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

2024年11月20日 阅读 (46)

(李渊)

中国历史上比较繁荣强盛的两个王朝是“强汉盛唐”,也就是汉王朝与唐王朝。

唐王朝是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人李渊所建,连同上一个朝代隋朝的建立者杨坚,都与北魏开始的“关陇集团”有关。

拓跋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在北方边陲设立了六个军事重镇: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西北)、怀朔镇(今包头北)、武川镇(今内蒙武川)、抚冥镇(今武川东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家口北)。

当时的六镇,地位颇高,十分重要,北御柔然,拱卫京都平城,乃北魏命脉所系,其将领全部是鲜卑贵族,位高权重,不仅享有优厚的待遇,因战功升迁的机会很多,许多贵族争相到六镇从军,以便得到提拔。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1)

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亲政后,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其政治中心随之转移到中原一带,让六镇失去原有的作用,并且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侵害了鲜卑贵族的利益,让“六镇”的军事地位一落千丈,从“宠儿”变成“弃儿”,更把罪犯发配到这里,令六镇将领的社会地位渐日下降。

六镇本来就是鲜卑人贵戚所在,保留着鲜卑人的习俗,根深蒂固的鲜卑情结自然对汉化排斥与仇视,不可避免地胡汉文化发生剧烈冲突。于是,六镇之乱爆发。

公元523年,以源出匈奴的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聚众发动起义,得到六镇军民的广泛响应,声势逐渐扩大,破六韩拔陵自号“真王”,率军向南攻打。

随着破六韩拔陵兵败被杀,六镇起义一波猛似一波,烽火连天。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2)

乱世出枭雄,就在“六镇”起义的过程中,一个“曹操”式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叫尔朱荣,据说是契胡人,到底这“契胡”人是什么少数民族,很难确知,但其拥有鲜卑血统是肯定的。据说朱尔荣所统的部落没有被孝文帝的汉化所影响,依旧保留着自己的部落形式与风俗文化。

当孝明帝去世,尔朱荣以勤王“清君侧”的名誉杀入北魏京城洛阳,把幼帝元钊与胡太后一齐投入黄河淹死,又把北魏王公贵戚以及百官两千余人弄到河阴(今河南孟津),集体屠杀,史称“河阴之变”。拥立长乐王元子攸(此时的拓跋氏改姓为元)为帝,是为孝庄帝。

一时间,尔朱荣手下聚集了侯景、高欢、贺拔佶、宇文泰等风云人物。

公元528年,关中的万俟丑奴发动起义,贺拔岳与宇文泰等将领前往镇压,平息了叛乱,贺拔岳便立足关中,成了关陇集团崛起的开始。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3)

朱尔荣被杀,北魏大权落入高欢之手,他不想让贺拔岳在关中独大,派人离间关中镇将侯莫陈悦,杀死贺拔岳,时为贺拔岳部将的宇文泰又击杀了侯莫陈悦,成了关陇集团的实际主宰者。

宇文泰,出自鲜卑宇文部,其父宇文肱也是六镇将领。

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自洛阳出逃,投奔了宇文泰。高欢又另立元善见为孝敬帝,史称东魏;宇文泰又毒杀孝武帝,另立南阳王元宝炬,是为文帝,史称西魏,从此北魏不复存在了,分裂成东西魏。

宇文泰握有西魏大权,将旧有的鲜卑兵制在关陇地区加以改进,创建了府兵制,也就是以“八柱国”分掌兵权,彻底让关陇集团壮大起来。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4)

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临终前把大权交给侄子宇文护。

转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57年十二月三十日,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元廓让位下台,拥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短命的北周,最终让杨坚取而代之。

杨坚,北周隋国公普六茹忠之子,鲜卑名普六茹坚,也就是说,杨坚鲜卑姓氏是普六茹。

杨坚篡夺了北周皇位后,定国号为隋,也就是隋文帝,传位给儿子杨广后灭亡。从此登上历史舞台的便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唐王朝。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5)

唐王朝的皇室李氏家族也出自关陇集团,来自陇西,是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人,按照正史的说法,李渊家族是五代十六国时期割据河西,建立西凉政权的李暠后裔。

李暠共有十个儿子,长子李飜,次子李歆。李歆是西凉后主,李歆有八个儿子,其三子叫李重耳,在西凉灭亡后投奔了南朝的刘宋任汝南太守。

北魏进攻刘宋,李重耳以城归降,遂在北魏为官,李重耳的儿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后又改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李熙的儿子叫李天锡,李天锡有三个儿子:长子李起头,次子李虎,三子李乞豆。次子李虎的儿子是李昞,也就是李渊的父亲,李世民的爷爷。

然而,在相关的史料中,我们找不到李重耳这个人的事迹。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6)

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研究发现:这个李重耳与一个叫李初古拔(曾任北魏弘农太守)的“事迹”同出一辙,也就是说,这个李重耳极有可能是李初古拔,因之,李唐王室更可能是李初古拔的后裔,而不是出自西凉李暠的后裔。

《宋书 • 柳元景传》中载:“伪弘农太守李初古拔婴城自固,法起、安都、方平诸军鼓噪以陵城。”

《魏书 • 徐安都传》中说:“后自卢氏入寇弘农,执太守李拔等。”这个李拔也是指李初古拔。而这个李初古拔不是汉族,而是鲜卑人,李初古拔的“李”也不是他的姓氏。

李初古拔的儿子李熙(或者说是李重耳的儿子),是“六镇”镇将,而此时他的“堂兄弟”李冲十分显赫,自献文帝拓跋弘末年走上政坛,任散骑常侍,拜中书令,封顺阳县侯,深得文明太后宠幸。孝文帝即位,封辅国大将军,深得孝文帝重用。按理说,李冲与李熙是血脉关系很近的堂兄弟(一爷之孙),但李冲却不承认李熙这一支是同宗同族,由此可以看出,李唐皇室自称是李暠的后裔,极有可能是冒充的。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7)

李唐皇室祖先的事迹,到了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时才开始清楚,并且显赫起来。开始是北周宇文泰手下将领,后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太尉、尚书左仆射,陇西郡公,还被赐姓大野氏(留意:北魏自孝文帝倾慕汉文化,将鲜卑118个姓氏改成汉姓,自己的拓跋改姓元,其余如独孤氏改姓刘、步六孤氏改姓陆、达奚氏改成奚等等)。

透过史料中的点滴,李渊家族早期的信息有点扑朔迷离,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就说“唐源流出于夷狄”。

自魏晋以来,北方汉族四大名门世家分别是崔姓、卢姓、郑姓与李姓。这其中的“李”姓是指赵郡李姓。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8)

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后,李氏家族为抬高自身门第,以赵郡李氏自称,但赵郡李氏根本就没有流落到陇西的支脉,也就与李渊家族无关。

于是,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又为他们李姓寻找新的“祖源”,找到李暠,因为李暠据说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又上溯到先秦道家始祖老子李耳,宣称李渊是李耳的五十六代孙,李世民是五十七代孙,从赵郡李氏变成“陇西李氏”,也变成李唐皇室的正统说法。

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有一个高僧叫法琳,曾经当着李世民的面,对于李家自称出自老子,属于陇西李氏的说法提出疑问:“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

法琳很明确地指出,李唐之李不是出于老子,更不会是陇下李氏,是拓跋达阇的后裔(达阇应该就是大野的异写,李世民祖上曾经被赐鲜卑姓大野氏)。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9)

无论李世民家族到底出自什么民族,这也是专家学者探讨的问题,没有形成具有学服力的结论,这还在研究争论之中。

让我们话题又回到关陇集团,关陇集团的主要将领几乎都出自鲜卑贵族,也是当年反对北魏孝文帝汉化的鲜卑集团。

从“六镇”之乱开始,就是因为六镇将士从北魏的豪强贵族,逐渐被迁都汉化的孝文帝冷落,边镇将士的社会地位日渐降低。

北魏政坛开始讲究出身家世,令六镇将领感到愤愤不平的是,本来同出一族(鲜卑),在京城为官的可以拥有贵族大姓的地位,而戍边的人连入朝为官的资格都取消了,成了“破落户”,于是,这些戍边的鲜卑人开始抱团“取暖”,相互支持,用联姻的方式壮大自己,逐渐形成了“关陇集团”,并且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显赫人物,比如“三朝国丈”独孤信(鲜卑人)。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10)

独孤信共有六子七女,长女嫁给了北周明帝,小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杨坚,四女儿就是李昺的老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

北周八大柱国之一窦毅,鲜卑人,鲜卑姓氏纥豆陵,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外祖父。

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宇文氏,鲜卑人,是李世民的外祖母。

李世民的母亲窦氏,窦毅的女儿。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长孙氏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鲜卑人,隋朝齐国公长孙晟的女儿。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11)

(长孙皇后)

从李氏家族的婚姻来看,几代人都娶鲜卑人女性为妻,抛开李氏自己的族源不说,李世民家族的鲜卑血统占的比例比较大。

因之,陈寅恪先生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遂能创空前之世局。”

无论建立大唐王朝的李氏是具有鲜卑血统的汉族人,还是逐渐汉化的鲜卑人,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窦毅是汉族还是鲜卑(12)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红楼梦》里王熙凤母女年龄是混乱的?

古代将领单挑叫致师,文学作品中动辄大战三百回合,真有其事吗?

蒙古大汗蒙哥意外去世,忽必烈的老婆察必这时做了什么?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