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与爱同行,感谢您关注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的“公益同行者”故事会。
河南福兴儿基会是一家非公募基金会,我会联动50支一线社会组织和大学生团队为河南16个地市,70个县区,2000余名孤困儿童提供关爱助童网络。
本次我们邀约与我会相伴同行的十余位“公益同行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公益故事。他们有捐赠方,有受助方,有志愿者,也有大学生陪伴师,在他们眼中,公益是什么,怎么更好的服务受助群体,让我们一起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公益的力量。
讲述人:陈苗苗
大家好,我是xuanweishu,是一名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我与福兴基金会是由于参加了学校社团的“云陪伴”活动结缘,后来又在今年的端午节特别活动以大学生陪伴师的身份参加福兴举办的线下活动——“粽”想和你在一起。
(活动现场志愿者苗苗和孩子们在一起)
因为这次线下我看到了感受到了孤困儿童的真实状态和福兴儿童基金会对孤困儿童帮扶的决心,也想用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孤困儿童这一个群体,帮助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
这里用的是“生存”,而不是“生活”,是因为在我看来“生存”更艰难,也更对生活,对苦难具有反叛色彩。生存更原始,更艰难,也更基础。
真实现状比文字更悲惨,更直观,更直击人心
“夏天就是吹拂着不可预期的风。”夏日的际遇很奇妙,在这个夏天,我很荣幸作为一名大学生陪伴师参加公益活动,就是6月18日的“粽想和你在一起”的活动。
在出发之前,我们从老师那里得知到了我们所陪伴的小孩们的生活状况,生活条件令人瞠目结舌。
提起孤困儿童,我们的印象是他们的生活得很艰难,而我们多数人对艰难的印象几乎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可我不仅想从物质条件来讲述孤困儿童他们的生存状态,我还想从他们的心理状态来讲述他们的困境以及我们志愿活动的任重道远。
(活动现场照片)
对于老师的描述,我开始存有怀疑:在郑州周边的荥阳市里,情况能差到哪里去?但是,现实比文字更悲惨,更直观,更直击人心。
首先被震撼到我是他们的脏乱的衣服,好几天没有洗过的头发,佝偻自卑的身形所震撼。一阵苦涩涌上心头。
因为大家穿的干净又体面,头发清爽,自信大方,与他们同龄的我的弟弟妹妹亦是如此,仅仅是外表对比就如此鲜明,好像除了他们,所有人都是干净自信的。
“我不想回家”“我不知道家在哪里”
我所陪伴的孩子叫小雨(化名),她今年刚刚11岁,比我的弟弟还要小上3岁,可她的父母离异,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里还有个姐姐。
母女三人没有经济来源,全家依靠姥姥姥爷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支撑。我跟随其他志愿者一起走进了她家。
那天下着大雨,车开到再也不能行进之处,目光所及全是泥泞,颓墙,肆意缠绕野蛮生长的植物,原本泥巴的小路变得更加难走,好在去的地方走的不是很远。
来到小雨的家,家里昏暗的一片,仿佛是一个能吞噬一切光明的黑洞。姥姥姥爷几次试图开灯。家里充斥着潮湿腐朽的味道,难以想象她在这样脏乱不堪的生活环境里如何生活。
(活动家访)
我突然想到之前询问小雨家在哪里,怎么走时,她的回答。她简单直接说不知道,并解释说自己不经常回家,也不想回家。
这样的环境能算是家吗?它潮湿,阴冷,破败,下雨天会漏雨,下雪天不挡风雪。即便是这样简陋到有些破败的住处,还是母亲,姥姥姥爷在苦苦支撑的成果。
这个家像是一叶有缺口的小舟,在不断遭遇来自生活风浪的拍打中,摇摇晃晃前行。
“手背上的疤很吓人”
我发现小雨自一进门起就背对着我们蹲着,鼓捣自己的手机。基于之前一起吃饭时建立信任,她肯回答我的问题。
我注意到她手背上有疑似刀刻的划痕,小小的手背几乎找不到一块完好的皮肤,就在心里响起警铃,这是难道是她之前自残留下的伤疤吗?想到这里感觉心很疼:她那么小,才11 岁,就这样伤害自己的身体。
我拉着她的手,小心翼翼的避开伤口,用小小声告诉她,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在为我们而活。
(家访结束苗苗和孩子道别)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觉得可能是长期缺乏的关爱和引导,让小雨的自我价值感极低,这可能是疑似自残的原因之一。
花一样的年纪,却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孩子真实的内心状况情况不容乐观。
两代人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就我陪伴经历而言,我发现孤困儿童存在心理状况不够健康的情况,个别孩子甚至有自残的迹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与家里人沟通不畅,两代人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姥姥会因为孩子的衣着而与孩子争吵,却不会注意到孩子沾染的坏习惯,孩子不理解老人的唠叨,两代人的沟通很成问题。小雨表示姥姥总给别人说她的缺点,絮叨她的毛病,这让她很不高兴。
小雨的烦恼我很理解。成长的困境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幸运的是我们在父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学会面对,学会了应对。
可这些受助儿童,受限于家庭的特殊性(父母双方或一方离世,患病,精神失常或服刑无法正常生活)让他们在从家庭中获得帮助微乎其微。
志愿者不仅仅要在物质生活方面帮助他们,更要在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疏通心结,不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偏离正确的航道。
她为手持香烟的同龄男主播评论“好帅”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孤困儿童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短视频社交平台快速走入大众视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短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价值观,人生观还在塑造期的儿童影响更是巨大的。我在和小姑娘聊天时,发现她特别喜欢在网上发表评论,动不动就发出“美女,帅哥”这样的评论,一个手上拿着烟的同龄人,她发出的居然是“好帅”这样的字眼。
互联网的信息冲击很大,但孩子们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不良信息也只能一股脑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自己的思想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孤困儿童来说至关重要,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的实践活动和行为规范。我们志愿者可以与他们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用自己的学识和价值观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实,这些孤困儿童在我们想象中应该是很贫穷的,用不起电子产品,努力学习的,坚强的,可事实不是这样的。
他们用得了手机,接触互联网,可正因如此,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害,慢慢地他们的意志被消磨,不良的习惯在滋生,摧残在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孩子天性爱玩,很难抵住诱惑,对学习也变得不在意,不上进,最终变成人们眼中的“问题少年”。
不做悲惨家族的续集,他们只是他们自己
最后就是思想观念影响,这里思想观念包括生育观念,教育观念。
在我们志愿者结束后的交流中得知,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或多或少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是残疾,而在中国传统生育观念中“无后为大”,“养儿防老”之类的观念影响就生下了他们。
没有意识到“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也造成子女的悲剧,子女也会继承父母的一些遗传病,如此往复,便会形成一个怪异的闭环。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然而这种悲剧已经发生在这一代孩子上,我们只能尽力让这一代孩子接受更多更优的教育和思想观念,竭力去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教育是树人的基础,其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可教育却引起不了个别家长的注意,一些孩子也觉得自己学习好差,放弃自己不想继续学习了。
我认为越是这样越是要向他们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接受教育是为了摆脱愚昧,改变命运。教育绝对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
诚然,我的论述还有不足,但是我还想从这些角度来讲述我所看到和感受的。
在我眼中,他们不是父母悲惨故事的续集,也不是子女未来故事的前传,他们只是他们自己,坚强且乐观,向上且勇敢,做生活的勇士,生命苦涩,但不妨碍我们酿造生命的纯酿。
帮扶孤困儿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欢迎你能成为一名“公益同行者”。
以爱之名,邀您同行,我们需要更多愿意帮助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