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优秀,别输在说话上。
不懂别乱说
《易经》云:“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乱象”的发生,言语往往是助势的阶梯。
领导说话不谨慎会失信于下属,下属说话不谨慎会殃及自身。
重要的事情不谨慎对待会酿成祸害。
所以,有头脑的人说话处事都非常谨慎严密,不会肆意乱说、任意妄为。
某人宴请宾客,见还有客人未到,他就随口一说:“该来的没来”。
闻此,便有已来的客人多心,以为自己不受欢迎,就借故离开。
见此,情急中的请客者又道:“不该走的又走了!”听到这话,客人们随即都拂袖而去。
这虽是一个笑话,却启示我们,如果说话时考虑不周,就有可能误伤他人。
孔子说:“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
说话、做事要把握分寸。一件事,未做足够了解就随意发言是不负责任的,也容易招来指责。
相反,不清楚时不乱说话,一旦知道了真相便及时道出,你会受到众人的尊敬。
所谓不懂别乱说话,不是不说话,是不说没有根据的话。
当一个人明白了何时该说话、何时该闭嘴,再沉重的生活也会变得云淡风轻。
懂了别多说
常言道:“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口是心灵的门户,决定着一个人的风水,如果这个门经常是敞开的,那么就会招来秽物,破坏掉好风水。
人不是一座孤岛,总免不了要跟人打交道,与人说话时心里要有考量。
正如《论语》所云“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人家还未征询你的看法,你就急着发表意见,这就显得毛躁;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所以,说话不可任口,要先懂得别人的想法。懂了也别多说,因为“祸从口出”,看透不说透,才是大智慧。
曹操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因为大家都说他是个枭雄。
尽管曹操在三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他说话却很刺伤人。
最经典的就是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一句话伤了全天下人的心。
这道理人人都懂,人确实是自私的,但是曹操这话,却是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的。
赤壁战败后,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他越想越伤心,最后竟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说:
“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奉孝就是郭嘉。曹操认为郭嘉还活着,就不会输得这么惨。言外之意就是,你们这帮人啊,没有一个比得上郭嘉的。
曹操这么一说,那些跟着他打江山的人都噤了声,伤人真是伤到骨子里去了。
还有一次曹孙两军对峙,曹操指着孙权那面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子,真豚犬耳”。
曹操此话一出,四下哗然。他的意思是,人家孙权才是英雄好汉,百折不弯;不像刘表的儿子,没等打他就降了,没意思。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说话不忌口,看懂什么就说什么。
按理说曹操有雄霸天下的实力和决心,最终却没有统一天下,这和他那张不会说话的嘴是不无关系的。
嘴能成事,亦能败事,曹操就败在了他的那张嘴上。
有话慢慢说
古人云:“贵人言慢,水平流缓”。
意思是说,高贵的人说话慢,就像河水平静了流得慢一样。
内心急躁的人,说话似鸡啄米一样的快,但因缺少必要的思考时间,导致沟通质量非常差。
而内心平静的人,言谈不紧不慢,如沐春风,让对方很受尊重。
粥用小火慢慢熬是最香的;茶道讲究泡茶要慢,品茶也要用小杯小口慢饮。
人在恼怒的时候,开口讲的多半是糊涂话,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冷静下来,有话慢慢说。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都奔完了”。
太过锐利的言辞伤人伤己,我们在开口指责别人之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切忌逞一时口舌之快。
有一种修养叫,有话慢慢说。
“慢工出细活”,说话也是如此,口吐莲花的人,说话往往不快。
路要一步一步走,话要一句一句说,话别急着说出口,在心里先“把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