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拼音:xī)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鼻子出气,本义指气息、呼吸。战国之后的篆体加“心”旁。呼吸是有生命的象征,因此又引申为繁殖、滋生,再引申指子女。利钱是由本钱生出来的,于是引申出利息之义。由气息又可引申指消息。息又有停止之义,引申指歇息。又用于使动意义,引申为安宁。
息字的本义及引伸义比较容易理解,难点在于战国后所加的心字的意义。今就来研究一番。

来自百度百科
商代甲骨文的字形,上面是一只鼻子的象形,下面几点儿表示呼吸的气体。金文字形下部的几点儿用叁竖代替,也表示两侧鼻孔进出的气息。西周的金文将三竖的笔划稍做了变形,意义不变。
春秋晚期及以后的字形就发生较大的变化,去掉了下部表示鼻息的符号,改用了心字。在今人看来这种改变就有些莫名其妙。
今天的人们见了心字,以为是解剖学意义的动物心藏的象形,而实际不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心字更象一朵花儿的示意。原来汉字之心并不是动物心藏的象形,而是用花之示意表示物体“内中”的意义。在息字中,这个心字即表示人体内中的意义。上鼻子下心,表示人体内中交换的气体通过鼻子与外界发生交换,也就是呼吸的意义。
息字的心字,并不确切地指那个器官,而是泛指。在息字中,心就可指肺。在其它文字中,心还可表示其它器官,比如中国人常把胃疼也称为心疼就是例子。人类的心理活动通常是大脑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字通常也指大脑。总之,汉字的心绝不是仅指心藏这一个器官,也不是心藏的解剖学意义的象形。
一个人躺着,他是活着,还是死去了,最直接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其鼻息进行感知,有鼻息即说明他还活着,所以表示鼻息的息字含有活着的意义。 人或其它动物,是一代一代繁殖而延续生命的,所以息字也引伸指后代子孙。
商业活动的利息是从本钱产生的,类似子孙后代由父母产生,故把所赢的利称为利息。
人躺着,若有鼻息,说明这个人是在休息,所以息字引伸还指休息,停止工作等意义。
人的鼻息是感知其生命的信号,因此息字也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