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学界普遍认为西方文明源起于古希腊,而悲剧又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悲剧的表现形式是以戏剧为主,剧中的主人公陷入无法摆脱的矛盾冲突中并最终接受悲剧的命运安排。所以在读者的眼中,悲剧一定是以悲伤的结果为结局的一种艺术创作。但若是我们从追本溯源探寻悲剧的源头古希腊文化,悲剧创作之初的目的仅为反映社会现实。但是反映现实的文学创作无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命运抗争的问题,从希腊诸神的抗争命运再到希腊英雄的悲剧结局,悲剧的创作逐渐转向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的问题,对死亡和命运也进行了重新的阐释。当今悲剧文学的创作,本质上是一种对命运探讨的文学形式。

希腊诸神
悲剧经过长久的发展具有了两重涵义:一种是人与现实的抗争失败时产生了悲观情绪,这里现实可以归纳为自然、社会、命运。另一种是人在经历失败之后,对自身的思索探讨。此时“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被众人关注。其中悲剧的第二种涵义对悲剧文学定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要探究悲剧的含义和形成过程,便要从其源头希腊文学中去探寻。古希腊时期的文化是通过口口相传的神话传承下来,那对悲剧的探寻也需要追本溯源。
1、神系的建立
希腊最初的神为混沌诞生了大地之神盖亚、爱神厄罗斯和深渊之神塔尔塔罗斯三个初神,以这三个神为基本体系先后出现了天空之神乌兰诺斯、从山奥诺斯、海洋之神蓬托斯创世之神。这个神话体系反映了人类对世界从混沌到清晰的感知顺序。严格的说,这还不是希腊文化中真正意义上的神,只是包涵着人类所感知到的世界中的实体的事物和虚化的感受,是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

古希腊混沌
盖亚创造了天空之神乌兰诺斯,与乌兰诺斯结合生下了提坦神族。乌兰诺斯无时无刻的求交合令他们的孩子提坦神族无法出生一直存在乌兰斯诺黑暗的腹中。盖亚也对乌兰诺斯的过度索求满心怨言。最终提坦神族中最小的克罗诺斯响应盖亚的提议亲手阉割了盖亚,天地分离提坦神族出生。这个亲手残害父亲的源头罪恶导致复仇和欲望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复仇女神厄里尼厄斯和爱神阿佛洛狄特。此时的神灵终于拥有了人类的形体,在万仞高的俄特里斯山居住并细化了每个神的职权:月亮神菲比、太阳神许佩里翁等。至此,古希腊文化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神的体统诞生了。

神王 宙斯
通过残害父亲获得领导权的克洛诺斯吞下了自己所有的孩子不让他们降生以免历史重演。但是妻子瑞亚欺骗了他,用石像代替了宙斯。长大后的宙斯利用计谋拯救了克洛诺斯肚子里所有的兄弟姐妹,在奥林波斯山建立了新的神权体系并打败了克洛诺斯,将其关进塔尔塔罗斯深渊。用计谋代替武力血腥,这是神权斗争的一个升级,也显示出了神话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一致性的特点。克洛诺斯的命运也许在他残害父亲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命运在古希腊文化中是一个一直存在的概念,命运是什么,很难定义,但是古希腊人认为即使是神也很难摆脱命运的掌控。希腊文化中悲剧的种子在此刻在克洛诺斯的故事中已经被埋下。
2、奥林波斯神权的建立
以宙斯为代表的奥林波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最正统的存在,鲜明地体现了希腊民族的信仰。宙斯获得领导权之后,重新划分了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联姻,共有八位女神成为与宙斯联姻,因此宙斯的妻子们和子女们构成了新的神系中的中坚力量。在奥林波斯神系中,诸神的权利变成了不平等的。宙斯拥有着对世界的绝对领导权利,接受众神和人类的崇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此时的宙斯已经成为诸神的祖先和人类的信仰。

宙斯
至此,希腊神话开始了从对多个神的崇拜到对单一的神的信仰的过程。在希腊文化中,一直有一个概念与神系相伴而生,那就是命运:命运掌控着神灵。就如同克洛诺斯无法摆脱被背叛的命运一样,奥林波斯的王宙斯也与命运在艰难的抗争着:在得知与墨提斯的结合会孕育出新一代的神王时宙斯选择了将已经怀孕墨提斯吃掉,最终宙斯获得了一位乖巧的女儿。
神王宙斯通过抗争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是古希腊神话中第一位反抗命运并获得成功的神。后来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有关于新一代的神王诞生的预言的时候又用普罗米修斯的自由换取了预言。从面对命运的无处可逃到勇于康整个取得胜利,这个显著的改变也开启了抗衡命运的话题,成为了悲剧创作中中心的话题。
1、半神迪奥尼索斯的诞生
宙斯恋上人类塞墨勒并依照塞墨勒的要求依照宙斯向妻子赫拉求婚的仪式来求取她,塞墨勒却因害怕雷电惊吓过度死亡,六个月的迪奥尼索斯被宙斯缝进了大腿里足月而生。可见迪奥尼索斯是神系中一个特别的存在:半神。就迪奥尼索斯的身世而言,悲剧意识不仅局限于此。迪奥尼索斯本是宙斯的大儿子,被提坦神撕裂杀害,宙斯保留的他的精神放入塞墨勒的体内期待他的重新降世。重生与死亡是迪奥尼索斯的关键词。神灵本身没有死亡一说,但是迪奥尼索斯的肉体被毁坏了,他是一个被复活的半神。

忒修斯
不仅是迪奥尼索斯是伴随着死亡与重生,细细探究迪奥尼索斯的家族阿格诺尔的分支卡德摩斯我们发现,杀戮与死亡的厄运一直伴随着这个家族:迪奥尼索斯的塞墨勒母亲被雷电惊吓致死、塞墨勒的妹妹依诺的长子被其父亲误杀、万念俱灰的依诺杀死幼子后自尽、塞墨勒的弟弟阿高厄的儿子因不敬新神被父亲杀死等。整个家族一直笼罩在厄运之下,仅有迪奥尼索斯的舅舅坡吕多洛斯的儿子莱俄斯生存下来,他就是俄狄浦斯的父亲。这并不意味着这家族的救赎,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将这个家族彻底推向了受诅咒的深渊,整个家族仅剩半神迪奥尼索斯在受万人朝拜。

雅典娜
迪奥尼索斯虽然死而复生,打破了神灵没有死亡的这一传统。但是死而复生的结局并不突兀,早在克诺罗斯血脉相残时便已经有所预示。神灵的死亡和血脉相残是极具悲剧意味的,由此可见此时希腊文学的悲剧意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神话之中。神灵的死亡只是将这种潜意识的悲剧意味加深更加鲜明的表达出来。同时奥迪尼索斯与之间的神灵的形象相比,半神的身份拉近了神灵与人类的距离,这也表明希腊文化开始向崇拜人类的过渡,神话的主角从此开始倾向于人类。人的意识的被关注才是悲剧意味的形成的基础。

希腊诸神
2、人类英雄的关注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在他的成长史中不仅只有荣耀,更多体现的是与命运进行抗争甚至是失败后面临死亡的结局:盗取羊毛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诸多人类英雄,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伊阿宋。喜新厌旧抛弃妻子美狄亚并被其报复,两个孩子也命丧美狄亚之手,绝望的伊阿宋在孤独中了此残生,并在睡梦中被船桨打死,晚景凄凉的伊阿宋并不是神话中唯一被命运诅咒的英雄。忒休斯同样无后而终,赫拉克勒斯被敌人重伤被妻子欺骗被火烧死,又如俄狄浦斯的两个儿子自相残杀无一幸免。

俄狄浦斯
英雄的诞生需要经过战火的洗礼,但又不仅局限于此,一个普通的人类成为可以与神灵匹敌的英雄,死亡才是必经之路。死亡与抗争成为了神灵和人类的共同话题,人类崇拜的神灵的故事开始在人类身上得到了延续。这在俄耳甫斯的故事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俄耳甫斯的妻子欧律狄刻在游玩时误踩毒蛇被咬死,按照希腊人的文化,欧律狄刻的灵魂被收入地狱。为了救活妻子俄耳甫斯闯入地狱用琴声打动了冥王哈迪斯。哈迪斯允许俄耳甫斯牵着妻子离开地狱并嘱咐他没有回到人间的时候千万不可回首张望。可是俄耳甫斯却因控制不住心中的爱恋回了头,最终妻子被永远留在了地狱。
这个故事是关于俄耳甫斯的一场检验和锻炼,虽然他的妻子堕回了地狱,但是从地狱中重返人间的俄耳甫斯却是死而复生的英雄。就如同半神迪奥尼索斯一般经历了面对命运的抗衡了死亡的威胁。由此观之,从宙斯对命运的抗争到迪奥尼索斯再到俄耳甫斯,是从神灵与命运和死亡的抗争到人类面对命运的反抗和经受死亡的洗礼。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加的强大,甚至获得了重生。人成为了希腊文化的核心因素,悲剧意识的核心也形成了。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神话发展的成熟和人的意识被希腊文化关注为悲剧的形成提供了意识理论的依据。希腊神话故事成为了之后希腊悲剧创作的最广阔的素材来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希腊悲剧并不是以神灵为主体的,悲剧作品中尽管都用神灵出现的身影,都是以人类英雄为主体进行的创作的作品。《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是提坦神,为了人世重见光明盗取火种,这位反抗宙斯的英雄严格的说应该是一位人类英雄。
《酒神的伴侣》中的迪奥尼索斯是一位半神,是人类的母亲孕育的受凡人崇拜的英雄。纵观古希腊的悲剧文学,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部以神灵为主角的作品。其实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悲剧的诞生是建立在希腊文化对人的意识的关注之上,悲剧的广泛被创作,人文主义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到希腊文化的土壤中。
神灵们退到了悲剧的幕后并没有消失,对神灵的崇拜已经成为希腊人民的一种信仰延续至今。神灵只是不充当悲剧的主角而已,他们会在悲剧中最重要的时刻出现:《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中的伊菲革涅亚被神灵雅典娜所救,《希波吕托斯》中正是神灵阿尔忒尼斯化解了忒休斯与儿子的矛盾。此时的神灵已经成为一种信仰,那是一种希望,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他能够化解英雄在抗争命运面临死亡的困境。神灵的确不是悲剧的主角,却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

普罗米修斯
希腊悲剧重点表现的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这里的英雄要对抗命运面对死亡,希腊文化中,即使是神灵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掌控。那么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就扩宽生命的宽度。悲剧中的人类英雄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虽然没有逃脱命运的掌控,但是却从来没有丧失勇气信念,也从来没有匍匐在命运的脚下。死亡与命运永远不会达到希腊悲剧中的英雄。悲剧在此时已经成为歌颂人类的美德的创作,悲剧用最残酷悲绝的故事宣扬着昂扬奋进的精神。
随后希腊悲剧三巨匠埃斯库罗斯、索福克洛斯、欧里庇得斯三位悲剧创作的起源者,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完善悲剧的创作形式和内容。创作英雄群体、崇拜个人英雄、推崇女性英雄,经过他们的精心改造,令原本单调枯燥的神话故事变得起伏多变,对人的思考和探索在作家的创作中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化,悲剧的主人公人类英雄的形象也更加地立体完美,更加丰富了悲剧的内容,人本主义的发展也开始走向顶峰。可见悲剧的意识的确来自神话,悲剧的基础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但是悲剧这个艺术文体的成熟,却要归功于这些悲剧作家们。

克洛诺斯 食子
结语:我们对古希腊悲剧其实一直存在着误解,这也是对古希腊文学的误解。悲剧并不意味着悲痛的结局和生死离别。古希腊的悲剧和痛苦不幸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不一定要有一个悲伤的结局。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是对神灵的改写和颠覆:崇尚个体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人类正是通过悲剧中对命运的抗争和死亡的洗礼成为了与神灵并肩的英雄。悲壮的是悲剧的风格,昂扬的是悲剧的精神。
参考文献:
《希腊宗教研究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