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易经只被国人用来占卜甚至当做封建迷信弃之如弊履,至圣之书沦落如斯真是可悲可叹,实际上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智慧之源,力量之源,这也是为什么易经被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原因。传说易经先后经过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的编撰才逐步完成。
易经
易经的起源非常早,他的一些理论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人根据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生产经验,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写出了易经,所以易经是所有学科的起源,是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易经不同于宗教书籍,更不是什么封建迷信,它让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这个宇宙和世界有了基本的认识,没有易经就不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就不会有大一统的基础和能力,更不会有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
古时农民耕作
那么易经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古人有大智慧,上古时期先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所有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的分为正反两面,有天就有地,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太阳就有月亮,有阳就有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易经说的正是变化之道,说的是万事万物运转的规律,既然世界如此,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理应遵守阴阳之道,比如,易经中首卦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非常直接的指出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就是要不断前进,不断的挑战自我,像宇宙天地一样运行不息。古人总结出了易经的阴阳辩证理论,用以了解世界并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这是人类最早的唯物辩证法理论,虽然并不完善但却是革命性的,真正的人类文明从此诞生,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懂易经。事物是发展的,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今天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已经融入了生活,用这种思维方式去看世界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人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