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D.塞林格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性格深深影响着他的命运。霍尔顿的矛盾性格——既渴望纯真与真诚,又无法摆脱社会的伪善与堕落,构成了他命运的基石。
一个决定性格命运的片段出现在霍尔顿与他的妹妹菲比的对话中。霍尔顿向妹妹表达了对成人世界的失望和逃避的愿望,他希望能逃离这一切,去一个没有虚伪和腐败的地方。“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抓那些跑出边界的孩子。” 这句话不仅揭示了霍尔顿内心的挣扎,也预示了他未来的行动和命运。
霍尔顿的性格使他在学校和社会中不断遭遇挫折,最终导致了他被多所学校开除。他的反叛、诚实以及对虚伪的深恶痛绝,虽然让他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精神的纯洁,却也使他孤立无援。这种性格的极端表现,在他试图对抗社会现实时,将他推向了边缘。
书中霍尔顿多次提到的“phony”(虚伪)一词,成为了他评价周围人物的标签,也是他自身命运的象征。他对成人世界的批判和对孩童世界的向往,展现了他性格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性格上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他在精神上的崩溃,以及小说结尾处的开放式结局——霍尔顿或许会继续挣扎,或许会选择妥协。
塞林格通过霍尔顿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性格如何影响一个人的选择和行为,进而影响其命运。霍尔顿的性格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性格与命运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