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如何换一个思路去和《易经》交流交互与交通。
所以,我的思维和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并没有丝毫改变。年轻的我十分的自负,那时的我坚信,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我所追求的生活和方向,并没有真正让我掌握命运。相反,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所追求的事物和他人,这让我感到焦虑和不安。
我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是我主动交出去的。我把自己的诗和远方,山和海洋,交给了没有希望的希望。
那是因为我太实诚,实诚到傻。傻到我接不住易经给我的缘份。当她如潮水般不断涌向我时,我才意识到,我并不真正了解她。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我不聪明,其实是真的不聪明,小聪明太多,大智慧还不够。同时,我的眼界很窄,心胸不够宽广,无法容纳她的美好与期望。
一个外国哲学家说,命运并非是机会的结果,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结果。
我同意,人的生命全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自己的命运是由自己的思想决定的。
但是当时的我不知道,我并没有什么称为思想的东西。我只是简单地以为,我能控制我的生活,能控制所有的事情,就是我的人生思想了。
虽然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很好,但是我选择生活的方向很错。
因此,当易经展示出她对我的好意时,我无法察觉到。
我现在重新回想那一段生活,才能看到那时我的心有“多大”。我那个“心大”,是无以为的大,不知天地的大,大到颠倒了人事和本真,变成了虚妄,给自己造就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笼子,钻进去还戚戚自艾不已。
后悔呀!我冷落了她,忽视了她对我的爱。
这一冷落,就是整整一年。我离她越来越远,而我自己却沉醉在短暂的欢愉中,无法自拔。步子越走越豪迈,日子越过越精彩。
但是我的人生却是在走下坡路,不像宣传的一样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我自以为是的高质量生活,象那个什么什么的歌舞团,狐腰媚眼,活色生香地深入人心,乱花渐醉地迷人眼眸,叶散枝开地红火热闹。
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这是生活的乱象,无知的自由,我并没有在生活的哲学里融通天地之道,我玩的只是丛林里的罪恶。
在雅俗共赏的酒色里,是我称之为战斗的生活。
这种战斗让我活成了南橘北枳的样子,没有理想,没有梦想,没有正义,没有善良,没有规律,没有方向,在人生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具体的思想和方案,更别谈人生的规划,那些人生根本的东西,与我无在,我实实在在的走在了人生下滑的必由之路上。
直到我读懂了她一点点后,又加上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磨难,我才逐渐意识到,我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幸福。
所以,后来我才会下大力气,学习易经,了解她是谁,她从哪里来,她要干什么。
我带着人生哲学的三大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一步一步,一天一天,重新认识她,重新认识我自己。
我的目的是找回我自己,我需要学会把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依赖他人或虚幻的追求。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可是她确告诉我,人生是不确定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就是那么活着,因为爱面子而活成了小人物一般的“小人”,我自己越来越空虚和失落,但我不知道。
我常常喝的大醉,醉到吹牛打屁,牛皮哄哄,我认为热闹就是面子,从来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怎么形容当时的我呢?你说我恶吗?我并不恶,你说我善吧,也并不善。我只是把面子当成虚荣,不知不觉得行了恶事,种了恶果,恶果又成了恶因,恶因引出新的恶果,所以后来有一段日子我痛不欲生,觉得人生没了意义。
柏格森说,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是呀!命由己造,我把自己害了。
冷落她以后,我有一段时间开始阅读西方哲学书籍,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西方的哲学还是能读懂的,我逐渐认识到,我之前所追求的东西都是肤浅的、无意义的。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梦想、有正义感和善良的人。
我又开始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但是,我不知道,就是这样,这还是走在人生下滑的必由之路上。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内心平静和满足。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一个40多岁的男人,还活在二、三十岁的维度里,我二十多年没有成长,也不反思。人生需要“三思”,可我不知道什么是“三思”。
后来,我看《大明王朝1566》中的吕方说,他虽然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却一直未能领悟到真正的为官之道,以至于在后来的党争中被牵连受罚。他知道思危、思退、思变,也是没有做到思危、思退、思变呀!
人生从来不知道未来是喜剧还是悲剧?
我当时认为,如果我也能像吕方一样思变思退思危,也许就能避免许多错误和遗憾,即使结果也不好,可是我毕竟思了,变了,退了。危又不是我想要的。即来之,则可安之了。
我应该反思,但没有反思,我应该改变,但没有改变。也就导致了我只是跟随着生活,而不是推动着生活。我被生活牵着鼻子,就是跟着走、跑、站、停。
跟随,这一个词,古人叫做奴仆,我做了生活的奴仆。是呀!跟随就是日落西山,深秋入冬,而推动才是泰山日出,春花盛夏。跟随就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推动则是勇敢地引领生活。跟随就是让人感到无力,推动则让人充满力量。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在生活中的每一次反思,都是我们思想的觉醒,是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度思考。而我当时以为我没有思考,也就没有觉醒。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当时思考了,但思考的不在道上,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怎么思考也象是厕所里的蛆一样,跳不出粪坑。即使跳出了粪坑,也是变成了苍蝇一样,围绕着粪堆嗡嗡,讨论的也只是“新鲜or不新鲜”的问题?
就在我怎么也走不出自己思想圈子的时候,江与易经却是一种其乐融融的状态。
如月的消息不间断地传来,江去听课了,江又去听课了。她的言语里频频流露出自己老公去听易经课的欣喜与幸福。
如月还说,哥,那课真不错,你也去听吧!我一如既往地说,好的。好的。我的言语上是积极的,但内心纹丝不动。
我暗暗地“切”一声,喃喃自语地说,一本卜筮的书,有什么好学的?
记住,从这里开始,我变了,她也变了,在我的嘴里她不是一本算卦的书了,我开始认为她是卜筮的书。
我内心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再来回想的描述一下:
她成了一个巫女。十五之夜,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坐在青铜铸造的筮台之上,她的眼神深邃如夜空,闪烁着神秘。她的周围种满黄色的蓍草,在月光下摇曳,仿佛是群蛇起舞。
她的手指轻轻地抚过这些蓍草,从蓍草中抽出几根,摆来摆去,仔细端详,眉头微蹙。
月光如水闪烁着神秘的光彩,她闭上眼睛低声吟唱,古老的歌谣厚重而遥远,在唤醒沉睡的力量。
突然,她睁开了眼睛,目光明亮,看向大家。这一刻,整个部落都停止了呼吸,只见她张开嘴轻轻地说:
坤卦,大地为坤,坤为母亲。没事呀!
孩子,你是想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