被他的哥嫂送上一艘从家乡驶向纽约的商船,打发到美洲去。
小说看似是对人性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批判,实则是表达了在当时社会虚荣势力的背景下,还有浪子回头踏实做人这种品格的赞颂。
初读这篇小说时,还是在初中时代的课本上,在这篇极具讽刺的小说里,我只记住了这几句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用小刀把牡蛎一一剖开,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转手给两位太太。太太们享用的姿势很优雅。先用一块精美的手帕将牡蛎托起,再将嘴微微前伸,以免弄脏自己的衣裙。接着,嘴唇又轻又快地一吮,把鲜液吸得精光,然后将空壳扔进海里。
年少无知,我一度将这篇小说看成一档美食文。如今重读,却从读者这充满反讽意味的笔下,看到了人性的良知与纯真善良在熠熠生辉。
作者将“于勒”作为整篇小说的线索。由一开始是全家的恐怖,变为后来全家唯一的希望,最后转变为家人口中“要饭的人”。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看似是因为金钱而一波三折,实际上,金钱至上的思想观点才是他们的万恶之源。
一个家庭中,父母虚荣又贫穷,是一件可怕又可悲的事。贫贱夫妻并不悲哀,但是本就贫穷却又自私冷酷才是最大的悲哀。
菲利普夫妇的痛苦正是来源于这种向往奢侈生活与自身经济条件相不符的矛盾。小说里这样写道:
我母亲对这种拮据的生活深感不满,她经常冲着自己的丈夫讲些尖酸刻薄的话,含沙射影、恶毒阴损地进行责难。碰到这种情况,我可怜的父亲总有一个习惯的动作,张开手掌去摸摸额头,似乎要抹去一滴其实并不存在的汗水,嘴里说不出一句话来。
生活本就不宽裕,夫妻之间还彼此谴责谩骂;本来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却偏偏想着坐享其成;明明亲兄弟就在眼前,却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是躲得远远;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似陌路人。
世态炎凉,人性恶俗莫过如此!
无疑,菲利普夫妇是悲哀的,他们的悲哀始于金钱但又不止于金钱。文中,除了讲菲利普夫妇对金钱的渴望,同时也以于勒这一形象侧面向人们昭示:人生从来没有参照物,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做人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人生这么漫长,只要知错能改,我们总能找到正确的路径走下去。”于勒用他的一生向我们昭示了几个道理:
金钱经不起挥霍,岁月经不起蹉跎
早期年轻时的于勒,不务正业,挥霍钱财,吃喝玩乐,盲目追求和享受由金钱带来的纸醉金迷的快感。欲望和虚荣人人都有,可一旦过了头,就成了你堕落的根源。
谁都不想过贫困的日子,贫穷并不可怕,因为人人都想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是过度追求物质却又不务正业,长此以往,会让一个人沉沦在富贵而又奢靡的生活中无法自拔,最终流落街头,成为别人眼中的乞丐。
浪子回头的背后,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的矫正
丘吉尔曾经说过:“对一个人来说,唯一的指导者是他自己的良心,记忆唯一的护卫是他行为的正直和真诚。”
于勒到美洲以后给菲利普夫妇写信,说已经赚了点钱,并希望补偿因他而遭受的损失。想必此时,于勒心中已经幡然悔悟了。
在被送到美洲之前,他过着没有动力没有理想也没有体会劳动快乐的生活,在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中,他如同行尸走肉,生活一片黯淡。
或许,被家人送到美洲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也许就是这当头一棒,让他明白生活的动力同时也体会了通过劳作所带来的快乐。在这个痛苦又快乐的过程中,让他的思想彻底醒悟,从黯淡走向光明。
无论什么职业,自食其力是做人的一种尊严
莫泊桑笔下的于勒表面上写他的生活是如何穷困潦倒,实质上却是在赞美他历经世事变化岁月沧桑终于悟得人生真理的可贵。
王安忆曾经说:“有人终生都在寻求生活的意义,直到最后,他才明白,人生的真谛实质十分简单,就是自食其力。”
文章通过不同层次的角度描写和侧面烘托,呈现给读者这样深刻的主题。作者通过文中的于勒与菲利普夫妇的对比,凸显了他们同为一家人却有着不同自我价值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深化了人性的丑陋与肮脏。
整日浑浑噩噩的于勒在晚年终于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在一艘船上当起了水手准备度过接下来的余生。的确,他的这份工作并不体面,但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比任何金银珠宝都来的珍贵。
与那些整日等着天上掉馅饼,把亲人当摇钱树的人相比,于勒这类人的粗糙双手与纯净心灵简直就是人间瑰宝。
从前我们以为的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居住,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爱慕虚荣、自私冷酷、唯利是图。
明明自己的兜里只有二两,却要装成有千斤的样子来给自己撑面子。为了面子失了里子,这种人真真是穷到骨子里了。思想贫穷比物质贫穷更可怕,没钱可以再赚,但是思维贫穷会让一个人一直一直都贫穷下去。
我记得我妈妈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能用钱买来的东西都是这世间最容易得到的,那些有钱却买也买不到的东西才是最最珍贵。是啊,钱总会有的,但那些你失去的东西却再也回不来了,比如亲人,比如一生挚爱,比如你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时光......
金钱和物质从来都不是衡量贫穷或富有的唯一标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盲目追逐物质上的攀比:
小的时候我们比谁新买的裙子好看;上了学我们比谁穿的鞋子是AJ 用的手机是苹果;交了男朋友以后我们比谁的男票更舍得为她花钱;结婚以后我们比谁的钻戒更大谁家出的彩礼更多......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肆意地挥霍着父母和别人家父母的血汗钱,但是我要告诉你,年轻时,物质穷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时的我们正在汲取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和营养,在环境安谧、设备齐全的教室、图书馆里中享受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富有呢?
莫泊桑通过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世态炎凉的道理,但是我们应该更深层次的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用意。世态炎凉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这样的环境里助纣为虐;贫穷窘迫不可悲,可悲的是你空有一身欲望,而无自我丰实的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