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部占卜书籍,成书时间距今大约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据说是西周时所创作,关于《易经》的由来曾经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易经》是人类先祖伏羲所创,还有人说是当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时无聊时所推演出来的一部奇书。

《易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知识,不仅可以用来占卜,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中的很多奥秘,读来让人顿觉奥妙无穷。
到了现代,也有种种证据表明,《易经》其实是超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已将“《易经》与预测学”纳入2019年博士生(全日制)招生计划。当时这个消息引起了轰动,人们也慢慢开始探索易经的奥秘。

宇宙中有一股最为强大的神秘力量,坚不可摧,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探索,这股神秘力量就是“强互作用力(强核力)”
而科学家们将其中参与强互作用力的粒子称为夸克,每一种夸克都是一种“色”,强相互作用就是把宇宙中最小的粒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世界的基础。

小说《三体》中出现的“强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也就是“水滴”,就是基于人类对强互作用力的认识,而进行的有趣想象。
关键是这个强相互作用,可能就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人身心是和宇宙相通的,修行好了就能通达,内心的意识出现,引导一道划过脑海的火花(灵感),使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元素选择你,相互纠缠运动。

人生百态,宇宙奥秘,其实都可以术数推测。易经就是那个让你能学会术数的引导书。
30多年前,北京友谊医院里面,一位老人在嘱咐完遗嘱之后,他旁边的学生问是否还有什么要留下的。
这位老人想了一会,只留下了一句遗言:“中国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这位老人,就是冯友兰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从《易经》此消彼长的原理中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能量是不变的,也是不灭的,盛衰消长,循环往复,这一重大发现让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还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前的太极八卦图,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宇宙统一模式。中国的科学家也根据伏羲八卦图,以《易经》为基础,完成了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从而提出了全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易经》。《易经》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

很多人想学习易经,但是无从下手,再加上文言文晦涩难懂,就更加不好学了!
这套是白话文图解版本的,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里面还有相近的注释和插图,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让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后,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开朗了!
这本《易经》才56元,却能让你受益终生!