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一大早青岛永嘉路一处水管爆裂路面水流成河更要命的是由于气温低流淌到路面的水很快结成了冰相关部门只能使用融雪剂保证交通安全

要说青岛这两天的天气
真的是冻手冻脚
上午10点的实测温度显示青岛市区的气温是-1.3℃全市除了沿海部分站点外其他地区的气温都在0℃以下

这么冷的天儿
想知道还有没穿秋裤的宝宝吗?
昨天在即墨区等海域已经出现了海冰
小编把图片发出后
听说很多小伙伴都觉得
震撼和神奇
其实青岛附近海域的冰期
一般是从12月底或次年1月初开始
也就是说更震撼的场面还得再等等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一些往年的图片
顺便来点关于海冰的知识点
2018年1月15日前后
胶州湾红岛水域
出现大范围结冰
厚度约10厘米








2018年1月10日半岛记者在石老人海水浴场看到海面冰封一片雪白色的冰块“层峦叠嶂”千姿百态,很是壮观如同晶莹剔透的“极地世界”







海冰小常识海水为什么会结冰呢?海水结冰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关键在六个字:温度、盐度和深度。一般海水结冰现象往往先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和滩涂,原因是河流入海口和滩涂的海水盐度比深海大洋要低,水深也浅,这两个特点都会造成海湾易结冰。海水有一个特性,盐度越低,冰点越高,在同样的降温幅度下,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水温度更易降至冰点;此外,海水结冰受温度和密度之间的变化影响,一般水在4摄氏度左右时密度最大,在0摄氏度附近结冰,当海水快要结冰时,密度会增大从而下降至深水层,而下层温暖的海水会上升到空气界面受冷,这就是海水结冰前的复杂混合对流运动。综上,高盐度的海水比淡水更不宜结冰,水深较浅的浅滩海域由于可供混合对流的海水总量较少,也比深水区域更易结冰。海冰是如何形成的?海冰生长首先向水平方向发展,一点点变宽,再沿厚度方向延伸,一点点变厚。最初生成的海冰,是针状或薄片状的冰晶。大量冰晶的聚集和凝结,或降雪落至海面而不融化,就形成糊状或海绵状的初生冰。

在平静或有风浪的海面,糊状或海绵状的冰会进一步冻结,分别形成冰皮、尼罗冰或莲叶冰,这类冰再继续增厚,就形成灰冰、灰白冰或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