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腾:与死神擦肩而过不言悔
戎腾,男,现任兴化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分管110报警服务台。1987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4次被表彰评为先进工作者,4次被表彰为优秀公务员,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度被兴化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履职尽职,累倒工作岗位彰显忠诚
每到节假日就是110最为忙碌的日子,特别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相连,车流量多,交通事故多,纠纷举报多,群众求助多,一天平均1000多起警情,戎腾整天坐镇110报警台指挥协调相关事宜,接听处理疑难复杂的报警电话,往往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报警台的其他同志实行三班倒,可他从早干到黑。
10月13日,已经连续一个月未休息的他主动进位,会同相关警种部门,实地勘查地形地貌,最终确定25个城区“关城门”堵控点的具体位置,确保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10月19日上午,戎腾感觉到肠胃不适,去医院做了肠镜,医生说是长期劳累所致,让他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但戎腾死活不同意,“现在是关键时期,局里的领导、同事都没有休息,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处理,今天我值班,我怎么能这么窝窝囊囊拖后腿躲在家休养?”就这样,上午刚刚做完肠镜的戎腾,下午2时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下午4时许,正伏案工作的戎腾因心脏引发脑血栓突发脑梗,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经全力抢救脱离生命危险,目前仍在医院住院治疗。
病倒瞬间,心里牵挂的仍然是工作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同一个办公室的副主任吉开良事后都心有余悸。
当时,他刚在指挥大厅完成工作,回到办公室,见到办公室门关着,下意识地用钥匙开门,刚把门打开,听到办公室里传出了微弱的声音在呼喊他的名字。他心里面咯噔了一下,寻着声音,到戎腾的办公桌前一看,发现戎腾已经倒在他的办公桌下,脸色苍白,不能动弹,立即呼救。
同事们听到叫喊后,立刻赶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嘴巴歪在半边,吐词已经不清晰。但还倔强的嘟囔着“我不碍事,我不碍事”,大家七手八脚地扶他起来,发现他左侧身体已经不能动弹,左手、左腿无力支撑,此时的戎腾还记挂着工作。在场的中心领导,几乎是用命令的语气在阻止他“你别折腾自己了,听我们安排”。考虑到戎腾患有心脏病,这次又是跌倒了自己没能爬起来,问题应该非常严重,同事们立即拨打120电话,几乎是强行将倔强的戎腾抬上救护车送去医院抢救。
锐意进取,严守共产党人规矩本色永不变
戎腾一直奋战在刑侦一线工作岗位,2015年初调任指挥中心工作。他平时注重研读法律法规和接处警规范材料,虚心向书本、老同志、身边的新同志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法律法规、业务技能、信息技术、领导科学适应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的需要。在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先后撰写了《关于加强我市110社会服务联合行动工作的思考》、《关于加强110报警服务台队伍规范化建设的思考》等文章,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从而使自己在侦查破案、办理案件、接待群众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有口皆碑。
戎腾作为一名优秀民警,作风严谨,严守规矩,一身正气。从警30年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警,用自身的行动带动和影响了指挥中心一帮年轻同志的成长,2016年,报警台被授予省级“巾帼文明岗”,情报中队被授予全国争创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
李宁:刑警队的“技术王子”
李宁,现任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刑警大队淮高区队队长。2007年7月开始在淮阴分局刑警大队从事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获得“全省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省级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十大群众满意青年民警”、“淮安市劳模”等荣誉。
心细如发 牛刀小试
2008年1月28日清晨,淮阴区宁连路北侧的排水沟旁,躺着一具男尸和一辆电动自行车。死者仅头部有伤,身上衣服、手机、现金等完好,看上去和普通的交通事故没有任何不同。再加上前一天夜里下了一场暴雪,因此最先接警赶到的交巡警勘查后认定,这是一起因雪天路滑导致的交通事故,随后便依照执法程序,通知刑警队派出技术人员复勘。
这时李宁参加工作仅半年,被派到现场复勘。他围着男尸整整转了三圈后,突然指着电动车的把手处肯定地说:“看!车子的把手宽度大于护栏与地面的高度,电动车应该是人为摔出去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小伙开始测量精确数据。通过比较,他笃定地说:“死者是在被打击致死后,被人移至宁连路旁的,这应该是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分子企图伪造交通事故假象,再借着大雪掩盖罪行。”案件随之开始重新定性。破案后,犯罪嫌疑人刘某交代的作案过程,与李宁的判断如出一辙。
指纹认定 突破旧案
2009年3月5日,晚饭后李宁独自一人坐到办公桌前,眼睛盯着屏幕上不断跳过的指纹,开始比对案发现场指纹。一个多月来,李宁查询比对了4000余枚现场指纹,到这一天凌晨1点,仍未取得任何战果。
时间在阒寂中悄然流逝。当李宁点击下一枚现场指纹查询时,屏幕显示现场指纹与十指卡中一枚指纹很相似。这时,李宁一下子打起十二分精神,最终认定现场指纹与十指卡指纹是同一人所留。这枚指纹来自一起医院电脑盗窃案,涉案价值数万元。犯罪嫌疑人朱某曾于2005年因犯盗窃被刑事处罚。李宁通过进一步检视,认定2004年淮阴区医院、检察院、卫生局等8起案件现场指纹均为朱某所留,大队领导根据他汇报的情况,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远赴上海,将正在上海打工的朱某抓获。通过审查,朱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破案挽损 大爱在心
2012年4月,淮阴区新渡乡一名八旬老太家被盗现金1万余元。在勘查现场,李宁得知,老奶奶是一名五保户,为了老有所靠,她省吃俭用节约了一辈子才攒下这一万余元的积蓄,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遗憾的是,现场并未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现场勘查结束后,老奶奶拉着李宁的手,无语哽咽、老泪纵横。李宁弯下腰,一边柔声细气安慰老奶奶,一边将身上现金全部掏给了老人。
这起案件从此也便成了李宁心中的痛。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花多大精力,一定要把这个案子破了,给老人一个交待。之后,只要发生类似案件,李宁都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参与勘验,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李宁终于在一起被盗案现场成功提取到痕迹物证,并一举比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李某抓获归案后,带破系列盗窃案40余起,其中就包括老奶奶家的那起被盗案。
当8000元赃款退还给老奶奶时,年过八旬的老奶奶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下子抱住了李宁连声感谢。李宁轻轻拍着老奶奶瘦骨嶙峋的后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在每起重大案件被破获的背后,都有着技术员的辛勤付出,而为了工作舍弃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已经是他的习惯。但只要正义能够得到维护与声张,他无怨无悔。李宁说,他最大的快乐来自于案件现场的勘查,来自于案件真相印证了自己的推理,当所有的猜想被证明为事实,这种成就感美妙到无以形容。
邱怀跃:忠诚铸就国道“平安梦”
邱怀跃,男,1958年5月生,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沭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级警长。先后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江苏省忠诚卫士”、江苏省“十大执法爱民交巡警”、“全省公安机关巡防标兵”、宿迁市“优秀共产党员”、“宿迁市公务员职业道德模范”、宿迁市“十大法治人物”、宿迁市“十佳人民满意警察”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荣立二等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他所负责的交警胡集中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被省公安厅、省文明办评为江苏公安交警文明执法示范窗口,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所队,被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评为“全省交巡警科技强警示范所队”、“一级交巡警中队”,中队连续2年荣立集体二等功,连续4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他用双脚丈量27公里国道16载
把忠诚和坚守刻在心间
今年59岁的邱怀跃,在交警岗位上工作了30年,在胡集中队坚守了16年。
“我的理想信念,就是守护路面上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这是邱怀跃常说的一句话。胡集中队素有沭阳县“南大门”之称,辖区共有67条县乡道路,27公里的205国道线贯穿辖区,交通路况复杂。
守土有责!邱怀跃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借鉴信息化应用手段,自主研发了《道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驾驶人、机动车和道路设施“户籍化”管理。2014年4月28日,辖区发生一起肇事逃逸事故,现场遗留“三颗半黄豆”,通过运用系统,成功破获这起致人死亡逃逸案件。
为了能和战友们一起守好“南大门”,邱怀跃坚持工作在路面一线,连续16个春节都没有回家,他还把老婆孩子带到中队来过节。女儿在日记中写道:“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一个警察爸爸,可是谁又知道,我有时一连几个月也见不上爸爸一面,可谁又知道我和妈妈跟爸爸在一起吃顿饭都是个奢侈,可谁又知道,中秋、春节一年两个重要节日的团聚都是在爸爸的单位度过……”
他以传统“工匠精神”练就火眼金睛
钉在小小的卡口扼住了窃贼的咽喉
胡集中队地处苏北农村,穿境而过的205国道,给这里带来了繁忙和热闹,平均每分钟有13辆车从此经过。
在胡集中队的16年里,邱怀跃和战友们共抓获了378名犯罪嫌疑人,6名命案逃犯,409辆盗抢机动车,28件国家级文物被追回,价值超过千万元。
工作中,邱怀跃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出的“巡防技战五法”、盗抢车辆识别“四看四察”工作法、“嫌疑车辆25个必查”、“点卡、线巡、面控”勤务方式等10余种战法,其中3项战法被江苏省公安厅推广,6项战法被宿迁市公安局推广。
2013年7月14日,他通过运用各种战法,抓获了涉嫌盗窃100万元的网上逃犯张某某,现场查获该张用30万元赃款购得的轿车和随车携带的22万元赃款。
心系万家,奉献无私爱心
他用公仆情怀为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邱怀跃常说,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贴心人。2015年5月6日,辖区村民武某某在路上被撞成重伤,由于事故当事人无钱支付巨额治疗费用,邱怀跃跑前忙后地沟通和协调县人民医院暂为其垫付37万元治疗费用。
16年来,辖区胡集镇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每逢节假日总能看到他带领一群民警慰问的身影,说个笑话,抽支香烟,围成一团就像一家人一样。据统计,经他帮扶的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150余人,累计捐款捐物7.3万元。
心系平安道,殷殷赤子情。邱怀跃把忠诚刻在责任里,把奉献溶进工作里,用自己对交警事业的忠心赤胆,守卫着国道线上的一片安宁,铺就了一条和谐畅通的平安大道,谱写了一曲亲民爱民的和谐乐章。
张洪伟,男,现任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大黄山派出所社区民警。从警34年,张洪伟一直战斗在公安工作一线,先后被铜山县公安局、徐州市公安局评为十佳社区民警、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得嘉奖3次。
一张求救纸条捣毁传销窝点
今年6月下旬,社区的一位居民打电话给张洪伟,“我出门在地上捡到纸条,上面写着‘救救我’,估计是有人被困在上面了,你过来看看吧。”
张洪伟马上带着辅警赶到小区,找到了扔纸条的单元楼。通过和居民们交流,他得知最近这栋楼的6楼常有外地人进出,纸条也最有可能是从那里被扔下来。张洪伟带人爬上6楼,发现房门紧闭,但房间里却听得到动静。敲门无果,张洪伟强行打开了房门,在屋里发现了10多名年轻人。“警察叔叔救救我们,纸条是我写的,我们是被骗来的,已经被关在这里两三天了。”看到民警,一个小伙子差点哭了出来,迫不及待地抓着张洪伟的手不放,张洪伟立即将这些人带回派出所进一步问询。
经查,这是一个传销团伙,5名主要成员全部来自外省市,这些人原以为这个小区离市区较远,治安可能会差一点,做起“事情”安全一些,没想到还是被负责任的社区民警摧毁。
一次例行走访消灭重大安全隐患
张洪伟常说:“干工作要做有心人,你要经常沉下身去,多走走多转转,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社区居民就会给你提供有用信息,这也是一个社区民警应该具备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今年5月,张洪伟在社区例行走访时,发现一位倒闭矿厂的业主总是欲言又止,经过向他详细询问,张洪伟得知最近有几个人租用了他原来的废弃煤矿,这些人昼伏夜出,神神秘秘,还经常运输一些化肥到这里。
张洪伟立刻对这座废弃煤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惊讶地发现这帮人竟打算在这里生产国家严令禁止私人加工和销售的爆炸物。在充分掌握了这个团伙的组成情况后,张洪伟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接报后,开发区分局立即成立“5·6”非法制造运输爆炸物品案专案组进行侦查,在查清事实后迅速行动,打掉非法爆炸物生产储存团伙3个,捣毁窝点4处,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成功打掉了这一非法生产、销售、运输、使用爆炸物品的犯罪网络。
一腔无悔真情温暖辖区百姓
“我管辖的社区范围很大,这也决定了组成人员相对复杂,低保户、困难户、特殊家庭也不在少数,光是精神病患者就有10多人。”张洪伟说,自己都记不清多少次半夜三更接到精神病家属的电话求助,他总会立马起来协助家属将病人送到医院。前段时间,张洪伟帮助一个流浪在外10多年的精神病人重新落上了户口,并且不止一次自掏腰包,帮这个精神病人渡过难关。
去年冬天,张洪伟走访辖区胡庄村时,发现一名75岁的孤寡老人居住的房屋漏雨,老人儿子去世,无依无靠,十分可怜。张洪伟与村干部联系协调,一起帮助老人把屋顶修好。临走的时候,张洪伟把口袋里仅有的200元钱掏给了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来到老人家中走访、探望。
30多年来,张洪伟跑遍了管辖的偏远乡村集镇,他的工作笔记中,记录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居民的姓名和家庭详细情况。去年春节前,辖区内一个工地发生了拖欠农民工资的事情,为了早点回家过年,一些农村务工人员跑到区政府讨说法。了解情况后,张洪伟马上联系投资方和开发商,讲明农民打工的艰辛和不易,讲明法律法规,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在春节前,该批农村务工人员拿到了工资,纷纷到派出所对张洪伟表示感谢。
徐家韶:每次抓捕毒贩都冲在最前
徐家韶,男,现任南通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2009年起,直接参与破获百克以上毒品案件近200起,其中千克以上毒品案件24起,公安部挂牌毒品目标案件11起,省公安厅挂牌毒品目标案件32起。其荣立个人三等功8次,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先进工作者”、“岗位标兵能手”、“新长征突击手”、“公正廉洁执法先进个人”、“十佳民警”。
他是有血性的“急先锋”,孤身上车擒毒贩
2017年7月19日,经过6个多月的连续侦查,徐家韶为主负责侦办的2017-317号公安部目标案件迎来收网。经过多日的外线侦查和研判分析,专案组成功掌握到毒贩戴某于7月18日晚携带大量毒品驾车北上的消息。
7月19日,狡猾谨慎的戴某不断改变交易时间和方式,而徐家韶却带队径直来到了某高速服务区,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预判戴某将在这里停留。当天下午,目标车辆果然出现,徐家韶和同事一起上前将车上两名毒贩抓获,当场缴获毒品冰毒4公斤。
最惊险的一次当数2013年秋,抓捕湖南籍毒贩曾某。此前一次抓捕,曾某一听到敲门声,直接从3楼跳下逃跑了。这次,曾某的车辆熄火后停在路旁。见有人出现,警觉的曾某立马发动汽车。已经靠近的徐家韶来不及多想,直接拉开车门,独自一人从后座上了车。上车后,徐家韶与曾某抢夺方向盘,而曾某则疯狂地连踩油门。在接连撞了5辆车后,汽车失控撞到墙上才停下来,追上来的战友配合将车内的曾某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控制住,当场查获冰毒若干,并在两名犯罪嫌疑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刀具。
面对危险,他为何每次都冲在第一个?徐家韶回答说:“我是带队领导,关键时刻我不冲谁冲?”
他被称为“智多星”,不经意间制伏毒贩
徐家韶其貌不扬,站在人群里,谁也不会多看一眼。但他有勇有谋,令毒贩胆寒。
2015年秋,徐家韶获悉一持枪毒贩打算进一批“货”,通过研判分析,他决定在某收费站实施抓捕。毒贩的车辆驶来后,因天黑视线不好,前哨民警未能及时跟上。紧要关头,徐家韶果断站到收费道口。当目标车辆抵近收费口时,徐家韶悄然靠近,向车内扫视,凭着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判断枪支极有可能在副驾驶的物品箱中。当对方交完费准备离开时,他向埋伏一旁的同事使了个眼色,自己则迅速靠近副驾驶位置。这时,神经紧绷的毒贩感到不对,将手伸向副驾驶的物品箱。徐家韶则在同一时间拉开车门,双手死死摁住物品箱。其他同事迅速上前,合力将对方制伏。在其副驾驶物品箱内缴获枪支一把、子弹两发、冰毒2千克。
他破案“一根筋”,不揪出“线头”不罢休
“这么跟你说吧,他是个抓不到毒贩,都睡不着觉的人!”民警周亚栋说,徐家韶破案有点“一根筋”,不揪出“线头”、不挖出毒源绝不会罢手。
2012年10月31日晚,徐家韶获悉市区某酒吧有两名韩国客人可能携带毒品,连夜带人秘密侦查,将两名嫌疑人控制后,当场缴获冰毒23千克,创下当年江苏单起毒品案件缴获数量之最。
案子本该可以就此画上休止符。然而,徐家韶没有就此罢手。这批毒品来自何方、通过何种渠道流通,又将运往哪里?一个又一个问号出现在徐家韶的脑子里。
徐家韶发现嫌疑人手机里,储存有一张某山区花场的可疑照片。他利用审讯技巧,深挖细审,掌握了该嫌疑人受香港毒枭安排将28桶制毒原料拉到广东省佛山市一深山内花场进行藏匿、准备制造冰毒的重大线索。
可藏匿地点到底在哪儿,嫌疑人只在一个雨夜去过一次,也记不清具体地点。徐家韶用了一个“笨办法”。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找,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拍。换角度拍,换手机拍,直到拍到一张一模一样的照片,就是这儿了。
凭借这一张照片,徐家韶往返广东、山东、上海等地,历时5个多月,最终带领专案组成功摧毁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三地毒枭联手构建的一个贩毒通道,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9名,缴获毒品冰毒35千克、制毒原料700千克,总案值上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