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不停流逝……
31 年,几张薄薄的报纸,记载了很多的故事,也传递了很多的温情。在时间的长河中,新文化报报道了很多的"意外",也帮助了不少的家庭。可能生活中充满了意外与无奈,但是每一次,灾难无情人有情,面对需要帮助的市民,很多次新文化报的读者都默默的伸出援手,他们经常要求不透露姓名,不用报道。但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会让报纸越来越有温度,城市越来越有人情味儿。
曾经勇敢的女孩化身"小战士"救家人 奶奶们纷纷伸出援手
还记得那个 13 岁的小女孩邓佳欣么?她胆小、怕疼、晕血,却在家中遭遇重大火灾时,为了家人变身为一名"小战士",火光四起,电闸还在噼里啪啦地响着,穿着小背心和小裤头的她,第一时间并不是冲向屋外,却是朝着屋里更黑的地方跑去,因为那里有她的亲人,有她认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奶奶和弟弟们。
2019 年,3 月 3 日,那是一个普通的一天,但是对于邓先生夫妻却是深刻又痛苦的一天,"房子烧塌了""孩子烧伤了,挺严重""啥也没有了",让两个人惊慌失措,连夜赶回家里。一时间一位 13 岁的孩子救了奶奶和弟弟,上了各大新闻头条,人们夸赞她勇敢的同时,这个孩子正在与伤痛做斗争
邓佳欣刚转到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时正在发高烧。"送来的时候将近 40 ℃,呼吸每分钟 40 多次,心率达到 170,全身 40% 重度烧伤。他们家塑料布烧化了滴在身上,还带着余热,烧得就严重。"医生表示,入院的这一个星期以来,邓佳欣的情况稳定了很多,但依然没有完全排除感染的风险,而后续还需要手术治疗。而后续的治疗费用需要 15 万元左右。
当时,此事经过新文化本报报道以来,很多好心人向小佳欣伸出了援手,其中不乏八九十岁的奶奶们。89 岁奶奶捐款 1000 元,"虽然钱不多,但是希望可以帮助到她。小姑娘那么小,发生危险时还想着先救家人,换成别人应该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94 岁奶奶捐款 2000 元,"我已经一年多没下楼了,天天看新文化报,小佳欣太不容易了,这么好的孩子,得好好救治啊!" 90 岁奶奶捐款 5000 元,"一定要转告小佳欣,让她坚强一点儿!" 88 岁奶奶捐款 2000 元,"这个孩子,太让人感动了,她太懂事了,这一家人也不容易,能帮一定要帮一把。"
现在"奶奶们"依旧一路见证着报纸的成长 一路奉献着爱心
在小佳欣的事情报道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奶奶和儿子顶着大风来到报社,就为了亲手将善款交到记者手里。"我已经 90 岁了,腿脚现在也不好了,走不动了,这孩子在哪个医院,我想亲自看看去,后来一看太远了,我走不动就只能委托你们了。"老奶奶一直不肯说她的姓名,当唠到个人信息时,她忙着摇头,说不求让孩子记住她,只是希望孩子早点儿好。
这位 90 岁的老读者说,她一直都在关注新文化报,大大小小也捐了多次的款,从来都要求不写名字,她不希望别人记住她,只是希望通过报纸这个平台把爱心传递出去。
"来到敬老院,也看报纸一年多了,我们老了,看不了手机,看着新文化报一点一点的成长,也有一种情怀。"张奶奶 8 月 4 日向新文化报记者介绍,他们不希望别人铭记,看报纸,也是每天的一种期待。
未来她们希望陪伴报纸走更远的路 有祝福也有建议
8 月 4 日,新文化报记者再次联系到了张奶奶,张奶奶接到电话后很开心,听说新文化报创刊 31 周年了,她也很激动。"我们年龄也比较大了,也希望可以一直陪着新文化报走下去,希望新文化报越办越好。"张奶奶的那句越办越好,声音铿锵有力,满怀着她的希冀。
"我感觉现在的社会,有很多的负能量,也有很多的不文明现象,我希望报纸可以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不断的做出好的报道,引导市民们变的越来越文明。"张奶奶说,报纸的作用是很大的,媒体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记者手记:
在最好的年纪 遇见你很高兴
因为一本《看见》,我小时候就有一个记者梦,阴差阳错的学习了相关专业,可能也是命中注定,遇见了《新文化报》。我曾经以为记者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职业,直到在 2018 年 6 月 4 日,我怀揣着诗与远方走进了报社,变成了一名"社会人",才清楚的看见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是,选择了我也从未后悔。
参与了很多篇救助的稿件,有意外,也有见义勇为者。我曾在采访对象的病房里感慨命运不公,也曾在老读者的屋内感动得一直流泪。有人说,记者看到的都是社会的阴暗面,其实不然,我们也能接触到更多的光明。在报社第一个月,我就遇到了"打击",之后是越来越多的"打击",但是在"打击"之中,我也有了飞速的成长。
其实,谈起工作这一年多,对新文化报的感激胜过其他。同时,也希望能和新文化报一路同行,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新文化报,希望一路同行,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