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重脚轻
头重脚轻是一个汉语成语。这个成语有多重含义:首先,它常用来形容因酒醉或犯病等原因导致头脑发胀,脚下无力,身体失去平衡的状态;其次,它也可以用来比喻基础不稳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协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此外,这个成语还可用于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后不协调,不均称,失去平衡的情况。在比喻意义上,"头重脚轻"往往指事物的领导或管理层过于沉重,而基础或基层建设薄弱,无法支撑起上层的负担。因此,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警示人们在规划和执行工作时,要注重基础建设和基层力量的培养,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发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这个成语出自明·天然痴叟的《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他的酒量原不济,三瓯落肚,渐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存坐不住。”以及明·施耐庵的《水浒传》第16回。“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这两个版本都在描绘人物因为酒醉或疾病导致头脑发胀,脚下无力,身体失去平衡的状态,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头重脚轻”的含义。
例句:昨晚他熬夜工作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来便感到头重脚轻,走路都有些摇晃。
她在爬山途中突然感到头重脚轻,可能是因为体力消耗过大所致。
他看书时间过长,突然感到头重脚轻,于是便放下书本休息一会儿。
头重脚轻的近义词包括“虎头蛇尾”和“有条有理”,这两者都是形容开头做得不错,但后来却没有坚持下去,结果不尽人意的情况。而其反义词是“根深蒂固”,这个词用来比喻基础非常稳固,牢不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