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这是宋代顶流文学家苏轼为唐代顶流文学家韩愈给出的评价,在后世不断被转载引用,一度成为韩愈的定评。
韩愈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和贡献是开创性的,因文学成就而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是韩愈在文学上的最大功绩。韩愈之前并不是没有好文章,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就很有成就。
但后来,文学开始走上追求形式和华丽辞藻的道路,六朝骈文成为引领时尚的文学样式。但是这时的文学太关注装饰性与技巧性的元素,忘记了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实用,这种现象就好比一座房子,外部装饰极其华丽精美,里面却空空如也。
直至韩愈,他以一己之力将这种创作势头掰了过来。韩愈振臂疾呼,写文章就要像先秦散文一样,要写出言之有物的实用主义文章,他不仅这样说,并且身体力行,写了一大批精彩的议论文,如《进学解》《师说》《毛颖传》《送孟东野序》《答李翊书》等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名篇。
在韩愈的文章中,《马说》是不得不提的一篇杂文。在文中,韩愈以千里马自喻,希望管理者能够懂得识别、欣赏人才,也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使自己能像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一样,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尽情驰骋、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马说》体现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他想把自己的怀才不遇、心中不平告诉世人,以引起他们对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人的重视。而“不平则鸣”的观点,就是韩愈本人提出的。
《马说》是韩愈《杂说》一文中的第四篇。韩愈的《杂说》一共四篇:第一篇是《龙说》,第二篇是《医说》,第三篇是《崔山君传》,第四篇就是《马说》。
杂说,其实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也不限题目,随手写出,随感而发,但议论杂而不乱,中心观点突出,所以叫杂说。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杂文,是议论文中的一种。
韩愈的《马说》一文,表面看,是在说千里马的遭遇,但实际上写的是用人单位不能识别人才,对人才的不重视以致人才埋没,由此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叹。韩愈以托物寓意的手法在文中感慨自身大材小用、屈居人下、怀才不遇的真实处境。而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如今已成高频词,经常被用于人才招聘和自荐求职的职场语境中。
《马说》全文只有一百五十多字,论点鲜明突出,论据充足有力,结论鞭辟入里,三者相互生发,逻辑非常严密,但却写得情文并茂,波澜曲折,情感迸发于字里行间,全文如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而且韩愈从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和结局会不可避免地被埋没。
本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当时28岁的韩愈已考中进士,但未被授予官职。韩愈曾经三次给宰相写自荐信求职,希望宰相重用人才,让他有一个与自己才华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但宰相对韩愈的请求置之不理,自荐信石沉大海。
于是韩愈又给宰相写了一封自荐信《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他在自荐书信中甚至发出了“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人之救也”的哀求之声。可是韩愈苦苦等待的结果是“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即使韩愈屡次登门求见,宰相依然是闭门不见。在吃了多次闭门羹后,韩愈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于这种不公平,他选择诉诸笔端,以铿锵有力的不平之鸣做出回应。
所以在《马说》里,韩愈就将内心的种种情感以寓言和托物寓意的手法表达了出来,全文共分三层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作为一篇辩论性很强的文章,韩愈首先提出全文的核心论点,然后从反面展开议论: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韩愈所要陈述的就是千里马和伯乐之间是赏识者与被赏识者的关系,是一种信赖关系,而且彼此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联。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一双慧眼、缺的是欣赏人才的用人单位和管理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不仅是韩愈提出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用来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从全文的布局来看,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韩愈自恃才高,即使进入仕途之后也是屡被贬谪,他心中的压抑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初入仕途,韩愈一直在汴、宋、亳、颍等州担任下层文职工作,三十五岁才被擢升为四门博士,后因奏疏触怒管理阶层,被贬为连州阳山令,再后来又因上表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从韩愈怀才不遇,空怀忧天下之心而无用武之地来看,他心中的苦闷与压抑是可想而知的。韩愈认为自己是一个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但是当时的用人单位和管理阶层没有人去赏识重用他,于是他便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韩愈以千里马自喻,是对自己设身处地的分析,也是他现实处境的写照。韩愈才华横溢,可惜他的才华和满腔的抱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有点怀才不遇的感受,《旧唐书》写道:“(韩)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其实,在这一核心论点里,还包含着这样一个潜在逻辑,即没有伯乐也就没有千里马。韩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在这里说明了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
换句话说,除了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也没有人能鉴别千里马,更没有人能懂得欣赏千里马。在这里,韩愈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养马人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老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接下来的“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又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得不到伯乐赏识的可悲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痛惜之情。“祗辱”和“骈死”二词就抒发了他愤懑的感情,同时也写出了对人才选拨机制与用人单位的讽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也道出了很多怀才不遇者的心声。从全篇来看,这一段的目的是提出问题,文中之所以要强调伯乐是唯一的相马者,就是为下文“食马者”的“不知马”两者间的关系营造气氛,造成论述的层层递进。因为只有气氛营造好了,才会形成蓄势待发的论述力量。
在第二层中,韩愈以充足的论据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那就是“食马者”的“不知马”。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与千里马应有的待遇是极其不匹配的。
千里马低配的待遇和生活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这种能力也就无法体现出来。它日行千里的本领连一匹普通的马都比不过,何谈日行千里呢?无数的千里马就这样被埋没了。
文中的写作手法是托物寓意,是韩愈借千里马说出了心中的压抑之情,这其实是韩愈对自己境况的诉说和不满。韩愈用精辟的语言概括了千里马一生的不幸遭遇,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也涵盖了韩愈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重重挑战与阻力。
纵观韩愈的仕宦之旅,是兜兜转转与坎坎坷坷的,但这并没有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影响。韩愈认为:要展示自己的才能,必须要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发挥自己能力、施展自己抱负的平台,也就是要有一个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地位,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这样自己的才华、抱负才能才会得到发挥,自己的能力也才能得到体现。
韩愈一次又一次地写自荐信,无非就是希望管理者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不要在乎人才出身,而宰相对韩愈的自荐不予理睬。韩愈没有放弃自荐的机会,这也能看出来韩愈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是很自信,即使一次次被拒绝,他也没有放弃。
所以在遭到拒绝后,他又作了《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的自荐信,将周公求贤若渴的态度与用人单位置之不理的冷漠态度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求职无门的愤慨。
所以韩愈在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将心中所有的压抑之情诉诸笔端。《马说》中就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困境与境况。
尤其在本文第二层的论述中,他反诘一问:“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声反问是掷地有声的强音、重音、高音。
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也是韩愈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的强烈不满,“食马者”就是指这些管理阶层的人员,是掌握着人才的前途与命运的人,这一句写出了千里马因喂养不得当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现实。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就是:食马者不知道千里马的能力,也没有给千里马提供一个发挥才干的机会。“不知”二字一语中的,一笔切中要害。
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千里马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却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用喂养普通马匹的方法喂养千里马,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韩愈在这一段中指出:“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这又揭示出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在第三层中,韩愈对核心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嘲讽。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的字面意思是说:养马人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韩愈在这里想说明什么?韩愈无非就是想表明自己才华出众,既有才学又有抱负,可偏偏管理阶层没人能赏识他,这是怀才不遇的伤感与可悲可叹的人生处境。这还是韩愈托物寓意的手法。
文章写到这里,韩愈的铿锵之音还在蓄势待发中。所以他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来进行论述。韩愈对管理阶层的无知和愚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然而韩愈并没有立即批驳管理阶层,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越发显现出这些人的无知和愚昧。
这样的用人单位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
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见解和认识,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韩愈对管理阶层无知的嘲讽。
行文至此,所有的力量都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所以韩愈立即点明主题,亮明观点: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不认识千里马吧!
韩愈把“天下无马”和“不知马”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凝聚在一起,让全文在余波之后又形成一个高潮,形成一波接一波的降维打击。结尾是高度凝练与高度浓缩的结论,由此也能看出这位文坛巨擘的不凡的文学修养和功力。
“其真无马邪”,是对“食马者”的又一次反诘一问,在行文上还是蓄势待发,是为最铿锵有力、最掷地有声的结尾而蓄势。所以,韩愈通过层层剖析、步步为营后,发出了“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这最后一句就像拉满的弓弦上射出去的一支箭一样,具有一语中的、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
此时的韩愈人微言轻,又不能直白言事、直吐怒气,他只好将心中的不满、压抑等情感诉诸笔端,也只能以文章的形式托物寓意,借千里马与伯乐喻事讽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和不平。韩愈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传达出这样一种声音:自己是有才华的,是有能力的,是有远大志向的,也是有抱负的,而这一切却没有被用人单位重视,可谓是怀才不遇。
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一文中,曾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著名观点。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物体因为放置不平产生振动而发出声响,然其深层之用意是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成语“不平则鸣”就出自韩愈的这篇文章。
《马说》的写作初衷,就是韩愈鸣不平的创作动机。“物不平则鸣”,他想把自己的怀才不遇、心中不平告诉世人,更重要的是想告诉当时的管理阶层,以引起他们对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人的重视。
《马说》通篇用的托物寓意的写法,开篇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提纲挈领,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怀才不遇的现实与处境。
韩愈以千里马自喻,希望管理者能够懂得识别、欣赏人才,也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使自己能像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一样,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尽情地驰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