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2025年02月21日 阅读 (52)

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来历与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元代杂剧《隔江斗智》,并在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所记载。

故事讲述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为了夺回荆州,使用了一个计策:他假意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目的是将刘备骗到东吴并扣留他,以此作为要挟,逼迫刘备归还荆州。然而,刘备在诸葛亮的协助下,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并成功带着夫人孙尚香逃出东吴。周瑜随后带兵追赶,但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人们讥笑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被用来比喻那些想要占便宜,结果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的情况。

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1)

刘备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很多时候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有些人就会采取先给人甜头然后再双重拿回的手段,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不但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连自己事先给出的好处也拿不回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