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2025年03月04日 阅读 (46)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了会晤。虽然外界普遍预测,拜登会重点提出南海问题,而且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向拜登提出了一个10点方案,希望拜登在会谈中提出南海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南海问题并未占据中美元首会谈的主要时间。

南海问题能不能处理好,不但事关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亚太经济合作的成败。目前,南海的局面总体平静。菲律宾虽然反复对中国放弃挑衅,但是都被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没有发生交火,也没有带来伤亡。这为南海的长治久安,为推进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的问题(1)

在美国反复怂恿南海周边国家给中国找麻烦的情况下,南海的局面能维持相对的和平稳定,是属来之不易。这是中国采取多重战略,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于南海的成果。

对这个问题的细节,国内学者谈得不多。但是有越南学者却感触很深,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他的看法未必完全符合中国的战略逻辑,但是也值得我们进行分析。

1982年10月,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对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我知道,有很多网友对这八个字有看法。但我想说的是,在当时中国的海上力量根本无法对南海实施有效管控的情况下,怎么办?十段线,离人家的海岸线通常只有百十公里,而最远端的曾母暗沙离中国大陆在1800公里以上。

实事求是地说,这是当时中国政府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即既不放弃对南海的主权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在南海的权益,又不至于同南海周边国家立刻翻脸。

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的问题(2)

中国随后努力推动菲律宾和越南接受这个理念。2005年,中方成功组织越南和菲律宾参与南海联合勘探协议。这个项目虽然没有取得进一步的成果,但是给合作开发南海开创了先例。

越南学者把这个理念解读为“争端经济化”,也就是用经济发展的方式,引领区域发展,不让南海周边国家的精力和资源都浪费在争执和分歧上。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后,在南海区域如何实践呢?越南学者认为,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接触中,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具体化成三大支柱——经济化、安全化和文明化,用中国的先进发展理念和综合实力,推动南海的安全和文明发展。

首先说经济支柱。2017年,中国在博鳌亚洲经济论坛期间发起了华南地区经济合作倡议,涉及南海的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和海上物流合作项目。在2019年的博鳌论坛上,这个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

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的问题(3)

中国还设计了穿越南海的海上贸易连接路线,比如文莱-广西经济走廊,中国到新加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几条走廊都有经过南海的海上航线。到2019年初,海南省政府宣布将永兴岛等岛屿建设成国家战略物流中心。

这些经济贸易项目给相关国家带来了收益,也让周边国家看到,中国在南海不仅仅是维护自己的主权,也考虑到了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与美国的挑逗政策是完全不同的,美国只希望周边国家跳出来和中国闹矛盾。

在安全支柱方面,越南的心情是最复杂的。南海周边国家,真正和中国发生过战争的只有越南,为了南沙问题打过海战的也只有越南。但是现如今,越南再也不敢和中国搞海上对抗了。

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的问题(4)

从2005年到2023年6月,中国和越南在北部湾进行了34次联合巡逻。从2011年到2023年7月底,中国还与老挝、缅甸和泰国一起在湄公河上进行了131次联合巡逻。

中国创办的“和平友谊”联合演习,在2023年已经扩大到了6个国家参加,其中包括中国、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越南虽然心有不甘,但已经认识到了对抗不如合作。

与其像菲律宾那样,自不量力地与中国对抗,不如参与合作。否则,中国要是想把越南占领的几个岛屿夺过来,那是轻而易举。

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的问题(5)

在文化支柱建设上,中国的引领作用就更突出了。中国本来就是东亚的文明中心。如今在先进信息技术和强大财力的支撑下,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已经充分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发挥着巨大影响力。

所以,中国在南海推行的“命运共同体”策略,要比美国那种挑拨离间的策略高明的多,让越南这样的国家都无法抗拒。菲律宾竟然放弃了搭中国快车的机会,失去利用中国贷款改善基础设施的历史性机遇,这绝不是菲律宾老百姓的福音。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