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懋是谁的老师

2025年04月14日 阅读 (53)

章懋的遂昌籍门生叶弘泽

蔡予新

浙江遂昌县独山村的一座明代古墓中出土一块墓志,该墓志石高173厘米,宽56厘米,厚18厘米。墓志文字正书直16行,行46字,收录于《处州金石》一书中。依据蓝伟君先生提供的墓志原拓图,我进行校对,纠正《处州金石》中所录墓志文字的部分错误,同时做了文字补阙,特向蓝伟君先生致谢。

章懋是谁的老师(1)

章懋墓前的石人像

墓志题为“明处士充斋叶君墓志铭”,明代状元兰溪人唐汝楫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撰文。

根据墓志记载,墓主叶弘泽,处州遂昌人,出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十一月十四日戌时,去世于明嘉靖七年(1528)四月十六日,年仅三十一岁。叶弘泽离世27年之后,即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月朔后三日庚午,其子叶以升将他葬入祖墓之侧。为了求得一篇名人撰写的墓志铭,叶以升从遂昌家中出发,走了二百里路来到兰溪。他来到已故吏部尚书唐龙(1477-1546)家,墓志中称唐龙家为“大冢宰第”,按:大冢宰,古官名,又称天官,也是明代吏部尚书的别号。唐龙曾任兵部、刑部、吏部尚书,故有此称。叶以升请求唐龙之子状元唐汝楫为他父亲写一篇墓志铭。

叶以升为什么要去兰溪找唐汝楫为他父亲写墓志铭呢?因为叶家与唐家有通家故谊。弘治十四年(1501)唐龙乡试中举,他曾到遂昌游玩,路过叶弘泽的家乡,叶弘泽的祖父叶昭好贤礼宾,与唐龙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人交谊颇深,于是结为世家之好。

章懋是谁的老师(2)

明代古墓

据叶弘泽墓志记载,叶家是遂昌的著姓,其先世是宋儒臣石林公叶梦得(1077-1148)之后裔。叶弘泽的曾祖父叶善敬。祖父叶昭,八十岁时,被朝廷授与“寿官”荣誉称号。父叶魁,例授承事郎七品散官。母亲吴氏,生儿子三人:叶弘渊、叶弘泽、叶弘湛,都是读书的秀才种子。

叶弘泽小时候聪明异常,读书比同龄人用功。少年时代,他前往兰溪,拜董遵为师。墓志上说他“受学于兰董明府遵,上接枫山之学。”董遵(1451-1531),兰溪人,字道卿,号东湖。他曾任知县,汉代太守敬称“明府”,县令也有敬称“明府”的,唐以后专称县令。因此,董遵称“董明府”也合故事。董遵早年受学于号称枫山先生的大儒章懋(1437-1522),是章枫山最得意的门生之一。章枫山在为董遵父亲撰写的《耕云处士董君墓表》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予谢病归田里余二十年,里少俊多辱与游。予取古人为己之学,若大学之敬,中庸之诚,论语之操存涵养,孟子之体验充广者,与之商确而从事焉。往往以为非进取所急,有厌弃而去者,独董生遵数辈以予言为可信,过从最久。”章懋所著的《枫山语录》中也有类似一段话:“自予谢病归田里余二十年,里少俊多辱与游。予取古人为学,若大学之敬,中庸之诚,论语之操存涵养,孟子之体验充广者,与之商确而从事焉。往往以为非进取所急,有厌弃而去者,独董生遵、陆生震数辈以予言为可信过从。”这两段文字的意思是,章枫山退休回家二十多年,附近许多年轻读书人慕名前来,拜他为师。枫山先生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为教材,教育这些学生们。但是,很多学生认为章枫山所教的知识内容在科举考试上用不着,相继离开,另寻他师。惟独董遵、陆震等少数几个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跟从枫山先生。

叶弘泽师从董遵,董遵是章枫山的最得意门生,他把“枫山之学”授与叶弘泽,使他成为“枫山学派”的传人,因此,叶弘泽也是章枫山的门生、嫡传弟子。

唐龙是章懋的学生,《枫山语录》中有一段唐龙对老师章枫山的评价:“先生天挺其质,莹乎美矣。”正德十六年(1521)六月,唐龙调任陕西提学副使,回兰溪省亲。叶弘泽闻讯后,赶到兰溪拜谒他。两人相见,话题趋同,畅谈甚兴。不久,叶弘泽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

落榜后,叶弘泽放弃举子之业,安心在家乡做了一番事业。他严格遵循礼制,帮助父亲建造叶氏祠堂,修葺祖墓,造凉亭,修桥补路,兴建学校,劝戒乡民不要沉溺于“浮屠”(佛教)。族里有贫苦之人,他尽力接济资助,却从不求别人报答、偿还,族人都非常感激他的美德。

由于过度劳体废神,“神日益耗,遭疚火疾。”叶弘泽不幸去世,“革时嘉靖戊子年四月十六日,终于正寝。”叶弘泽娶妻朱氏,仅生一个独子:叶以升。叶以升娶吴氏,生了六个儿子:燧、烓、焕、烱、耀、灼,还有二个女儿。

叶弘泽墓志的年款是:“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十月庚午,”撰志人落款为:“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兰溪唐汝楫撰。”

注:《处州金石》书中收录的这篇墓志文错、讹、脱字比较多,我已校补。由于拓图中文字有湮灭,尚存多处未能补阙。校后的墓志全文待公布。

郑重声明:玄微运势的内容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对于未来的预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