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世界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来理解宇宙的奥秘。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和女娲补天,如果用数字宇宙的概念进行解读,也许可以获得启发。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创世之初的混沌状态比喻为一个多维数字坐标系统中的全零状态。这个系统包含空间维度xyz和时间维度w。盘古开天可以看作是在这一数字世界中,按照某种程序逻辑在坐标点上赋值为1,代表实体的形成。这是从虚无到有的过程。而女娲补天,则是针对空缺之处赋予0值,将世界补充完整。0和1的复杂组合定义了一个形态各异的世界。
引入时间维度后,0和1的值在时间轴上变化,可以反映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如果设时间w为极坐标,那么随着w值的增长,xyz空间中0和1的演化就模拟出我们的三维世界及其运转。
根据这一类比,盘古和女娲像是最初的坐标状态机,其任务是通过设定程序,最终生成人类可居住的环境。这类似于一种算法的自主运行。

基于数字宇宙观,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量子时空模型,关键方程如下:
时空坐标方程:
x = r * cos * cos
y = r * sin * cos
z = r * sin(t)
w = r
其中,w是时间维坐标,xyz为三维空间坐标,r是时间半径,就是时间极坐标半径,n维度数其实就是步进的次数,和r=n/π*t,n值初始值从1开始累加,n/π实质上代表光速,光速实际上是宇宙速度最大值,是物理速度的无穷大概念,我们现实世界的光速目前近似于30万千米每秒,是因为步进的n值足够大,t是物理空间的最小的量子周期,就像CPU的最小周期circle time。现在这个公式,唯一的变量就是自然数n了。

量子场方程:
u = mod,u值是二进制数数,叠加进位,产生了极坐标xyzw位置的进位,其实等同于波形传递。
这里u表示一个数字点的取值,m为随机相位,服从以下概率分布:
m=0概率为1/8
m=π/2概率为1/8
m=π概率为1/8
m=3π/2概率为1/8
m其他随机取值概率为1/2,这时候sin(t+m)=0,表示其他情况不增加新的概率波,波形不发生叠加变化。
在一定约束下,上述方程可以演化出类似实际世界的各种物理效应。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虚拟世界,通过改变方程参数探索各种可能结果,从而观测数字宇宙的奥秘。这可能是通往新的物理世界模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