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我第一次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写一篇文章。因为站酷,因为一本书,我认识了他,也了解了他背后的故事。
他的名字叫钱浩,标准的90后。我和他的第一次“相遇”,是在站酷上。前段时间,我在站酷首页的推荐里看到了他的文章,讲的是中文哥特体的内容。

我觉得讲得不错,于是就点开他的主页,看到他发表的文章都是关于字体设计方面的。由于我本身对字体设计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就果断关注了他,然后也看了他在站酷上发表的其他文章,觉得很有收获。

我果断决定买下这本书。
几天后,我在阿门的文章里,知道了《做字》这本书的作者钱浩的故事,很感人,也很励志。
钱浩,标准的90后,今年29岁。《做字》这本书是他的第一本书,但也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本书。为什么呢?
大概在十年之前,在高考前的几个月,有一天,钱浩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得了一种罕见病: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病,但是你一定知道霍金,霍金得的就是这种病。这是一种逐渐让肌肉萎缩,到最后全身无法动弹的病,这种病,至今都无药可治,只能通过药物减缓它恶化的速度。
所以,我也突然明白,为什么在他的文章里,都会写上“希望大家身体健康!”我想,健康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个最大的奢望吧!

昨天,我收到了这本《做字》,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它。这一次,我没有像其他书一样直接看正文,而是一页一页地翻看,从“推荐语”开始。

这些推荐语,都是字体设计、平面设计界的大佬写的,包括开心老头、庞门正道阿门、刘兵克、胡晓波、叶天宇、灰昼、谷龙。


他说:“虽然结果是我最不愿看到的,但这就是我的人生,生活没有如果。”虽然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但对设计的热爱从未改变过。也许正是凭借着这份热爱,钱浩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今天的成就。
钱浩说,随着身体状态越来越差,越发想要留下一些东西。第一个是,希望以后还能够有机会出书,把自己的感悟传授于人;第二个是,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出一套字体,能够长久地保留下来,被人们使用。

如果你对字体设计有所了解,你就会知道,想出一套汉字的字体,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一套汉字字体来说,最低的要求也是要设计6000多字,而且由于汉字的特殊性,每一套字体都是逐字、逐笔画设计的,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不要说身患疾病的人,就算是正常人,设计一套字体也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设计者本人知道了。

在《做字》这本书推荐语的前页,写着这样一句话:“没有艰辛,便无所得。”我想,这应该是钱浩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吧!所有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大量的付出,一定是熬过了所有的苦,才换来了最后的甜。没有人不渴望成功,当命运给了你无情的一击,甚至两击、三击,当命运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你的时候,唯有不服输、不认命,唯有内心的强大,才能战胜所有的困难。
我曾说过,如果可以,每个人都能够写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们的生活。许多年后,我们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写下的文字却会一直存在着,它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我们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我想,钱浩是不幸的,因为疾病的原因,他可能时刻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也无法像常人一样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钱浩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且愿意为它付出一生的努力。在做字的过程中,钱浩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也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乔布斯曾说,人活着就要改变世界。而我觉得,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但有那么一些人,因为你的某句话、某本书、某个举动而有所改变,变得更好,这便是你的价值,便是你人生的意义。
我觉得,《做字》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字体设计的书了,如果你了解了它的作者钱浩的故事,就会觉得,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一个身患罕见疾病的90后写了一本字体设计的书,将来还打算出一款字库字体,还有什么故事比这更能激发我们内心的斗志的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钱浩相比,我们是多么幸运,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做字》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我还没有开始看,但我想,把这本书比作字体设计的“葵花宝典”应该也不为过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非常喜欢字体设计的,也会觉得“做字”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而得到这本书,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好好研读它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钱浩到底是谁?
钱浩(Hawking),站酷推荐设计师、汉仪字库签约设计师、方正字库签约设计师、微博设计美学博主。作品荣获2018年站酷奖“优秀奖”、第五届华灿奖“新锐设计师”、2018海峡两岸汉字节“三等奖”、第三届“字酷”文字艺术设计展“优秀作品”。作品入选第三届深圳国际海报节、《字体呈现II》、《2018站酷奖设计年鉴》。
最后的最后,祝愿钱浩身体健康,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作品。我也会一直关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