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

2024年10月11日 阅读 (50)

前段时间英国人的双航母编队算是彻彻底底的“辱”了一回法(法国),两艘英国航母夹着法国的“戴高乐”号,好不威风。虽然表面上英法两国是铁杆盟友,但实际上背地里较劲的事也不少,这种好似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出游的场景岂是法国人能够忍受的?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1)

英国海军的两艘新锐航母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2)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虽然“戴高乐”号是全球除美国航母外唯一一艘在役的核动力航母,但四万多吨的排水量属实是有些拿不出手。在二战结束后,北约成立,美国人的一句“由我们对付苏联海军,确保欧洲海上安全”就把欧洲各国海军给忽悠瘸了,但好在英法两国还算理智,基本上没有在海军建设上松懈过,只是时过境迁,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英国人虽然有了双航母,但其海军总体实力明显疲软,“女王”多次漏水趴窝,其引以为傲的45型也是问题不断。而反观法国海军,同样没好到哪去。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3)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4)

不到一年“女王”两次发生漏水事故

我们言归正传,一说到英法,话题总是有些跑偏,今天我们主要聊的还是法国的航母。

虽然法国人对英国人是百般的瞧不起,但是需要承认的是,法国的第一艘航母那可是英国人给造的。伴随着全球性的航母热,1923年起在英国人的帮助之下,法国开始建造其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贝亚恩”号。“贝亚恩”号的底子是一艘“诺曼底”级战列舰,改建航母工作于1927年完成并于当年5月改舰正式加入法国海军。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5)

“贝亚恩”号

虽然名义上“贝亚恩”号是一艘航母,但也只是基本解决了法国航母从无到有的问题。航速低、载机能力弱成为制约“贝亚恩”号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虽然在1935年该舰进行了一次现代化改进,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没多久法国投降了),该舰在二次大战中并未崭露头角,直到1943年被交还给自由法国军队。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6)

“贝亚恩”号

法国人的航母发展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战败的几年,法国并没有在自建航母这条路上费太多心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维持海军力量,法国只能依靠从英国人和美国人手里租航母过日子,比如英国的“欺骗者”号和美国的“兰利”号等等,这些航母顶多算是轻型航母,排水量甚至不如早期的“贝亚恩”号。

虽然在这段时间里,法国海军显得有些“磕碜”,但是基本的路子是对的,虽然没有一艘国产航母,但对于航母的使用和训练是一点也没落下。这也是在后来法国自建航母服役后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原因之一。1955年法国开始建造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现代化航母“克里蒙梭”号,随后不久开工建造第二艘“福熙”号。满载排水量仅为27000吨,能够搭载20架超级军旗战斗机,为了遏制当时前苏联庞大的水下军团,两艘航母在作战上更倾向于反舰反潜,每艘航母配备有10架“贸易风”反潜机,这样的配置与当时北约配合美国海军对苏作战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7)

“福熙”号

“克里蒙梭”号以及“福熙”号共同构成了法国海军的门面担当,虽然在后来法国也曾计划建造排水量超过40000吨的航母,但都因为资金问题被迫搁浅。虽说法国名义上拥有了双航母编队,但配套的舰支并不能满足双航母攻击群的需求,而不光是航母,法国海军的两栖攻击群在执行作战任务是也需要从航母编队抽调驱逐舰和护卫舰等等,这就导致法国航母编队并不能达到规定编组水平。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8)

“克里蒙梭”号

此外当时的法国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也存在一定问题,虽然“超级军旗”在当时是一款比较先进的攻击机,但在夺取制空权问题上,其搭载的“十字军战士”战斗机就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在面对诸如苏联的米格-29时处于明显的劣势,虽然有美国航母的保驾护航,但毕竟求人不如求己。此前法国曾考虑从美国引进一批F/A-18舰载机,但此举遭到了法国工业界航空界的广泛反对,此举很可能会打击法国本土航空工业,尤其是尚处于研制状态的“阵风”战斗机,事实证明,没有购买F/A-18无论对于法国海军还是法国本身都是十分正确的。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9)

“十字军战士”战斗机

1980年,为了替代已经服役近四十年的两艘老旧航母,加强法国海军的海洋控制能力,法国国防委员会批准了批准了法国建造新一级核动力航母的计划,由于成本攀升,原本两艘的建造计划被缩减为一艘,从1980年批准再到1989年正式开工建造,新航母的各项论证工作耗费了近10年。起初“戴高乐”号航母的建造经费约为130亿法郎,但直到1999年“戴高乐”号服役,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200亿法郎。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10)

“戴高乐”号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持“戴高乐”号的建造,法国海军不惜先后砍掉了两艘“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和一艘“紫晶石”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建造计划,这才勉勉强强为“戴高乐”号续了一命。“戴高乐”号的完工令全法上下为之沸腾,毕竟作为全世界第二家装备核动力航母的国家,这确实值得骄傲,至少在核动力航母这一块,法国人已经远远超越了老冤家英国。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11)

虽然经历了“断桨门”以及返厂延长跑道等糗事,但这些都没有影响高卢雄鸡最引以为傲的“戴高乐”号以最昂扬的姿态迈向新世纪。在2001年,刚刚服役的“戴高乐”号就参与了由美国主导的“持久自由行动”,在阿拉伯海海域展开了针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行动。但这风光并没有持续太久,直到2002年结束部署的“戴高乐”号在返回土伦军港后随其进入到了漫长的大修期,这一修就是整整五年。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12)

2007年结束大修后的“戴高乐”号也参与了不少军事行动,但大都是像打击海盗以及极端组织武装这样的小打小闹,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在“戴高乐”号上似乎没有过多的体现。总体上看,“戴高乐”号对于法国海军而言颇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当初执意耗费巨资建造核动力航母而非性价比更高、更适合法国的常规动力航母,这其中虚荣或许占了很大一部分。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13)

就在去年年底,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式官宣了法国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的研制计划,根据计划,新舰将于2025年开工建造,最早将于2038年左右进入法国海军服役,届时该舰将取代老旧的“戴高乐”号,成为法国海军新一届的顶梁柱,该项目被称为PANG。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14)

相比于“戴高乐”号,新航母的配置堪称豪华,新舰排水量约为7.5万吨,最大长度300米,宽度80米,而“戴高乐”的排水排仅为4.2万吨,全长261米。排水量大幅增加意味着PANG战斗力的直线提升,该舰机库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配备两个40吨载重的降机,飞行甲板面积1.6万平方米,将搭载30架达索SCAF六代战斗机,当然这只是计划,按照法国人的尿性以及“戴高乐”号的前车之鉴,新航母延后建造甚至排水量减半那都是正常现象。

回归核动力命运多舛的法国新航母(15)

法国在海外拥有相当的海外殖民地利益去,即便是走到非洲也能听见当地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法语。所以法国维持其海上威慑,没事到别人海域耀武扬威,这些都是一个合格殖民者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只不过依照目前法国的情况来看,真的还能硬得起来吗?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