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控的提问句子有哪些英语

2025年02月22日 阅读 (49)

这个辩题我自己打过,也围观过小朋友们打过新生赛。最后我发现所有场上出现的论点,最后都指向一个场上没出现的论点,也是这道辩题非常重要的切入点:社会阶层固化程度。

1.时机

不同的历史时期造就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发生转折。比如文革时期所有知青上山下乡,没有高考的机会,在非自己所长的领域里耗尽青春热血。再如百家争鸣时期雄辩者即可觅得爵位封将相,而明清文字狱盛行,文人往往祸从口出。改革开放多少商人只要有魄力看准时机便可一朝发家致富,现在市场经济已经实行多年,竞争愈来愈激烈,唯有高端的创新才能带来财富的增值。这些无一不是社会环境的开放与否对个体命运产生的深刻影响。

2. 阶级固化

在世界范围之内,不同国家的社会阶级固化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国家最终可能获得的社会地位完全不同,在阶级阻碍小的社会中可以获得更高的自我实现。而阶级的阻碍程度,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掌握了个体的命运,社会阶级固化严重的社会,决定了大多数寒门弟子平庸的命运。

若深挖拓展一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时期的社会阶级固化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拥有同样潜质的个体最终取得的社会成就完全不同。在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可以获得更多做出贡献的机会,做更大的事业。但若像屈原一样生不逢时,处在君主一言堂的专制社会,就只能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3. 教育

最常见的论点无非就是现在教育拼得不仅是努力程度,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家境富裕的孩子更容易接触到开阔的视野,因为父母从事相对更高端的工作所以孩子从小就更深刻的了解世界运转的机制,进而提供更加明确的学习动力。优越的经济条件更是能培养孩子丰富的爱好,如琴棋书画,奥数,漫威昆汀爱丽丝门罗等。另外即便是高考本身,习题,私人补习等大量消耗金钱,同等努力下的孩子,在县城和城市得到的考试信息和习题培训完全不同,高级私人补习更能帮助能够支付的孩子获得优秀的考试技巧,进而在成绩上取胜。

因此高考能否打破社会阶级的固化,不问出身,让具有更优秀潜质的个体获得更高等的大学教育,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呢? 的确有寒门弟子通过高考成为了命运之手的漏网之鱼,但是这毕竟是极其优秀的少数。在更普遍的情况中,教育资源的悬殊对比,使得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在失之毫厘的激烈竞争中败给拥有优秀父母的下一代。

教育资源对教育成果的影响,关系到社会阶级的流动性。教育资源的影响越大,阶级固化的程度越高,下一代越难以冲破父母家庭所在的社会阶级,从而被社会扼住命运的咽喉。

这道辩题探讨的不仅仅是社会阶级本身对教育成果的影响,而重要的是导致教育成果的原因中有多大比例来自社会阶级的属性。

家庭环境给下一代提供了最原始的社会资源,体现在教育资源和人脉资源上。而所谓的命运,可以理解为下一代在成年之后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而社会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在于是否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得个体能够突破原生家庭的局限而凭借自身的素质,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在非阶层固化的社会中,个体能够创造最高的自我价值,但在阶级已经固化的社会中,个体的努力在资源悬殊的对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而力不从心。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