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同的命运对比分析论文

2025年04月11日 阅读 (49)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前世界各列强一致认为军力和国力占优的清帝国,居然被打的以割地赔款告终,而1937年爆发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国力,军力明显占优的日本,苦苦打了8年也没有完全灭亡中华民国政府,最后更是在中美苏英等联合国军的攻击下,被迫无条件投降。

为何前后不过相隔40余年,在实力平平时的1894年,日本可以击败国家统一且武器先进的清政府,1937年实力越大强大的日本,反而打不过名义上统一且武器落后的民国政府,问题何在?我们可从以下几点发现问题所在。

首先,同样是日本主动挑起事端,但是国际环境已经变了,甲午战争爆发时,清帝国可以说是孤立无援,还要面临沙俄和英,法等国的趁火打劫,需要留出部分兵力防备,而日本比较精明,通过外交手段,成功的孤立了清帝国,本来他是侵略者,通过收买西方媒体,以清政府迫害自己被俘的士兵,压迫自己的人民为素材,搞舆论宣传,成功的将清帝国塑造成一个腐朽没落,压迫人民的残暴国家,日本军队倒成了解放者,结果反而是西方各国及民众更加同情日本发动的战争。到1937年全面侵华时,国民政府就聪明的多,不仅积极去争取国际援助,同时派出大量的外交官,记者等,宣传日本的侵略行为,以及狼子野心,成功的将害怕日本搞扩张的苏联拉来援助自己,开战初期,苏联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装甲车,坦克,步枪,弹药,火炮,机枪,甚至在1938年武汉会战时,直接派本国现役的航空部队与日军作战,可以说,此时的国民政府,不是独自与日本作战,而是有苏联等国协同作战,在1937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时这一段时间,正是苏联的不间断直接援助,有力缓解了国民政府和财经困境和武器短缺,同时在国民政府外交官努力下,美国也从经济上限制日本的侵略行为,向日本禁运石油,钢铁等。特别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更是从资金,武器,人员上直接援助中国,相比较苏联,美国的援助规模更大,以至于抗战后期,国军的中央军装备的美式武器,性能上开始呈现出优于日军的趋势,在1941年世界整体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以后,可以说日本投降已成定局,因为此时对日全面作战的已经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众多国家了,日本军队再厉害也不可能同时战胜这么多国家。

其次在国家意志上,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中央军,八路军,新四军,地方军等,在作战意志上,远远超过了甲午战争时的清政府,同样都是作战失利,淞沪会战打输了,就再打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失败,就再选择武汉作为临时陪都,武汉会战失败就再选择重庆作为临时陪都,总之就一个原则,作为一个国家,就是不签订屈辱的停战协议,除非侵略者退出我们的国土,而清帝国则做不到,国家领导集团相互猜忌,湘军和淮军在前方打仗,部分政府高官居然借日军之手乘机削弱这些地方势力的实力,结果导致很多将军拥兵自保,怕损失,不敢打硬仗,北洋海军全部被灭,不是完全损失在海上,而是奉行所谓的自保政策,被日军水陆夹击,消灭在陆地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如果单单是海战,清帝国海军战斗力反而优于日军,黄海遭遇战后,北洋海军主力尚存,只要等装备烈性炸药的新炮弹到位,海军战斗力可以碾压日军。

本来以清帝国当时4亿多人口,1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以及完善的军事工业,上百万正规军,完全可以打消耗战,日军还只是打到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威胁着要进攻北京,就把慈禧太后下个半死,慌忙停战谈和,结果赔款2亿两白银,割地台湾,在世界上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反而引来其它列强更大和更频繁的侵略,事后连日本人自己都说,如果清政府再多坚持一个月,我们就财政枯竭,无力进攻了。

第三点,是指挥官的水平,通过派遣留学生,引进德国军事教官训练部队,兴办黄埔军校,以及历届政府创办的各地讲武堂,保定军校培养的大批精英等,至1937年,国民政府的军队指挥官,就指挥能力上来说,已经和甲午战争时期的清军指挥官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再机械的瞎指挥,能根据双方的武器差异,灵活的去指挥作战,典型如国军空军,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在局部战斗时,以优势兵力围剿敌军,当日本空军以主力寻求决战时,则巧妙避开,导致同一性能飞机战损比上,反而优于日军,基本都是击落的敌机多于自己的损失。

因当时特殊的国情,清军往往为主将而战,比如淮军就忠于李鸿章,八旗军就忠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湘军和楚军也都忠于各自的领袖,就算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军官,也较少谈民族大义,友军有难,如果不是同一阵营的,就是不救,或者为了保存实力,不打硬仗,白白错失战机,比如放弃平壤城逃跑的叶志超,本来是一员悍将,为了替李鸿章保存实力,而放弃易守难攻的平壤城不仅害了自己,也坑了友军,导致战线全面崩溃,以至于日军可以各个击破。而1937年则不同,当时黄埔军校以及历届政府新式军官学校培养出来的那些军官,普遍比较有血性,而且民族大义上,毫不含糊,国民政府的海军力量,虽然弱小,可以和敌军硬碰硬对攻,就算是不敌,也要自沉长江口,以自身为障碍物阻止敌舰越过长江攻击内地,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北洋海军的领导者等所不具备的。淞沪会战,前后80万参战国军,可以说是以血肉之躯去对抗敌军,因国军空军,海军力量弱小,制空权和制海权皆掌握在日本人手里,陆军又缺乏火炮,即便是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及其他中央军,很多损失也是毁在日军的大口径火炮及飞机海军舰炮轰炸之下,可是即便这样,国军依然在上海这块弹丸之地御敌三个月而不后退,这种牺牲精神,也是清军所不具备的,关键牺牲的烈士很多是心怀报国之志的富家子弟和黄埔军校出来的精英。

第四点,就算日军武力占领大片的国土,国民政府也不让其完全在事实上占据,不仅共产党政权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活跃在敌后战领区,国民党也派了大批的特工及游击队去日占区进行反击作战,让战领区敌军疲于扫荡,可以说,正是这样一批在敌后战场作战的战士,才能极大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为抗战最后胜利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中国1937年的全面抗日战争,在天时地利与人和上,都集中在一块了,也难怪日军最后会无条件投降。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