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教案

2025年02月15日 阅读 (52)

12月1日,杭州市大学路小学联合钱江晚报“有风景的思政课”栏目,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课例研究”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暨孙丽女名师工作坊活动。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教案(1)

大学路小学的吴妙霓老师和杭师附小戴竞成老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展示课。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教案(2)

吴妙霓老师带领五班的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吴老师从新冠肺炎疫情引入,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杭州亚运会,引导孩子们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做国家间的友谊小使者。

戴竞成老师带领三(2)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党和人民心连心》这一主题学习。课堂中,戴老师通过故事分享,引领孩子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优秀党员的故事,发掘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结合微课学习,感受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感。

课例展示结束后,严志云老师带来了思政微队课《铁血铸军魂,致敬解放军》。

接下来,上课的两位老师进行了说课,从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各自的困惑。听课老师也积极参与互动评课,分享听课感受。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教案(3)

教研活动中,孙丽女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强调了《读本》进课堂的重要性,要用好《读本》,上好思政课。

孙校长表示,要高站位看《读本》,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政治学习能力;大视野用《读本》,教师需要不断拓宽教育视野,可以以《道德与法治》课、班队课、谈话课、校本课程、德育活动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同时,小切口研课例,教师要在在科学性、精准性上下功夫,在讲授方式上下功夫,以小故事来讲大道理,以儿童味方式吸引人,以知行发展为落脚点,善于发现和挖掘资源。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教案(4)

大学路小学督学黄小波老师在总结中表示,这次教研活动“准聚焦、巧搭阶、大融合;真分享、活互动、广参与”,为老师们的努力和创新点赞。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