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一边是地狱另一边也是地狱什么意思呀

2024年12月23日 阅读 (46)

他人即地狱,不是指他人都是坏人,而是我们的一生都活在被他人监视、评判、干涉、甚至是折磨之中。由此而产生的不安,不适,痛苦与迷失自我,从而得出“他人即地狱”的结论。

这句话出自法国哲学家萨特的独幕剧《禁闭》:“还需要什么烤架(地狱的刑具),他人即是地狱!”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正在上演萨特的话剧《禁闭》,强烈推荐去观看。这是一部萨特创作于1943年的存在主义代表剧作,观赏性很强。

命运的一边是地狱另一边也是地狱什么意思呀(1)

法国哲学家 让.保罗.萨特

《禁闭》讲述的是三个死去的亡灵来到地狱后,被关在一间密室中。密室就像是一个会客厅,里面有三把躺椅,一个壁炉,一把裁纸刀,一个青铜像,一个时常失灵的按铃,以及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来到这间密室的三个人分别是:邮政局职员伊内丝,巴黎贵妇艾斯黛,报社编辑加尔森。

伊内丝是一个极端自私拥有极强的控制欲的女同性恋,她勾引自己的表嫂,至使表哥惨死,最后她表嫂也死于非命,而她冷酷无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内疚;

艾斯黛是一个贫困人家的女儿,后嫁给了一个有钱的老头,六年后婚外恋出轨,生下了一个私生女,她杀了自己的女儿,把她扔进了湖中,导致她的情夫在悲痛中开枪自杀;

加尔森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不但家暴妻子,还明目张胆地外遇,和一个混血女人同居五年,还时不时将女人领回家过夜,她的妻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殉道者,爱慕他,崇拜他,对他的外遇虽然痛苦却咬牙忍受。战争爆发后他当了逃兵,被逮捕枪毙。

这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好鸟,理所当然会受到地狱的惩罚。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关他们的这间密室里并没有刑具。他们虽然是亡灵,但他们的贪婪与欲望仍在。即使是在地狱里,他们也要虚伪地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

加尔森拼命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英雄,以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艾斯黛把自己包装成因为贫穷被迫嫁给老头而失去青春的贞洁烈女,以此掩盖她杀死自己的私生女儿,导致情夫自杀的恶行;伊内丝冷酷独立,面对其他人时总显示出最大的敌意,以此掩盖自己的变态冷血,与疯狂的占有欲。

他们在密室中相互试探,拷问他人,窥探他人,为了获得心灵上虚荣的满足与自我肯定。同时还极力掩盖自己的真面目,然而没过多久,他们的本来面目就被相互揭穿。

密室里的灯永远亮着,他们无法入睡。他们是亡灵,不需要睡觉。他们没有私密可言,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都逃不过另外两人的目光,只能永远处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这种注视让他们倍感痛苦,他们的自由被别人限制,同时他们也在限制别人的自由,密室的门永远打不开,他们也永远无法逃避,只能面对彼此。

欲望与痛苦折磨着这三个亡灵。加尔森看上了伊内丝,伊内丝则看上了艾斯黛,而艾斯黛却看上了加尔森。

艾斯黛想和加尔森过二人世界,她想要杀死伊内丝,但伊内丝已经是亡灵,亡灵没用办法再死一次。加尔森却想得到伊内丝,希望得到伊内丝的认同。而独立性极强的伊内丝却看不起作为逃兵的加尔森,对他不屑一顾,她只对艾斯黛感兴趣。

他们三个就像在坐旋转木马,欲望就在眼前,却永远无法得到,永远无法安宁,也永远不能退场。他们都渴望得到爱慕之人的认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完成对自己的救赎。他们追逐着,纠缠着,同时他们又相互排斥,相互拒绝,相互猜忌,相互挑拨,争风吃醋,他们将欲望,贪婪,虚伪演绎的淋漓尽致。

伊内丝说:“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两人的刽子手。”

密室的门偶然打开了,加尔森本来有走出密室的机会,但他放弃了,因为离开这个密室,还会有另一个密室。无论到哪里,痛苦的折磨都将继续。他只有得到伊内丝的认可才会得到救赎,那是他唯一的希望。虽然他知道,他永远也得不到伊内丝的认同与肯定。

最后,加尔森跪在地上绝望地说道:“还需要什么烤架(地狱的刑具),他人即是地狱!”

命运的一边是地狱另一边也是地狱什么意思呀(2)

禁闭宣传剧照

他人真的是地狱吗?

真正的地狱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对待他人,决定了他人对你的评判与态度。你恶化了与他人的关系,给他人造成了痛苦,也必会得到反噬。他人即是地狱,但这地狱是我们自己一手建造的,他人只是地狱的载体。剧中三个人一手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地狱,但他们却想从外部得到救赎,但外面永远都不会有救赎他们的力量。所以,他们永远也走不出那间密室。

禁闭自己的地狱不仅仅来自他人的反噬,当别人对你有误解的时候,如果你不能正确面对他人的误解,那么这误解也是你的地狱。郭德纲曾经说过:别人夸我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好,别人骂我的时候,我也知道自己没那么坏。

郭德纲看透了人性的弱点,别人的评价不存我心,那么别人的评价对我就没有影响。但郭德纲太少了,凤毛麟角。这世界很多人都像加尔森,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视如生命。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与仰慕,为面子,为虚荣不顾一切,拼命地包装自己,比如负债购买名牌奢侈品,将自己假扮成有钱人等等,他们就这样一点点地陷入到地狱之中。

我们很难独善其身,不被他人影响。我们的幸福就是来自于同他人的“比较”。与不如我的人比较会感到幸福,与比我强的人比较就会痛苦。这种比较造就了差异,这种差异也造就了我们的地狱。

人性的自私决定了人在社会群体中只会选择“自我利益最大化”,而绝非“群体利益最大化”。如同剧中三个人的关系,注定了任意两人想要缓解调和彼此,都会被第三个人阻挠,干扰与挑拨:和尚打死道士的老婆 -- 要没有大家都别有。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法脱离群体生存。但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将他人“物化”:即自己是人类,却同时忽视了对方也是人类,对方也有自由意志,对方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指导他人,想将他人塑造成自己认可的,自己乐见的状态,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生存。而一旦他人反对我们自己,我们就会将他人列为敌人,甚至是需要消灭的敌人。

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三观去指导别人的人生。别人也一样,想用他自己的三观来指导我们的人生。他人即是我的地狱,我亦是他人的地狱。

命运的一边是地狱另一边也是地狱什么意思呀(3)

如何逃离这地狱?

首先需要学会独处。马尔克斯说过: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孤独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我们只有学会了独处,才能抵御孤独,才能与孤独和谐相处。独处,可以使我们忽略他人的眼光与评判,清晰与他人的边界,不靠近,便无伤害。不靠近,便无恩怨,无恩怨,便无地狱。

爱能使人摆脱地狱。有爱之人,必有善良之心。以善良待人,必能得到善良的回报,这是因果。他人是地狱还是天堂,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如果此刻的我们有如地狱般的折磨,或许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否善待过他人。宣扬爱是基督的教义,孔子也说仁者爱仁,如同佛教强调的种善因得善果,圣贤们的思想殊途同归。

大儒王阳明说:“人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只需要向自己的内心寻找力量,我们的内心具足一切,无需外求。”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并非源自力量,也非源自权力。有力量的人总是会被更有力量的人打倒,有权力的人一不小心就会阴沟翻船。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源自他的内心,内心强大,才会有足够的自信与坦然,内心强大的人才不会被外界的声音所侵扰,自然也不会造就围困自己的地狱。

他人即是地狱,他人也是天堂。这一切都缘起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以何种方式存在,我们的存在决定了我们的本质,我们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当我们知道了地狱在哪,地狱如何形成,也就知道了如何摆脱地狱,获得自由。我想,这是萨特的《禁闭》所要表达的,也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所向往的自由吧。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