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
我们下面来谈一下《易经》,上古时代的占筮记录。
我们今天一提到《易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易》。我们今天拿到手里的易经本子,就是《周易》。可是《周易》发生在周代初期,我前面讲过,甲金文发生在商代中期,而《易经》又是甲金文发生上千年乃至数千年前的前文字符号系统,因此《易经》绝不可能发生在周代,它要比《周易》远古得多。
因此《周礼·春官·太卜篇》中有一段记载,说:“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之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周易》以前还有《归藏易》,在《归藏易》之前还有《连山易》。传说《连山易》和《归藏易》,也就是《周易》以前更古老的易学文本。在汉代还有人见到过,但这个说法得不到确证。
所谓《连山易》,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伏羲时代的“易”也被称为夏代的“易”。这当然都是传说。我们今天对最早的《连山易》只剩下一个记忆,那就是它的首卦是“艮卦”,我们后面会谈到。
所谓“艮卦”代表山,大家知道周易的第一卦是“乾卦”,“乾卦”代表天,《连山易》第一卦居然是“艮卦”——代表山的那个卦,它说明什么?说明《连山易》表达的是对自然物象的崇拜。
请大家记住,人类早年的思想发展基本上都在神秘文化和神学体系上发展。在神学期以前在童化期,也就是人类的儿童时期,人类最早的崇拜体系和神秘文化表达为拜物教时代,这是人类最早的崇拜对象。
所谓“拜物教”就是对自然万物中的某一部分视为自己的血缘根基。这个东西在符号系统上,在原始符号系统上就叫图腾。大家知道图腾时代就是拜物教时代,它是人类早年思想信仰系统的最原始底层。
我们由此可以明白,《连山易》表达的是人类图腾时代的最早与自然文化对接状态。
《归藏易》,古人也把它叫黄帝时代的“易”,或者把它称为商代的“易”。关于《归藏易》,我们今天也没有文本,也不知道它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只知道它的首卦是“坤卦”,我前面讲过,《周易》的首卦是“乾卦”。“坤卦”代表大地,代表女性。
《归藏易》由此给我们一个启发,《归藏易》发生在人类对生殖现象加以崇拜的时代,叫生殖崇拜时代的思想表征。
要知道人类在拜物教以后很快就进入母系社会的基本思想状态,叫生殖崇拜状态。大家凡是对古文化有所了解的,在人类古代的符号系统或者象征性物件系统中,可以大量见到生殖崇拜的东西,它就是这个东西的体现。
它表达的是母系时代生殖崇拜的文化表征。《礼记·礼运》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我来解释一下孔子这段话的含义,他说我想知道商代的文化是什么?这叫“我欲观殷道”。因为把商也叫殷商。“是故之宋”,他说因为这个原因我专门到宋国去过一趟。我在法家课中讲过,宋国是殷商贵族移民的封国,因此宋国保留了最多的殷商文化。
大家注意,孔子讲“是故之宋”,“之”这个字,它的甲骨文是先画一个脚趾或是脚趾印,上面是脚趾之“趾”的初文,象形一个脚板。然后在底下画一条地平线,这个字就是“之”。
“之”字的甲金文
什么意思?“之”这个字的古字原意是从某地出发到别处去,叫“之”。所以孔子讲“是故之宋”,于是我专门到宋国去。“而不足征也”,就是我到宋国去了一趟,并没有完全找到殷商文化之道,我只得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坤乾卦,“吾得《坤乾》焉”,也就是我只得到了《归藏易》,而且他直接表明是《坤乾》卦,坤卦在乾卦的前面,跟《周易》完全不同。
再下来才是“易”的第三阶段叫《周易》,也就是被后人传说的文王演的“易”。发生在周代的“易”叫《周易》。
大家知道传说中是周文王,在武王克商以前,曾经被殷纣王拘苦,把他扣押在今天河南汤阴一带叫羑里的这个地方。在监狱里大约待了九年左右的时间,然后文王在狱中重演易文,这就是《周易》的来源。
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期间他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
《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传说周文王七年牢狱演《周易》
不过请记住,这个说法是非常荒唐的。学界研究,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周易》这个东西绝不是文王的发明。
据考证,《周易》编撰的年代应该是周成王之后, 最关键的证据是《周易》的晋卦中提到了“康侯”,见“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康侯即周武王弟姬封 ,初封于康 ,故称康侯。可以由出土的“康侯丰方鼎”、“康侯簋”等青铜重器得到佐证。
这就证明,《周易》的成书年代应该是晚于周公旦执政时期,那《周易》就不可能是周文王著的,但也不能排除《易经》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周文王所著。
中国古代有一种习惯,把任何重要文本,都附会在某一个历史名人的身上。比如《内经》——中国中医的第一个本子,发生在汉代,但是它的名字叫《黄帝内经》,把它附在“黄帝”身上,它的《素问篇》就是黄帝跟他的医官岐伯的对话。可我们今天考察《内经》其实是汉代的一个医学本子,它跟黄帝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易经》,它的传记部分把它附在孔子身上,这都是一些传播学上的效果。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在传播学上有一个讲究,就是让名人出来做广告,比如今天所有的广告都一定是明星在那儿做广告,为什么?它会造成最大的传播效应。古人因此也就把最重要的文本都附会在名人身上。因此《周易》请大家记住,绝不是周文王演的《周易》。
自古以来,这个“周”有两种说法,一说这里的“周”是指“周代”;一说“周”的意思其实是“周普、普遍”。
汉代有一个研究《易经》的著名学者叫郑玄,他在《易论》这本书中说过一句话,他说:
“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也。”
他的意思很清楚,他说“周易”不是指周代的易,而是指“易周普无所不备”,也就是易文化可以覆盖一切文化和自然现象,这叫“周易”。
郑玄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大家想想,《连山易》没有叫夏易,《归藏易》没有叫商易。凭什么《周易》就一定是周代的易?!
所以郑玄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由于中国最早的学者大多认为“周易”就指文王演周易,包括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都认为“周易”就是周朝的易。因此我们今天对“周易”通常的理解,把它理解为周代之易。这是我对“易”作一个它的发生学上的基本样貌的描述。
大家要注意,我们说拿《易经》算卦这件事情,不能把它说成“占卜”,而要把它说成“占筮[shì]”。
这句话什么意思?要知道“卜”这个字,仅指用甲骨片进行预测的那个行为叫“卜”。也就是在甲骨片上打上小孔,然后在火上烤,热胀冷缩之下,甲骨片崩裂出现裂纹,然后用这个裂纹来做预测,这叫“卜”。“卜”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是因为甲骨片在发生裂纹的那一瞬间会发生“卜”的一声。因此叫“占卜”。
“卜”字形根据龟甲上的裂痕印记而来
用《易经》叫“筮”,什么意思?要知道易经最原始的符号就是阴阳两爻。所谓阳爻就是画一杠,所谓阴爻就是把这一杠在中间画断。
它是古人在远古时代没有文字的时代,把吃剩的残骨或者从树上折下的树枝摆在地上作为符号,图解世界的一个状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用吃剩的残骨或者折下的树枝作为符号使用。不过,易文化从两爻之出现到八卦、六十四卦之发生上,残古或是树枝等显然已经不能承载,不能够用。于是中原人就发现了一种生长在中原的草,这一种草叫蓍(shī)草。
占卜用的蓍草茎
蓍草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草茎呈四棱形,十分坚硬。于是古人就把蓍草的草茎掰断,掰成等长度的草茎节摆在地面或桌面上,作为爻象卦象的符号。
由于中国古代造字,我在上面讲甲骨文的时候讲过,凡是发同音的字通常含有相似的或相同的内涵,于是就把用《易经》算卦叫“蓍”变成这个“筮”。竹子头底下一个巫,这个字也发“筮”的音,对应的是筮草,所以算卦绝不能叫占卜,而叫占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