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但有雨,也有雾。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语出《金刚经》之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每当弥漫时,都会让视野变得似纱似幻,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朦胧的感觉。
生活,许多事情,在表面的背后,都有着另一层的意义与意味,这层事物就是生活中的雾。对于这种雾,你看的太清楚了,会让你非常的累与苦恼,而你看不清楚,会让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桑提亚桑从其他渔民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年迈、体弱和无能,这使他有一种失败感,并产生了一种对受到压抑的原始阉割的焦虑。他不甘心自己处于这种难以忍受的境地,必须跟自己的运气打赌,就是在较量中死去,也在所不惜:"我要跟它们(鲨鱼)斗到死为止"。
在回哈瓦那的航行中,马林鱼绑在小舟旁,鲨鱼击撞和撕毁着马林鱼,桑提亚哥在跟恶鲨的抗击中,受到伤害,最后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这就像人生,当你刚满怀希望,扬帆出海,理想是满载而归。可是现实中大多数人一生中尽管含辛茹苦,绞尽脑汁漂泊拼搏,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
有时,你在山路上行走,忽然飘来一阵雾。哪里是前,哪里是后?分辨不清。不敢大踏步,因为旁边便是悬崖。你只得提心吊胆地行进。来来往往有许多人。你不知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云雾遮住了各人的脸面。你想高声呼叫自己的亲人,可是你的声音淹在无边山谷,没有回应。
那么雾是不是一种孤独感呢?比如人为什么会惧怕死亡,因为死亡将是自己那些知觉何去何从无法得知的事情,什么也带不走,一定是很孤独的,没有朋友,没有敌人,就像雾一样,对于生者来说,滋生出莫名的恐惧。
一切,都是那么的茫茫无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到了目的地,又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你?下一站又是哪里?你所爱的人,在哪一站等着你?还有多么漫长的道路要走?
或许,你的路原本就错了。每走出一步,都是离开目的地更远了一步。
或许,本来就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这样一种道路,是正确的,另外一种道路,也是正确的。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吧!这样,生活便可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坎坷。
人生途中。谁都不知道离自己的计划有多远,离自己的理想有多远,离自己的感情港湾有多远。自己应该迈出怎么样的步伐,才能靠近自己的目的地?也许消耗掉一生的时间,目的地还在雾里,一直都看不清楚真切的面容。
比如说,失败可以作为一次次的路标,而既没有挫折,又总不能达到目标的状况,是否会让人因失落而迷茫、因迷茫而失落?
有时奋斗了一生,反而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有时深爱一个人,反而为其所误,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自己所爱的人。
有时十分用力地奔跑,也跑得比别人快,却发现领奖台上早已站满了各种投机取巧的人。
就像汪峰《存在》的歌词: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
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
我该如何存在?
汪峰
该如何生活?该如何做一个人?该如何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呢?
多少人在雾中迷失了。他们东西南北、漫无目的地乱走,如同疯子似的。
不知这样是永远不能到达远方的。
多少人在雾中哭泣。他们心里也是在想念远方的。那个大头的高晓松不是说,诗与远方嘛。是不是有个充满希望的远方呢?
高晓松
人生在世,是应该向远方走去的,但他们不知该怎么走。
多少人还在寻找,还在行进,还是坚定向前。他们的脚出血了,口饥渴了,身体疲劳了,但还在行进…
——但他们能行进多远?他们能到达远方吗?他们会不会最终也半途而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耶非耶?
用什么来驱散这团迷雾呢?这个问题既古老又永恒。而《老人与海》给出的是生命不停,奋斗不止,永不言败!
在海明威看来,人生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就像老人那张“用好多面粉袋子补过的旧帆,看上去就像一面永远失败的旗帜”。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不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此时是缴械投降呢?还是顽强拼搏呢?桑提亚哥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进取和行动,是必然失败面前的不屈不挠的行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
所以,海明威为他所钟爱的硬汉们找到了灵魂,这灵魂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与命运作殊死抗争的悲壮与崇高。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