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骂骂咧咧是神经病还是心理疾病

2024年12月29日 阅读 (51)

本文节选自清华社心理学科普畅销书《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

一般来讲,“神经病”是个骂人的词,在SB、脑残这些词普及之前,这个词是骂人时从精神方面对别人进行攻击的不二选择。不过这个词又不是纯粹骂人专用,因为它跟精神医学上常用的两个词“精神病”和“神经症”很相似,乍一看好像它们俩合体了。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到底什么叫“精神病”,什么叫“神经症”呢?它们俩和传说中的“神经病”又有哪些关联呢?

在生活中我们对精神病听说的不少,可能也见过一两个精神病人,不过未必真的了解。对神经症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抑郁症也多有耳闻。但恐怕大多数也只停留在听说的层次上。

过去一般认为,病就是病,正常就是正常,两者之间有着恒定的界线。所以心理学的研究者也不该去掺和应该归精神医学管的精神疾病,不过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都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之间并没有一条明显的鸿沟。正常人的心理当中也会有反常的成分,病人的心理中也会有正常的成分,所不同的就是那种成分占据上风。

很多心理学家都愿意做这样一个通俗的比喻,人的心理好比一条河。河的两侧筑有堤坝,就相当于是正常人和非正常的区分界线。正常人的心理河流是缓慢流动,动态平衡的。偶尔遇到暴雨天气,也会出现河水涨落,甚至偶尔没过堤坝。只要不是经常如此,且不会造成危害,我们就认为这条河流是安全的,算不上心理疾病。如果有一天,河水暴涨,把堤坝冲毁了,开始淹没周围的房屋农田,造成了自然灾害,这就是心理疾病出现了。

有人要问了,那要是河水不流了咋办?那叫植物人。

按照这个标准,在心理学上把人类的心理分成两类,一是正常心理,二是变态心理。请注意,这个“变态”跟“你这个变态!”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并不是在骂人,而是说偏离常态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一般也叫它“异常心理”。正常心理也分两种,一是健康心理,二是不健康心理。所谓不健康心理,就是指那种偶尔出现的“河水漫过堤坝”现象。不健康心理,类似医学上说的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有心理问题。下面会把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病、人格障碍一一作讲。

前面说过,心理这条河流偶尔也会有失衡状态,只要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不长且危害不大,就可以归类为心理不健康状态。我们心理咨询师主要服务的人群也就是这些心理不健康的正常人。心理学临床上通常把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分成三类,即心理问题(也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它们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从正常心理和神经症的区分说起。

其实啊,长期以来的临床实践当中,神经症和心理问题是很难区分开的,因为它们通常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并不是性质上的绝对不同。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两个:一是持续时间长短,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不认为是神经症,二是心理冲突是否是常形的。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冲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且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我们就不认为这是神经症。那么到底什么叫“心理冲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什么又叫“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这说的到底什么鬼?还是举例子吧。

有一个男青年,女朋友跟他恋爱了好几年,彼此该办的事儿都办了,突然女朋友要跟他吹了。这男青年整天失魂落魄,茶饭不思,想要自杀却撇不下家中父母。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冲突常形。男青年的苦恼是由一件生活中跟他紧密相关的事儿引发的,无论谁来评判都会觉得他应该苦恼。想要自杀,只是用爱情第一的道德价值标准来评判;舍不得父母,这又是按照孝顺第一的道德标准来判断——不论哪种道德标准,都是按照道德标准来评判了。

再举一个例子,又有一个男青年,也整天苦恼,但他苦恼的对象就不一样了。他每天下楼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数树上掉下来多少叶子。如果掉下来叶子是单数,心情就很好;如果叶子是双数就苦恼异常,茶饭不思。你看,这就叫心理冲突变形。树上掉下来的叶子是是单数双数,跟他的生活毫无关系,也不包含任何道德评判,但就是能引起他的心理冲突。这个男青年就要考虑是不是患有神经症了。

知道了这个我们就容易说了。如果一个人不良的心理状态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间断持续不超过两个月),由明显的能引起心理冲突的事件引发,自始至终,不良的心理情绪激发仅限于最初事件不会波及到其他事,生活、工作、学习受影响较小。比如上面说的失恋男,如果他的这种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还不能自己排解掉,一想起前女友就难受的不得了,能正常过日子,那么他这就叫一般心理问题。

相应的,如果这个失恋男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不满半年,不但想到前女友,甚至来到两人恋爱时去过的地方、看到商店里他给她买过的东西都会引起不良情绪,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还不至于完全失控。那么他这就叫做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再往下发展,不良状态持续半年以上,激发状态已经泛化到看见个女的就浑身难受,或者因为以前俩人一起骑过自行车而不能骑自行车,工作也丢了,饭也吃不下了,整天坐家里抹眼泪。自己精神上非常痛苦,但无能为力。这就叫可疑神经症了。事实上可疑神经症的症状跟神经症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在持续时间上或者程度上有不同罢了。这时候的人已经处在一个病与非病之间的一个状态上了。河水已经漫过了堤坝,就差淹到房屋了。

其实按照现代精神医学的观点,神经症和精神病一样,都是包含在“精神障碍”里面的。但是在心理学家看来,神经症和精神病完全不是一种东西,中间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简单来说有三点不同:一是神经症通常都是由心理问题经过发展变化而来的,而精神病的成因非常复杂,现代医学尚不能解释。二是神经症患者知觉、行动、意识是统一的,精神病患者则不统一。丧失自知力是诊断精神病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三是神经症是有程度区分,不但可以逆转而且可以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则基本上很难治疗,只能控制。

可能有人对“知行意统一”、“丧失自知力”这种术语不太明白,我们还是举例子吧。一个患有神经症的人,对自己有病这一点肯定是心知肚明的。比如我前面提到的下楼数树叶单双的例子,在这个人的心里何尝不知道自己做这种事儿在别人眼里是“神经病”的表现,但是如果不做,自己心里又会非常非常不安,很难控制住自己。即便如此,他去数树叶这个动作在他自己脑子里也是清清楚楚知道的,数完后的痛苦也是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也就是说,他的意识、行动、知觉三者是一致的,自己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

精神病患者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主观世界跟外界是分离自成一系的,知觉也跟正常人不一样,会有各种幻觉比如眼前闪烁奇怪图像,肚子无故剧痛等等。他脑子里想的东西和做的事儿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但他自己看来却顺理成章,甚至还有觉得别人都错了只有自己正确的。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恢复正常之后会对自己发病期间做的事儿一无所知,可见,他们的知觉、意识、行动三者是不统一的。换句话说,精神病患者是不知道自己有病的,更不会主动寻求治疗。你觉得他有精神病,他还说你有精神病呢。

神经症的分类大致上有神经衰弱、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几大类,这些症状从名字上大致上就能想象出大概是什么意思来啦。大家可以发现的是,这几种病症的倾向其实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谁没个精力疲乏、失眠多梦的时候?谁没个害怕的东西?谁没个心灵交战、纠结困惑的时候?谁没个反复检查大门是否上锁的时候?谁有没个怀疑自己生病的时候?神经症就是这些倾向在人遇到重大刺激或者重大压力的时候增大增强从而影响人生活的现象。

所以说只要接受配合正规治疗,主动减压,深挖病根,神经症是能治好的。

生活中所说的“神经病”,十之八九是说精神病,也有更难听的称呼,就是“疯子”。在古代,人们不知道精神病患者是生病了,往往归为鬼怪作祟,治疗上也多半是找巫婆神汉做法,或者像中世纪欧洲那样直接当成巫婆烧掉。直到现在,人类对精神病的成因还是众说纷纭,有的归为遗传因素,有的认为是脑组织有探测不到的损伤,精神分析学派往往认为是患者潜意识不受控制的发作,行为主义学派则认为是行为的抑制机制被打乱,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总之各大门派的说法也是各不相同

精神病的发作机理也很难说清楚,有人一生下来精神就有问题,有人长期压抑精神崩溃成了精神病,有人受到重大刺激患上精神病,还有人大脑受创伤才患上精神病,甚至还有人是什么也没发生,一觉醒来变精神病的。可以说精神病这东西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循的。

前面说过,精神病患者是不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病的——岂止是不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病,大部分还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清醒呢。那个段子“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并不是完全笑谈,至少临床上许多内向的人在患上精神病之后变得容光焕发。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有许多隐喻,这里放下不谈。这个小说说白了讲的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精神世界,这个患者(即“我”)有严重的被迫害妄想,他狂热的相信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哥哥都想把他吃掉,所有人说的话办的事再有道理再为他好,都是在害他。用心理学上的术语说,此人的知行意是不统一的。

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一直以来全世界都没有特别统一的。在我们国家,一般采用郭念锋教授提出的精神病诊断三原则: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原则、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主客观世界相一致原则我们说过了,从这条原则可以有两个重要推论,即精神病患者的两大特征:一是丧失自知力,二是出现幻觉。特别是后者是临床上判断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人跟你绘声绘色的描述自己昨天看到了上帝,甚至连上帝穿对襟羊皮小袄,头上裹羊肚白毛巾,留长长的山羊胡都看的清清楚楚,一口伦敦音倍儿有面子。如果这人不是在说相声,基本就能肯定他是患上精神病了。

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你遇到高兴事儿了就要高兴,遇到倒霉事儿了就要伤心,生气了就要拍桌子,郁闷了就要抽烟,不抽烟的可以发呆。如果一个人他儿子被汽车轧死了,他还在家里炒七八个菜吃得倍儿香,完了还让牙套到藕眼里,这人要不是谦哥他爹准是精神病患者。

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也好理解,一个人的脾气性格道德水平基本上是稳定的。如果有一天一个老实内向的人突然变得油嘴滑舌到处扯淡,或者一个花花公子突然变得坐怀不乱性冷淡,这就要考虑他们是不是患上精神病了。当然,后一种人还要从生理方面找原因。

精神病同样分很多种,我们常见的一般都是精神分裂症。所谓精神分裂,并不是说患者的意识分成两个(这种叫“多人格”或者“人格分裂”),主要还是指患者的知行意的不统一。精神分裂症按照症状分为许多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光是妄想症一种就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疑病妄想等等。这里也不一一说了。

患上精神病的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即使现在治疗技术比以前先进了许多,但大体上的思路仍然是药物抑制患者思维为主,行为矫正为辅。从根本上治疗精神病,目前来说很难。只能有待脑分子物理学技术的进步了。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