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胸怀天下这一宝贵历史经验,从世界和平与发展大义出发,为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各种挑战、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和互相借鉴贡献了中国智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主要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去构建和谐世界。如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而且极大地发展和拓展了这一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更多基于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力图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各国人民能接受的最小成本,实现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中国式的世界大同理想和路径更具有综合性、长远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更容易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分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真理性、时代性、实践性,是一个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展现了胸怀天下、面向未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之一,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高度统一,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