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赋采薇中的采薇是什么意思

2024年12月02日 阅读 (53)

1943年,在日寇侵略、国难当头、全民抗日之时,毛泽东创作了一首悼念抗日名将戴安澜的诗作。戴安澜也是第一位被毛泽东在诗词中高度赞扬的国军将领。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号海鸥,1904年生于安徽无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1924年戴安澜参加国民革命军,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他正式改名为“安澜”。1926年他参加北伐战争,历任连、营、团长等职。

在抗日战争中,戴安澜参加过1938年鲁南会战和武汉会战。在桂南会战中,戴安澜指挥军队,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歼灭日军4000余人,取得大胜。

1942年2月,日军为了切断盟军援华抗日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以泰国、越南为基地,向当时英国的殖民地缅甸大举进攻。应英国政府请求,国民政府派遣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十万多人赴缅作战。其中,戴安澜所领导的第二〇〇师,正是其中的王牌之师。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外侮”指日本侵略军,“需人御”指全民族抗战,“赋采薇”则喻戴安澜受命于危难之时,出征充满艰难困苦。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揭示了戴安澜将军率领机械化师慷慨既然、勇赴国难的英勇气概。

将军赋采薇中的采薇是什么意思(1)

4月23日,棠吉告急,戴安澜奉命驰援,激战二昼夜,击退日军,给中国远征军以极大的鼓舞。

毛泽东在诗中用“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盛赞了这两次战斗。

5月18日,戴安澜在率部撤退回国途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因缺乏药物医治,戴安澜在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的缅甸茅邦村,壮烈殉国。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尾联把英雄奋斗牺牲的意义提升到“壮志”的哲学高度,毛泽东称赞戴安澜将军虽死犹荣,勉励将士继承烈士意志,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超越了党派立场,以全民族的立场和情感评价民族英雄。

195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2015年9月,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包括戴安澜等四位国军将领在内的八位抗日英烈,这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光明磊落、民族立场和对革命将领的崇高敬意。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