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变”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在《易经》中,“变”的四种状态和本质可归结为:
变之初始:《易经》强调万物始于一,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描述了事物变化的最初状态,即从无到有,从混沌到分化。这种变化是根本性和初始性的,预示着事物发展的起点。
变之中期: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变化表现为“八卦相荡”。此时,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事物性质和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动态的,是事物自我更新和演化的过程。
变之转化:当变化进入成熟阶段,便会出现“六十四卦”的转化。这一阶段的变化更注重事物间的相互转化和渗透,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这种变化强调了事物的相互依存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变之归真:在变化的最后阶段,“返璞归真”的状态被追求,即回到最初的、最自然的状态。这种变化本质上是回归,是经历变化后的升华和总结,体现了《易经》中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易经》中的“变”体现了事物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表面到本质的演化过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强调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以及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