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决定孩子命运的六大品质是什么意思

2025年03月03日 阅读 (52)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一些家长可能会非常偏激的认为成绩好才是有出息的表现,而忽略了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一些小的品质。

俗话说得好:“3岁看大,7岁看老,”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就会展露出与他人不同的一面,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妈妈们后天培养的。如果你的孩子有下面六种品质,那么恭喜你,TA将来就可能大有出息。

家长决定孩子命运的六大品质是什么意思(1)

1.自律

对于孩子来说,外界有太多好玩的事物能让TA玩的忘乎所以,忘记要吃饭或者是该午睡了。其实这就是孩子不会管理时间、不自律的一个表现。俞敏洪说过: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自律的孩子通常都对自己的时间掌握管理的很好,他们会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应该在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情,不需要旁人的提醒,就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律性的时候,可以先从时间管理上做起,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时间管理训练,教孩子事先细化出时间安排,然后让孩子严格按照时间表来执行。长此以往,孩子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于是迈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2.专注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实在是太过于全面了。当孩子在专心致志的搭积木或者是看绘本的时候,总会守在一边,时不时地问上两句:“宝宝要喝水吗?”、“宝宝你怎么把翻得这么快啊,你看完了吗?”。有时候还非要孩子回答,孩子如果不出声,妈妈还要抱怨两句:“哎宝宝你怎么不理妈妈啊?一点都不听话。”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孩子在专心致志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其实是她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妈妈看似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是在让孩子不停地分心,容易让孩子慢慢丧失他的专注力。父母在孩子专注的做一件事的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边,面带微笑就好了,静静等待孩子邀请你一起参与到TA的世界中去。

3.乐观

这里说的乐观不是说孩子每天都笑眯眯的,跟小天使一样,而是代表了一个孩子对待某一事物的态度。乐观的孩子看很多事情的方向都是积极的,即使遭遇挫折,也会在第一时间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重新振作起来。知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培养孩子乐观的精神,关键是要去培养TA的思考模式。父母要学会去肯定、鼓励孩子,教孩子学会感恩。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不能粗暴的打断并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去包办孩子的一切,而是需要耐心去引导孩子,跟TA一起找出原因,然后寻求解决途径。

4.善于沟通

在现在社会,有很多孩子是非常不善于沟通的,他们不善于向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跟看法,也不善于跟他人阐述。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大学里类似“演讲与口才”、“辩论队”这样的社团组织非常活跃的一个原因。琬妍家有一个小侄女,三岁多的时候就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喜好,问她为什么不喜欢的时候,也会条理清晰的告诉大人,她不喜欢的原因在哪儿。作为父母,我们应确保孩子在一个能够恰当表达自己的环境中长大,这份能力会为孩子的人生铺设一条平坦的道路,让他学会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的感受。让他能享受与自己所爱之人的牢固关系,也能在事业上,当机会降临时,抓住机会,敢于表现自己、展现自己。

5.知道“挑剔”自己

现在有一种声音是说,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孩子没有必要做到事事完美,用高标准反而会害了自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少父母盲目听从了这种言论,认为有缺陷的孩子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但事实上,孩子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只出现于孩子追求的完美是否已经超过了他的极限。孩子应当在他自身能力范围之内追求完美,凡事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即使第一次没有做到最好,也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约束自我,追求更好的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应当确认孩子定下的标准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然后监督孩子,跟孩子一起努力在每件事上都做到完美。

6.有教养

有教养的孩子在言行举止方面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很多父母都打着“解放天性”的旗号,让孩子在家里甚至是公众场合都为所欲为,因此社会上才会对“熊孩子”这个群体口诛笔伐。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最为简单的一点就是从自身做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你现在的行为教养就是孩子的未来和远方,一个满口脏话的父母是养不出出口成章满腹经纶的孩子的。自律、专注、乐观、善于沟通、追求完美、有教养绝对是一个孩子将来有出息的前提条件。但孩子从来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拥有这些良好品质的。这都需要父母在后天进行培养,一步一步的去引导孩子。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