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
本科就读于河北省唯一211但在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3年上岸北大软微集成电路。数学115+,英语55+,专业课125+,政治65+。科班出身但绩点排名倒数,无挂科(但有好几个61分左右的科目,在这里感谢一下捞我的老师们),两个国奖(跟着真大佬混的,真心感谢三位大哥),政治数学专业课零基础,英语大一勉强通过了四级,到了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基本已经忘光。
院校选择:
刚开始的目标其实是天津大学,因为本科是在天津上的,对院校信息的了解甚少,懵懂地觉得天津大学是一个合适的目标。后来三月份开始正式备考的时候开始了信息搜集,看到一个长达三小时的微电子九所示范性高校(好像是)的视频,其中前两个就是清北。清华微电子学长介绍的时候说要考六本书,到了北大软微这里就只考一本书,当时就直接关掉了视频开始上知乎搜索北大软微集成经验贴。也就几乎无知且无畏地确定了要考北大软微。
备考时间:
其实周边同学的备考氛围从2021年9月份(大三上学期)就非常浓厚了,几个舍友和周边朋友都从那时开始学习高数的基础部分。我当时忙于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准备工作,并于21年12月至22年3月参加了冬奥会的测试赛和正赛,在此期间也往返于场馆、学校以及张家口和天津的各个隔离酒店中。等到我三月中旬回到学校时,周边很多同学已经学了一半的高数基础了。
我从三月底开始进行高数基础的学习和英语单词的背诵,并于四月中旬遭受了重大挫折,由于回乡又在隔离方仓呆了十四天,出来时已经是五月一号了。可以说在2022年的前四个月中,我基本就是在大大小小的隔离室中度过的。在五月份时我开始焦虑并调整学习状态,并于6月4日当天在家乡找了自习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考研备考,当时我才学到武忠祥高数基础的第八节课,英语单词用手机APP不背单词背了1800个。
六月七月八月是我备考的钻石时间,我用三个月的时间反超了周边同学绝大多数的进度,并且牢固地夯实了基础,蜕变了心态(超人状态,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日子仍有感慨,或许灵魂深处的渴望驱使着我的躯体走向软微吧)。返校之后的几个月备考效率稍有下滑,后面在每一科目的经验中会提到这些阶段,在最后我也会详细介绍一下暑假三个月超人状态的养成。
我是八月五号开始,跟着b站up主电路通的政治领学进行学习。他是22考研四百多分上岸的清华电机系,其中京区政治拿了85分,我这一年跟着他的规划学下来感觉非常扎实,自己今年也拿了67分,对我来说算是不错的分数。大体就是他会每天发送任务,按照他的规划进行徐涛强化课、1000题、真题模拟题的学习。每天一到两个小时,零基础学到最后做肖四肖八选择题的时候感觉非常轻松。在群里也认识了很多大佬,今年群里上岸了二十个左右的清北。虽然我是理工科,之前没怎么学过政治,但一套练下来之后到考前的时候,政治是我最有底的学科。
英语感觉最重要的就是单词了,我最后一个月没咋看单词,导致了英语成绩很惨。十一月份的时候模拟前几年真题,当时阅读几乎不错,小三项也做的很顺,感觉随便就能拿个六七十。十二月份就没怎么看过单词了,导致了考试阅读错了很多。现在想想只要单词量足够,阅读做的熟练了,再把作文背背,小三项差不多做个几年的就行了。没必要去看小三项的方法论,更不要为了多刷几年的小三项的题多看几节课而去忽略单词。单词如果断一段时间是很容易忘的。
大家可以参考一百五、一百四的大佬给的经验,感觉他们真的很棒。我的数学准备的并不充分,讲讲我自己的经验大家做个参考即可。我是七月底结束的数学一基础部分,高数武忠祥,线代李永乐,概率论张宇。基础部分只做了例题,概率论额外做了配套的基础三百题,张宇的概率论基础极为精彩,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做一做。基础部分没啥好总结的,个人的经验就是没必要贪恋基础阶段,过一遍之后对一些知识有印象且稍有理解即可。从强化阶段开始,就需要认真细心的为后面所有阶段打下牢固的基础,慢即是快,只有强化阶段把每个知识点理解透彻后面各个阶段乃至考试时做题的视角才会足够高。我个人在强化阶段是做了880和武忠祥强化辅导讲义两本习题册,感觉这两本都很赞。做题时把过程完整且清晰的写在本上,这样既起到了锻炼手感的作用,也让自己做题时不去模棱两可地写出答案,而是按照步骤思路清晰的解出答案。改错时也绝不糊弄自己,重新再写一遍过程,往往看明白了但自己写的时候却还是会出错。另外强化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查漏补缺,当时我基本已经遗忘了指对幂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一些基本概念图像和公式,我又专门花了几个小时整理了这些东西并且时不时就会拿出来背一下。遇到不会的概念就去搞懂,还是那句话慢即是快,趁着强化阶段把知识点全都弄明白不仅不浪费时间,还会大大提高后期刷题的效率。后面真题和模拟阶段我就特别拉跨了,返校之后确实不适应那段时期学校里面乱七八糟的事情,真题刷了十五年的,每张卷子写完一遍之后再把错的题换张答题卡重新刷一遍。模拟卷做了十几张当时评价比较好的,每年都会有大佬在b站知乎或者群里面发一些自己做数学模拟卷的评价,我去年是重点做了22和23的两套李六,市面上的名气高的模拟卷我都买了但剩下的只是随缘挑着做了做。
专业课我是五月底开始的,也报了苏世考研的辅导班,辅导班确实拓展了一些信息渠道,也获取了很多课程和资料,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有的时候感觉焦虑就会在群里面跟学长学姐们聊聊天,还有一些院校相关和专业课相关的问题可以在群里答疑。关于软微专业课的难度与其他985高校对比的话,我觉得对于科班的同学来说,数电这门课程在考研界算是简单那一档的,最重要的还是考前两个月对于一些常见电路图的背诵。只要背得多,考试就不愁写不出来,就考一些非常非常基础的东西。当时考前的晚上我背到十一点多,考前当天中午我一直在背诵专业课的重点内容直到进考场前一刻。当时进门前我重点看了一下SRAM和DRAM的图,结果考试就考到了,而且可以说考的内容基本上我前一天晚上和当天中午都看到过,所以就非常熟悉。行云流水写完考卷,最后对着我考研的最后一门课的答题卡发呆,如果我考上会怎么样呢?考不上又会怎么样呢?
超人状态:
⬇︎⬇︎⬇︎⬇︎
我的备考过程可谓是十分凶险,具体细节就不多讲了,大家在考研这一年的时间里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有你可以承受的,也有你不可承受的。在这段时间的每个阶段里每个人都会有崩溃的经历,大家都一样,挺过去就是了。成长总是痛苦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关山确实难越,今年就有很多同学没有越过关山变成了失路之人。但其实事在人为,世上没有凡人之躯做不到的事情,同学们大可放心。即便遇到了无法承受的困难,你也一定能想办法挺过去的。写在最后:
灵魂的渴望是命运的先知,希望大家勇敢一些,实现自己渴望的目标,祝学弟学妹们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