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 终止线程通常意味着在线程处理任务完成之前停掉正在做的操作,也就是放弃当前的操作。
在 Java 中有以下 3 种方法可以终止正在运行的线程:
- 使用退出标志,使线程正常退出,也就是当run()方法完成后线程中止。
- 使用stop()方法,已被弃用。原因是:stop()是立即终止,会导致一些数据被到处理一部分就会被终止,而用户并不知道哪些数据被处理,哪些没有被处理,产生了不完整的“残疾”数据,不符合完整性,所以被废弃。So, forget it!
- 使用 interrupt 方法中断线程。注意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断正在运行中的线程只会修改中断状态位,可以通过isInterrupted()判断。如果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断阻塞中的线程,那么就会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可以通过catch捕获异常,然后进行处理后终止线程。有些情况,我们不能判断线程的状态,所以使用interrupt()方法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实现一个Runnable接口,在其中定义volatile标志位,在run()方法中使用标志位控制程序运行。
publicclassMyRunnableimplementsRunnable{//定义退出标志,true会一直执行,false会退出循环//使用volatile目的是保证可见性,一处修改了标志,处处都要去主存读取新的值,而不是使用缓存publicvolatilebooleanflag =true;publicvoidrun(){ System.out.println("第"+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个线程创建");try{ Thread.sleep(1000L); }catch{ e.printStackTrace; }//退出标志生效位置while(flag) { } System.out.println("第"+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个线程终止"); }}
然后,在main()方法中创建线程,在合适的时候,修改标志位,终止运行中的线程。
publicclassTreadTest{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MyRunnable runnable =newMyRunnable();//创建4个线程for(inti =0; i4; i++) { Thread thread=newThread(myRunable,i+" "); thread.start; }//线程休眠Thread.sleep(2000L); System.out.println("——————————————————————————");//修改退出标志,使线程终止runnable.flag =false; }}
最后,运行结果,如下:

需要明确的一点的是:interrupt()方法并不像在 for 循环语句中使用 break 语句那样干脆,马上就停止循环。调用interrupt()方法仅仅是在当前线程中打一个停止的标记,并不是真的停止线程。
也就是说,线程中断并不会立即终止线程,而是通知目标线程,有人希望你终止。至于目标线程收到通知后会如何处理,则完全由目标线程自行决定。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中断后,线程立即无条件退出,那么我们又会遇到stop()方法的老问题。
事实上,如果一个线程不能被 interrupt,那么 stop 方法也不会起作用。
我们来看一个使用 interrupt 的例子:

从输出的结果我们会发现 interrupt 方法并没有停止线程 t 中的处理逻辑,也就是说即使 t 线程被设置为了中断状态,但是这个中断并不会起作用,那么该如何停止线程呢?
这就需要使用到另外两个与线程中断有关的方法了:
publicbooleanThread.isInterrupted()//判断是否被中断publicstaticbooleanThread.interrupted()//判断是否被中断,并清除当前中断状态
这两个方法使得当前线程能够感知到是否被中断了(通过检查标志位)。
所以如果希望线程 t 在中断后停止,就必须先判断是否被中断,并为它增加相应的中断处理代码:
输出结果,for 循环在执行完成前就提前结束了: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我们增加了Thread.isInterrupted()来判断当前线程是否被中断了,如果是,则退出 for 循环,结束线程。
这种方式看起来与之前介绍的“使用标志位终止线程”非常类似,但是在遇到sleep()或者wait()这样的操作,我们只能通过中断来处理了。
publicstaticnativevoidsleep(longmillis)throws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sleep()方法会抛出一个 InterruptedException 异常,当线程被sleep()休眠时,如果被中断,这会就抛出这个异常。
注意:Thread.sleep()方法由于中断而抛出的异常,是会清除中断标记的。
通过查看 JDK 的 API,我们会看到java.lang.Thread类型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如start()、stop()、resume()、suspend()、destory()等方法来管理线程。但是除了start()之外,其它几个方法都被声名为已过时(deprecated)。
虽然stop()方法确实可以停止一个正在运行的线程,但是这个方法是不安全的,而且该方法已被弃用,最好不要使用它。
为什么弃用stop:
调用stop()方法会立刻停止run()方法中剩余的全部工作,包括在 catch 或 finally 语句中的,并抛出ThreadDeath异常(通常情况下此异常不需要显示的捕获),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些清理性的工作的得不到完成,如文件,数据库等的关闭。调用stop()方法会立即释放该线程所持有的所有的锁,导致数据得不到同步,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存在一个对象 u 持有 ID 和 NAME 两个字段,假如写入线程在写对象的过程中,只完成了对 ID 的赋值,但没来得及为 NAME 赋值,就被 stop 导致锁被释放,那么当读取线程得到锁之后再去读取对象 u 的 ID 和 Name 时,就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如下图:

publicvoidquit(){ mQuit =true;//更新标志位interrupt();//调用interrupt()方法中断阻塞并抛出一个异常}
首先会更新标志位可以结束线程,其次调用interrupt()方法中断阻塞并抛出一个异常,然后就能调用第二段代码中的return以终止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