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狂飙》中安欣警官送给高启强一本《孙子兵法》,聪明的高启强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在黑白两道纵横驰骋,左右逢源,终成黑帮老大。
此情节一经播出,书店里的《孙子兵法》立刻卖断货。人们纷纷抢购此书,宛然要像高启强一样可以咸鱼翻身、扬眉吐气了。
只是,熟读《孙子兵法》的高启强虽有一时的辉煌,却并未有个完美的好结局,就连他一向最为关心的家人都不能保全。他一路打打杀杀,一路奇谋迭出,一路高歌猛进,可最后他没有更高、更强,没有家庭和睦团圆。
弟弟的生命毁了,妹妹的幸福也没了,妻子被人撞死,儿子的未来也是残缺的。而他自己,不但背负无数人命,更是穷途末路,连悔过的机会都失去了。
这些,是他想要的吗?他的良心何安?
如果说,这就是看《孙子兵法》的结果,那还不如不看。
而他自己也没有真的看懂。《孙子兵法》是讲道的,讲的并不是战与不战、争与不争,而是如何获取和平。
要我说,高启强看《孙子兵法》,不如从《易经》和《道德经》中好好体悟一下中华古老传统文化的辩证智慧、道德心法和易经思维。
如果他从一开始就既看到唐小龙、唐小虎们的嚣张,也看到他们的必然下场,他还会与之同流合污、不断堕落下去吗?如果他从一开始就能做到既看到自己的正面和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暗面和弱点,他还会骄狂地在贪嗔痴的道路上一路狂飙下去吗?
高启强从一个受尽欺辱的小鱼贩到崛起的成功史,让许多观众对他充满了同情、敬佩,甚至想效仿;但他从强盛到被公判亡身的没落史更应该被人看见和牢记,而不是对之报以侥幸心理。
《狂飙》播出后,不少媒体还饶有兴趣地去挖掘、探究高启强的现实原型到底是谁?
其实,不必去找具体人物是谁了,因为大大小小的不走正道的狂飙者们的最终命运都几乎是必然的。
我们且看一个商场上的风云人物赖昌星,他大概是一个比高启强更狂飙的人物吧。
他不希望他的家人好吗?可结局呢?可以看看媒体的公开报道,看看他与家族的命运就知道了。
仅举他的二哥一例吧。赖昌星发达了,二哥赖昌标自然也成了他的最得力助手。但谁也想不到,有一次,他二哥竟然“意外”地在一家风月场所,与他人争抢一女子而大打出手,结果被自己的保镖所误伤——一支啤酒瓶砸在头上,从此成了植物人,7年后去世,终年51岁。
怎么会那么巧?怎么别人还没动手,自己人就把他给干掉了?
他的死伤与什么有关?与那个保镖?与那名女子?还是那位竞争对手?还是与那个酒瓶子有关?
怕是与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都有关。也与赖昌星有关,更与他自己的心行有关。
还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古老道理有关,与“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天道警示有关。
他们与高启强一样不懂道。他们懂关系、懂人性、懂竞争、懂财务,甚至懂法律……更不用说懂《孙子兵法》了,可确确实实不懂道德心法。
自古以来,我们的老祖宗就告诉他们的子孙:做好人,不吃亏。
这就是说,做好人不意味着必定要吃亏。他不懂“做好人,也要做个聪明的好人”的道理啊。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效力吴国,并与伍子胥一同助其称霸。在他归隐之后,这部举世闻名的兵书就置放于吴宫之中,吴王与贵族都可以研读,但吴国还是早早亡国了。这怕就不是《孙子兵法》的问题了吧。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生很长,不必狂飙,只有守定初心,踏踏实实走完全局、走到终局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做人需要更高纬的智慧,好在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更广博的思维和方法论,而《孙子兵法》也是《易经》智慧在军事上的解读和表达。
李拙远的《易思圆明》课程将带您走入《易经》思维,更多地领略中华经典带给我们的高纬启发。
这是一套广谱实用的易经思维心理调适技术——在事业上、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里、在心理认知的深处,用易经思维为你的心域正向赋能!

《易思圆明》课程——李拙远讲易经思维
孔子说过,《易经》的学问是世界上一切学问的顶点。
易——这个字由日和月组成,构成了一个场、构成了一个空间,构成了一个系统,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能量。
易——是阴阳。我们世间的每个人、每种关系、每个事物都可用阴阳来指代,因此,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易无所不包,自成体系。
易的思维逻辑已经和正在对易场里的人事物发挥着正常的作用,以后久远的未来也还将发挥它恒定的作用——这是世理人情、是宇宙自然的规律。
从史书中可以得知,我们的老祖宗在历史上对易经已有许多古老的应用。其实,就在现在,在平常生活中,中华百姓对易的道理日用而不自知。
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迷信,包括迷信和迷不信,主张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内在思维的重新整理和建设,去探究事物与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升认识心理空间和客观世界的思维上的高度与维度,全面整体地认识我们自己——我们学易经思维的目的是为了人生更加幸福!
幸福,需要从平衡心理能量、加强个人修养和提升思维认知开始。
因为,幸福与金钱、权力、名誉、利益、地位、容貌等无关,它只与自己的心态有关。
所有的相、卦、沙盘、心理画……都是一种象的呈现,它们仅仅只是一种认知的媒介、一种思维的工具,而不是让人去因循它,继而陷入思想的盲盒,失去精神的自由。
在越来越纷纭复杂的现代世相面前,拥有一颗幸福而强大的内心有多么重要。这一定是一颗醒悟解脱的心,是一颗清澈欢喜的心,是一颗自在清静的心,是一颗如如不动的心。
本课程就是立足于人生幸福的整体愿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使命,扬弃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思维,和东西方哲学、现代心理学、逻辑学的实用部分,不拘学科、门类,从中撷取有益于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正向内容,将有助于您从“一”的视角,从“圆明”的维度来看待和应对自己与他人、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能更和谐地与之相处,从而找到更加完整、美好的自己。
无论你对此前的人生有多么失望,无论你现在的内心有多么疲惫,《易思圆明》课程都将源源不断地赋予你心灵的滋养和力量,陪你度过最难熬的日子。
从现在开始的学习,也将助你回归到心灵自在的家园,获取内心觉悟的资粮;现在所付出的每一步,都将构成未来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
古有俞伯牙和钟子期,一个是旷世闻名的音乐家,一个是渺若草芥的山野樵夫,但樵夫竟然懂得士大夫的高雅音乐,士大夫竟能从芸芸众生中,一眼就认定樵夫是知己。沟通二人的不是身份和音符,而是道,是音乐之道。
你和我——与他们二人一样,早已是本自具足,只是缺乏一个相遇的缘分和沟通的瞬间。
论道——曲高自有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